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玲:让脑瘫的女儿站起来(已发公众号)
(2022-09-28 08:33:46)
标签:
雷歌梁慧玲感人故事成长话题社会正能量 |
分类: 风云人物 |
【雷歌有话说】2022年7月29日庆“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上,作为特邀代表,雷歌有幸聆听到众多广州好人自己讲述的动人故事,雷歌的身心也因此得到了一次洗礼、一次升华。梁慧玲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们夫妇与脑瘫女儿的故事,尤其让人难以忘怀,感天动地。经梁慧玲老师本人同意,现将梁老师的文章转发分享如下:
患有脑瘫的女儿20岁了,电大行政管理大专、本科学业已经完成,会计本科的学习即将开始。很快就要参加工作了,父母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任务基本完成,今后女儿就是社会的人。
20年前,丈夫41岁,我35岁,在婚后6年终于有了一个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皙,漂亮可爱的小女儿,因为孩子出生只有4.5斤,所以小名就叫“小小”。天不遂人愿。小小出生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很快就被悲伤代替了,因为高龄初产、早产、羊水早破而造成难产,被迫使用胎头吸引器,致使右侧聂页血管损伤,在小小10个月大时,确诊为右侧上下肢体偏瘫性“脑瘫”患者。站在CT诊断室听到这个诊断时,犹如晴天霹雳,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哗啦哗啦往下流,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已经会叫爸爸、妈妈,有着灿烂笑容的女儿会是脑瘫患儿,今后的日子不知该如何走。回家后我们夫妻两人抱着女儿哭了一整晚。
第二天,我们夫妻擦干净眼泪,和孩子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康复治疗。首先将CT片带去北京、上海等权威医院请专家诊断,专家的结论是,孩子肯定残疾,建议再生一胎。经过协商,我们决定不要第二个孩子,全力为女儿小小进行康复治疗。
为了能够让小小站起来,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为女儿制定了详细的综合治疗方案:高压氧舱、针灸、理疗,按摩、功能锻炼。年幼的女儿不能主动完成功能锻炼,小小10个月至5岁期间,我们夫妻坚持每天至少为女儿活动右侧肢体两次。每天为女儿运动、按摩都必须两人轮流完成,每一个关节都要活动,每一条肌肉都需要按摩,春夏秋冬一年365天从未间断。连续五年的被动锻炼,确保了在女儿会自己走路之前,关节没有僵硬、变形,肌肉的发育与健康肢体基本相同,为小小今后的自主运动夯实了基础。康复治疗的过程非常辛苦、漫长,而且短时间内看不见明显效果,非常容易让人丧失信心,放弃治疗,小小两岁时,周围许多同事朋友都好心劝我们放弃治疗。我们夫妇俩不顾规劝,毅然放弃了生养二孩的指标,全心全意为女儿进行康复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终于磨成针,两年后量变终于成了质变,女儿3岁时开始学会了站立,3岁半学会了走路。小小可以走路之后,我们将被动康复治疗计划改为自主锻炼计划,4岁开始带她去登山,开始需要两个人一起拉她上山,慢慢的可以一个人牵她登山,8岁以后她可以跟随父母一起攀登庐山的山叠泉瀑布,12岁以后,小小终于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攀登任何适宜攀登的高山。
小小6岁时,我们开始教她学游泳。最初学游泳时,女儿怕水,总是抱着我的脖子不肯放手,我们坚持每天抱她下水,一年后,熟悉水性的小小敢自己跳水、在水中蹦蹦跳跳了。于是,我们开始教她学蛙泳,首先在床边教她学会手脚基本动作,再下水。下水后发现,因为左右两侧肢体不平衡,右侧肢体没有力量,划水、蹬腿之后,不会前进只会原地打转。因为不能前进,女儿想放弃游蛙泳,只想随便跳跳水玩玩。我们耐心教她如何克服自身的缺陷,学会保持平衡。经过几年的努力,12岁时女儿终于学会了蛙泳,现在一小时之内,可以游完800至1000米,2009年参加广州市残疾人运动会,获得SB7级100米蛙泳第六名。如今看见女儿在碧波中像只小海豚一样欢快、能够自由地来回穿梭,我们心情特别高兴、特别自豪。锻炼身体的好处是,女儿在读书期间,每年都有一张全勤奖奖状。
