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总是要和市领导打交通。是外资口,领导们的迎宾词说的都是一个内容:我们威海,三面环海,一面靠山。至于后面说没说什么人杰地灵的我倒不记得了。只有这两句印象深刻。以至于在杭州时,人家若问及威海。我马上标语出口。充分体现了我一被党熏染过的大好青年的悟性。
威海的海是相熟的。常常一个人开了车沿长长的海岸线缓行。不是旅游季节时,车很少。蜿蜒的小路,马达的轻喘,柔进了海浪的呼吸间。花季会有花相迎。绿树、枫叶,在路的一端,矜持着风度,不轻易易色。兴致好时,会开到小石岛。坐在码头上,拍落日。海鸥的翅膀掠过船帆,夕阳已经把整个天空渲染得非常灿烂。
所以,在我的记忆中的威海。是水的城市。没有山。而我一个山里长大的孩子,山对我的吸引,是根的吸引。是生病时母亲病号饭的味道。是浸进骨子里的情感。离开威海,到杭州,觉得那真是我命中的城市。山有姿,水有韵。真当是无一不好。
有时回威,也有朋友说爬了山。我放眼望去,山上总是斑斑驳驳,不象南方的山,绿意盎然。也不若小时候的石山,傲然险峻。于是兴趣乏乏。前些日子,看了一个摄影圈的人拍的古陌领的片子,高处之下,也别有一番平素见不到的风致。于是起了爬威海山的意念。
近,得遇同好。相约一同爬山。车停于实验二小,沿公路行走数百米,过一条正在修的公路,古陌岭就毫无遮拦地出现在我眼前了。
初见此山,信心大增。虽然久不锻练,还是有点胆虚。但站在山前,豪意顿升。大有苏夫子“左擎鹰,右牵黄”的“老夫”发狂的豪兴。看了看不靠谱的海拨表,很想小手一挥,半小时之内,完成冲顶。一如当年在冈仁波齐,大言云:一天完成转山。事实证明,我总是高估自己的体力,同时,在这件事上,虽百遇挫折,而终不知收敛。
同行友人是个淡定的人。进退之间,有种让人信任的敦实感。上山时,他总在你的后面。下山时,他总在你的前面。可能就是这份信任,让我很放松。于是,我一边爬,一边喋喋不休地讲着自己过往的爬山经历。必须说,我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我把我以前因为逞能而发生的若干爬山糗事毫无愧色地与之分享。所以,当我要求坐下来休息,并且告之,我看远处已经是黑白片的时候。他的表情依然淡定。并且不毒舌,没就此良机,嘲讽我吹嘘过的“丰功伟业”。
其实,这山真的不难爬。虽然没有很成形的上山路,但是基本上都可以走通。只是我一路爬,一路喋喋不休消耗了太多的氧气,使原来有些低血糖的我,终力不能支。但我是谁?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啊。在我休息了10~15分钟后(我估计的),汗一出透,我就又神气活现了。
站在山间,远眺海上公园一线。海天一色。有白帆停于天水间。自在写意。山上的植被不是很丰富。有大量的松树和不知名的大树。松树的树果上结了白白的一层粉,一碰象雾一样散开。脚下的树叶,隔了年月依旧厚厚的沉积。树叶下是带着湿意的泥土。第一次被滑倒后,我就再不敢冒失,存了几分的小心。话也适当的减少。这时,友人说:登顶之后,会有惊喜。
我没问惊喜是什么。世事存在,自有自己的节拍。若是惊喜,必是“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破,或者也是一说就错呢”。所以,我只是攒足劲,向山顶冲去。
虽然早被知会将有惊喜,我依旧对出现在眼前的这一抹带点孤寂的淡蓝所震撼。我只能拿自己的苍白无力的语言来映衬它的美好。我说:好美啊。嗯。是的。很美。如果,你站在山脊,两面被海天一色的海水包拥。一面,繁华喧热。一面,清冷寂寂。你就会知道,沿途而上的所有溽热,轻轻迎上这一抹淡淡的清凉时,你的心是会被什么样的幸福感所占满。自然的伟大之处或许就在此。只要你肯用心去体会,它必会回馈你所奢所求。
站在山脊上,很不想离去。城市在我的脚下。有一种俯瞰的豪情。有老夫子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时心头的忽动,忽悟。于是,我坐下来,我多想在这里看日融金辉,月耀海面。在这样的高山上,人间的灯火已是遥远,会不会,有满天的繁星,如那年在康定的草原上,无征兆地出现在你眼前。突然你就摒住呼吸,一刻万年的永恒感盈满你的心间,然后,你就再不也会任自己的聒噪去划破这种美丽。放轻呼吸。放轻呼吸。有湿意在你眼底盈上。你百般的想法,却只是无语。
可是,不熟山体,没照明工具。我用我仅有的一点残存的理智,控制住自己提出这种无理要求的意念。于是,跟在友人后,手脚并用地下山去了。
仅以此文记我威海第一次爬山。
2013-5-19 下午 登古陌岭。因空气不太通透,小卡片机交果不会理想,所以没有留影。或得觅闲时,拿了单反和脚架,拍一下不一样的威海风光。唉,还有就是记得多涂防晒。人至少黑了一度。可见我有多么不经晒。那年去西藏,鼻头被晒焦的教训久不回忆,真就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