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2012-12-19 14:11:30)
标签:
杂谈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分裂相,并辨别每个分裂像所处时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2.
三、教学难点:
1.
2.
3.
思路整理:
回顾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
引导学生选取实验材料,并总结归纳
↓
引出解离
↓
引出染色
↓
引出漂洗
↓
讲解压片
↓
让学生探究制定实验方案
↓
分析学生的实验方案,并总结归纳可行的实验方案
↓
布置任务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
教师行为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 |
回顾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3分钟) |
同学们,早上好,很高兴能给大家上这堂课。下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有丝分裂包括哪几个时期呢? 很好,我们把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合称为分裂期,在分裂期看到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情况称为分裂相。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白瓷盘中有丝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贴在你们的小册子上,并表出分别处于那几个时期,以及个时期的特点。 …… 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描述一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特点? |
有丝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学生描述各时期的特点 |
回顾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辨别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
引导出固定以及能够观察到有丝分裂整个过程的原理(3分钟) |
非常好,还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一定要补充完整。通过以上复习,我们鉴别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 具体地说就是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变化,正因为能捕捉到染色体各个时期的行为变化,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实验。现在请同学们看小黑板,这张表格向我们展示的是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持续表,表中列出了三种不同细胞的分裂间期、分裂期以及细胞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 但不管是那种细胞,分裂间期所需时间都要比分裂期的时间…… 非常好,分裂间期占了细胞周期所需时间的90%到95%,而分裂期只占了5%到10%,而且不同细胞的分裂期的时间不同,那我们如何把短短的分裂期保留下来呢? 对,我们可以在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候,对材料进行固定。固定就是杀死细胞,使细胞不再分裂,细胞的形态就像照片一样停留在固定的那一刻。经过固定的细胞,我们能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吗? 对,这时候细胞已经被杀死,但是各个细胞的分裂是彼此独立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细胞中观察到不同的分裂相,形成完整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
染色体 不同 长 固定 不能 |
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此次的实验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 |
引导学生思考此次实验使用的材料(1分钟) |
我们应该所选什么样的材料做实验呢?是幼嫩的组织还是老的组织? 幼嫩组织有哪些呢? 同学们刚刚说的这些材料都可以做实验材料,我们今天给大家提供的是大蒜的根尖,大蒜根尖在上午9点到11点,以及下午2点到4点分裂相较多, 为了让同学们观察到更多的分裂相,我们对材料已经用卡诺氏固定液进行固定。 现在请同学们来看黑板上的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根尖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我们应该选择那一段来观察呢? |
幼嫩组织 根尖、芽尖等 分生区 |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思考此次实验材料要具备什么特点,自己选取可用的实验材料 |
引导学生想到解离(2分钟) |
对,分生区的细胞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容易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我们取下一段分生区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能不能看到染色体呢? 对了,分手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果胶和纤维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把细胞分散开呢? 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方法都很好。我们今天给大家提供的是15%的盐酸,使用的是酸解法。将堆叠在一起的细胞分散开的过程就叫做解离,像酶和酸这样破坏果胶和纤维素的液体叫做解离液。那我们怎样确定解离的时间呢? 通过解离,根尖会变得酥软,分生区变成乳白色,桌子上的培养皿中有已经解离好的根尖,大家可以作为参照判断是否解离完全。在20℃的时候解离需要10分钟左右,但是今天的温度比较低,那温度对解离的时间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在窗边的水浴锅中准备了40和60℃的温度,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样的温度下解离需要多久,可以在小组实验方案中设置时间梯度进行探究。 |
不能 学生思考 |
设置时间变量,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通过探究来验证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出染色这一步(2分钟) |
我们把解离后的根尖分生区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否看到染色体? 光学显微镜下,有颜色的物质才能看的更清楚。我们都知道染色体是因为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那我们今天用的染料的性质应该是…… 通常所用的碱性染料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品红,考虑到龙胆紫溶液容易配置,价格便宜,我们今天给大家提供的0.01g/ml的龙胆紫溶液。一般染色的时间是三分钟,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浓度有差异,染色时间会不会不同,另外,温度会不会影响染色时间。这里一定要注意,龙胆紫的染色能力很强,一旦沾到衣服或桌子上就很难洗干净,我们在每个桌子上准备了报纸,请大家在报纸上进行染色。同时,一定要切下乳白色的分生区进行染色,这样便于大家找到分生区,也能更节约染料。在切取分生区的时候,大家可以把根冠一起取下来,因为大蒜根冠只是薄薄的一层细胞。 |
不能 碱性 |
以引导的方式讲解此次的实验步骤,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步骤实施的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 |
引出并讲解漂洗(1分钟) |
我们刚刚用到的解离液是盐酸,酸性的,染料又是碱性的,能不能解离完之后马上染色呢?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好,漂洗有利于染色体着色,除此之外,还可以阻断进一步解离,防止解离过度。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小瓶子,希望大家利用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漂洗,在每个小瓶子中洗2分钟就可以了。 |
不能(学生思考,并给出一些原因) 漂洗 |