针灸治疗对脑瘫患儿非常有效,但是因为疼痛,小孩子很难接受。刚开始针灸治疗时,女儿必须全身裸露,头部、右侧上下肢和脊柱都要扎满银针,每进一针,女儿都会哭叫,我也忍不住流泪,真希望自己能够代替女儿受苦,如今忆及此事我依然会伤心流泪。为了减轻女儿的痛苦,每天留针时,我就为女儿唱儿歌、念唐诗、教女儿认识字卡片。渐渐地,女儿适应了、不哭了,而且还学会了背唐诗和识字。不知不觉间,小小3岁时居然可以背20多首唐诗、会认识300多个汉字,还会唱很多儿歌。同事、朋友们每次见面,都会要求小小唱儿歌和背唐诗。因为从小扎针灸,年幼的小小开始变得越来越坚强,两岁开始扎针灸、打针都不哭。会走路以后,因为右侧肢体活动欠佳,力量不够,经常摔倒,刚开始我们心痛孩子,摔倒时又搂又抱,孩子又哭又叫。为了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在她5岁以后,每次摔倒,我们都坚持要求她自己爬起来,同时告诉她必须学会自我保护,避免摔倒,即使摔倒出血也不应该哭。后来,女儿每次摔倒,不管多严重,从来不哭,只会自己快速爬起来,同时对我说“妈妈,你放心我没事”。有一次,外出旅游,女儿不小心摔破头,出了很多血,用两条小毛巾才止住血,等她爬起来,我去帮她止血,女儿马上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自己不小心,下次我会注意”,在场的许多人,听见女儿对我赔礼道歉,都纷纷伸出大拇指,夸赞她坚强。
女儿身体康复治疗基本成功,但是心理健康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小时候,孩子不懂事,也不知道自卑,性格很开朗、大方,爱笑、爱叫人,喜欢背唐诗唱儿歌。7岁上小学了,小孩子都不懂事,有的同学见她左手写字,走路一瘸一拐,会嘲笑她、欺负她,为此小小常常哭着回家,性格也因此内向、而且自卑。为了保护自己,小小慢慢学会了远离伤害,远离人群,特别是同龄人。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卑性格的形成,越来越差。为此,我们经常带她外出,并且要求她帮助照顾同事、朋友比她小的孩子,让她学会帮助别人,后来每逢假期,同事和朋友临时有事,有时都会将小学生交给她管理一天。但是她的性格始终还是内向、不善交际,希望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得到改善。
20年过去了,我失去了很多,但是我不后悔,因为女儿是一个身心基本健康的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折翼的小鸟已经长大,即将离开鸟巢自由飞翔,离开我们的保护走向社会,现在才是她人生的真正起点。希望女儿身残志不残,尽快学会工作技能,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真心希望,我所走过的路,对所有残疾孩子的家庭能有所启发;真心希望,所有残疾孩子的父母,能够和我们一样,坚持不放弃、不灰心,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汗水和泪水,让残疾孩子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开心每一天。
感谢残联!感谢给我女儿就业的单位!感谢许多关心残疾人的朋友和家人!更感谢我们的国家对弱势人群的关心、照顾、帮助!
【2022年7月29日19:09梁慧玲老师微信雷歌的短息】
雷歌老师,您好!
2011年,我女儿参加工作的那一年,有感而发我写了一篇文章,女儿看了之后,也写了一篇文章,我帮她修改之后留在电脑中。2014年被我们医院学文科的同事看见了,问我:可否给她修改之后发送至黄埔区卫生局,因为这两篇文章,区政府推荐我参评广州好人,2015年2月份我当选为孝老爱亲广州好人。其实,我就是做了一个母亲为孩子应该做的事,过程虽然辛苦,却是每一位母亲应尽的责任。我非常感谢国家给我这个荣誉。这两篇文章你认可,可以发布,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家庭。
我女儿现在如果你不说基本上看不出来,孩子很努力,现在正在准备考财会中级职称(会计师),2018年考过了助力会计师
【梁慧玲简介】广州好人梁慧玲,女,生于1956年。公卫主管医师休,从事防疫工作37年,2019年退休前负责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2015年当选孝老爱亲广州好人。父亲1947年参军后,随四野157师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