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国乃至全球都陷入了能源窘境——一边为自身生存发展不得不消耗大量的能源,一边在为“坐吃山空”而忧虑。有关资料表明,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只够44年需求,煤炭开采期稍长一点点,天然气还能持续开采63年。
目前我国成了世界第二能耗大国。据专家计算,为了保证每年7%GDP的增长,我国正面临每年递增4%的能源压力。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是什么让我国的能源变得这么紧张呢?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http://s11/bmiddle/b76eba4fge0b9f5282e2a&690
1) 能源人均占有量低。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用能以及民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
2)经济增长方式基本属于粗放型,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大
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快速增长的能源供应赶不上更快增长的能源需求,靠过度消耗能源支撑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我国单位GDP能耗处于高位运行.如果以日本为100%,则欧盟为160%,美国270%,韩国330%,东盟430%,我国竟高达900%.尽管其中有汇率计算影响的因素,但是按实物计算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偏高的局面不容置疑。
3)能源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煤炭等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的国家,能源的消费远远偏离当前世界以油气燃料为主的基本趋势。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构成为煤炭占73.5%,原油占18.6%,天然气占2.2%,水电占5.7%。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难度远比油、气燃料大得多。而且我国大量的煤炭是直接燃烧使用,用于工业锅炉、窑炉和采暖的煤炭占47.3
%,用于发电或热电联产的煤炭只有38.1
%,而美国为89.5%。此外,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合理,电力占终端能源的比重明显偏低,国家电气化程度不高。
4)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来看,中国正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之一。由于进出口结构不同,单位进口价值与单位出口价值的能源消耗不同,形成了国际间能源需求的转移。随着进出口量的增加,在国际贸易中能源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5)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短期难以改变
近几年工业发展情况表明,中国工业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即重工业化阶段。至2006年底,景气指数居前的机械、汽车、钢铁等重工业化行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明显高于轻纺工业,这是近年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
另外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而城镇人口平均年消耗能源为农村的3.5倍,如果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将增加1
300万城市人口,能源供应也需相应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如每千人拥有汽车数量提高、家用电器拥有率提高等,都使人均能耗呈增长趋势。所以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必将导致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且短期难以改变。
贵州煤炭网 http://www.gzmtw.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