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漂洗的目的和作用 |
讲解压片及注意事项(1分钟) |
染色之后为了让细胞更好的铺展成单层细胞,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压片,如何压片才能得到更好的装片呢?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假设黑板是载玻片,黑板擦是盖玻片,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按住盖玻片,然后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轻轻敲打,就不会因为盖玻片滑动,破坏染色体的形态。大家要注意在压片的时候力度一定要适中,用力过轻不能使染色体分开,用力过重会压烂组织,都不利于观察。 |
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压片这一步 |
通过演示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
整理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材料(12分钟) |
现在请同学们来看黑板,这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引导学生,浏览黑板上的内容)我们已经讨论了这么多,下面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请小组内设置出你们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步骤和时间变量的设置,然后写在小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
和老师一起浏览此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材料等内容。 小组内进行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出合适的实验方案,并提交到黑板前 |
让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方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整个实验的了解,以及每一步骤实施的原因 |
评价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并强调容易出错的操作(5分钟) |
对每一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价,着重检查每种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对明显存在问题的方案提出建议) 我们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三个烧杯,供大家解离,还有很多个小瓶子,主要是让同学们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漂洗,这样更快、更彻底。这次实验的时间梯度比较多,小组内一定要合理安排任务,谁负责解离,谁负责漂洗,谁负责染色,一定要安排好。今天的作业是画出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示意图,完成实验指导23页的表格。现在每一组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方案,所以大家不应定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操作,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就可以了。好,现在开始操作。 |
根据老师的点评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 合理安排任务,开始此次实验的操作 |
对实验方案作评价,检查是否存在大问题,保证该方案可以得出实验结果,让小组内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有哪些不合理,并进一步改进 |
六、板书设计:
一、实验原理:
彼此独立进行的; 2.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各不相同,可以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辨别不同时期。 二、实验步骤:
解离 (在室温、40和60℃
设置时间梯度)
漂洗(2+2,少量多次)
↓ 染色(3分钟) ↓
压片 |
七、教学反思:
这次讲课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很早开始就开始做预实验、找资料,对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在备课的时候也做了较多的功夫。这次讲课的人一共有五个,从备课到讲课,在霍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五个都是一起讨论的,教案改了很多次最后终于定下来。这次课堂的设计是本着一下几个目的设计的:
1.
2.
3.
但是在讲完这一堂课之后才发现,要想在高中以这样的形式开展这堂课是不可能的,首先,这堂课花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间,尽管花了这么久的时间,同学们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察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通过这次讲课,我发现要很好的开展好一堂高中课是有一定难度的。实验课和理论课是有区别的,实验课中同学操作占一大部分内容,学生操作是难免会走动,维持学生秩序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并且包括的内容也很吩咐,要讲理论知识,回忆比较陌生或困难的理论知识,要留时间给学生操作,还要抽时间总结学生实验的结果以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间安排起来就很紧张。我这次就深有体会,在加上自己在讲解过程中,没能讲清楚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相关的操作事项没有清晰的做演示,使得整个课堂秩序混乱。最重要的是对于课堂秩序的控制,我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在以后的练习中我一定会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对于何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我都认真的做了思考,对课堂的设计有以下这几点:1.让学生自己讲解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2.整堂课的时间太长,讲解应该简明扼要;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特别做指导;4.变量的探究设计的过多;5.先讲清楚实验原理,再讲实验步骤;6.探究要有所收获,在做完实验之后要加一个交流的环节;抓住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要为探究而探究;7.制作出几张好的张装片,或提供永久装片供学生观察。对我个人讲课的建议有以下几点:1.没有讲清楚注意事项;2.在表达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自己的主观意识过强;3.对学生的实验方案没有做出客观的评价;实验结束之后的总结不够充分;4.课堂组织中存在很多问题,建议找小组长协助维持秩序;5.讲解中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6.在讲解重点知识的时候应该做强调;7.实验操作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用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回答。这些建议对于我来说都是很大的帮助,我会认真的去改正,同时,对于这堂课我也做了思考,正如何老师所说的,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一定要在解决了课堂的重难点之后再去探究,也就是说探究并非不可以,综合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对这堂课我重新做了设计,在可前布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前预习实验,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课堂上简单的讲解实验原理及步骤,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检查是否可行,提出操作中的重难点进行强调,并着重提醒相关注意事项。
总而言之,这次讲课受益匪浅,在以后会努力改正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尽快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