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真是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吗

(2017-05-26 07:24:23)
标签:

古典小说

西游记

观世音

孙悟空

官场

分类: 解读西游

《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真是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吗

关于《西游记》一书的主旨,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

有人说是歌颂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这当然很不靠谱,因为天庭并未欺压孙悟空,相反还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机会做官,甚至还给了一个“齐天大圣”的封号,是孙悟空不识好歹,到处惹是生非的。

有人说是讲人生的,因为取经的这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都是人生的失意者,他们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打败了无数强敌、度过无数难关,终于取得了人生的“真经”。

这种“人生”说当然要比“反抗”说要靠谱得多,但一直都不是主流说法。

宣扬佛理说一直是《西游记》的主流。《西游记》的大部分内容说唐僧师徒四人及坐骑白马西天取经的故事,所以研究者历来多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首先从佛教的角度去理解的大有人在。王纪人在《成长与救赎》中引用到:清代尤侗为《西游真诠》写的序中,就认为《西游记》的主旨是宣扬佛理。

《西游记》许多地方都写到了“佛道之争”,比如说写车迟国崇道灭佛,作者就借孙悟空之口调侃“想是道士做了皇帝”(第四十四回),写到了灭法国的国王立志屠杀一万名和尚,这些都是分明影射嘉靖皇帝的,因为嘉靖帝崇尚道教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佛教受到了冷落,作者分明是借《西游记》里面的故事来调侃他。再加上,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四处宣扬佛法,这些都使得《西游记》似乎看起来像一部宣扬佛理的书。

对这样的说法,笔者却不敢苟同。笔者是倾向于“人生”说的。对书里的佛道之争,笔者认为《西游记》既不倾向于道教,也不倾向于佛教。虽然对道教颇多讥讽,但作者对佛教是持同样态度的,作者不过是借《西游记》里面的故事反应当时的官场和社会现实。

比如在前面的文章中,笔者调侃了观音菩萨贪了如来给唐僧的“金紧禁”三个咒中的两个,只留下一下“紧箍咒”用在了悟空头上,许多人认为笔者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侮辱了他们心目的偶像。其实,书里的观音菩萨只是一个文学形象,和宗教里的那个观音形象是完全的两回事,对书里的观音的调侃也和不敬佛教没有任何的联系。

其实在书中调侃观音的地方远不止这一处。在四十七回到四十九回的陈家庄这一节故事中,作者又借灵感大王的故事狠狠地调侃了观音一把。

灵感大王是养于观音菩萨的莲花池的金鱼精,修成手段后跑到通天河为妖,冒充神明,强迫村民每年为他祭祀童男童女。

http://s16/mw690/003mlf0gzy7bmMuLHWv3f&690

他究竟吃了多少童男童女呢?书上没有明写,但从他吃人的经验可见一斑。

那怪物拦住庙门问道:“今年祭祀的是那家?”行者笑吟吟的答道:“承下问,庄头是陈澄、陈清家。”那怪闻答,心中疑似道:“这童男胆大,言谈伶俐,常来供养受用的,问一声不言语,再问声,唬了魂,用手去捉,已是死人。怎么今日这童男善能应对?”(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由此可知,灵感大王能在陈家庄兴风作浪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间。

灵感大王在菩萨那里,“浮头听经,修成手段”,然而他听了那么多的经,却没能形成佛教“慈悲为怀”的胸怀,也没有奉行佛教“诸善奉行,诸恶莫作”的基本准则,而是选择了兴风作浪、吃人为生的罪恶之路,这难道不是对观音所讲的经的最大的讽刺吗?

灵感大王为妖已经几年了,可这么长时间以来,观音菩萨一直都没有来清理门户,那么只有可能,一是观音根本就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二是观音默许,不管是哪种可能,都是违反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准则的!若不是唐僧一行人遇到了麻烦,孙悟空直接找上门去,逼得观音不得不出来将这妖怪拿走,估计这妖怪是无人管得了的!

更具讽刺的是,对于观音菩萨的出现,陈家庄众人是这样的反应。“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这才是鱼篮观音现身。”(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明明是观音监管不力,这才造成了灵感大王这只观音菩萨的宠物在陈家庄的为非作歹,观音应该负有连带责任的。可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人们非但不追究观音的责任,反而将她视为救世主,对其顶礼膜拜。明明是她的失责造成了灾难,理应要负起这个责任,可没想到,她反而收获了更多的粉丝,香火也更加兴盛了。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讽刺吗?

http://s15/mw690/003mlf0gzy7bmMxbdlY3e&690

观音的另一个“宠物” 金毛犼在朱紫国抢走了王后,自称“赛太岁”,占山为王、胡作非为,孙悟空想方设法打败了赛太岁后,观音出现了,巧言一番为其脱罪,悟空虽然十分不甘心,但看在菩萨面上,也只能放弃追责,观音都把话说到那份上了:“你既知我临凡,就当看我分上,一发都饶了罢,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悟空还能怎么办呢?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只要你后台够硬,哪怕是犯下天大的错误,也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说来奇怪,观音虽然说“赛太岁”是她的坐骑,可是我们从来没见她骑过它。之前观音出现过无数次,可每次都没骑着这只金毛犼,以至于孙悟空根本不认识它!这说明观音根本用不着它,它根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为了养这个“闲人”,还得多为它配置一个看守的童子,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这其实也即是讽刺官场上的许多闲置的机构,非但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到处惹是生非,甚至会牵连到上级。

http://s14/mw690/003mlf0gzy7bmMzRlhP2d&690

综上所述,《西游记》的确是一部借神魔故事来反应官场和社会现实的小说,它处处都充满了机智和隐喻,对社会上的各种弊端作出了种种辛辣的讽刺,很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睿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