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歌酱油诗有云:雷歌的梦想不一般,讨厌上语文课的学生哥,却能坚持几乎天天写文章;患有严重口吃,还要硬着头皮上讲坛;退休后还能一门心思想着做公益,传播社会正能量。欲知详情,请看下文分解:
一个人一辈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累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想与追求,或者说梦想。雷歌也不例外,不同的年龄段自然有很不一样的雷歌梦。
儿时的说话梦。刚知事那会儿,在内地农村,雷歌发现,家家户户都拉着有线广播,而且广播里的人还能说出许许多多的话来。备受口吃折磨的雷歌猜想:这人真是了得,脑袋被打成这样,还能流利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于是,雷歌梦想着,什么时候也能这样。
小学时的吃饭梦。小学阶段,由于农村生活水平低下,地瓜红薯成了市井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不瞒各位,雷歌吃的白米饭,都是妈妈为了不让哥哥姐姐们知道,偷偷摸摸藏进碗底(碗面放几块红薯掩盖着),让我一个人端着饭碗,跑到屋子外面偷着吃的。每天吃一碗白米饭,几乎是农村孩子的共同奢望;要是餐餐都能吃上一碗白米饭,那一定是过上了神仙日子。于是,雷歌梦想着,什么时候,每餐都能大大方方地吃上一碗白米饭。
中学时的出行梦。中学阶段,雷歌发现,已经参加工作的二哥,每次从县城回家,都要收拾好1毛、2毛到5毛、8毛等不同面值的往返汽车票。雷歌追问为什么,二哥自豪地说,可以拿回单位报销。于是,雷歌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够享受到类似报销往返车票的生活快乐。
工作时的交流梦。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最初在部队十年,严重口吃,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说不尽道不完的痛苦与烦恼。于是,雷歌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与正常人一样,随心所欲地与身边人交谈,自由自在地与周围人交流看法、沟通思想。
中年后的讲台梦。2007年下半年开始,雷歌相继在雅虎、凤凰网开博客,践行着“勤写博文,多交朋友,广结善之缘;畅叙感悟,吐故纳新,愉悦你我他”的写作宗旨;最终情定新浪,拥有“雷歌新浪博客”;2011年下半年,雷歌先后成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志愿者、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注册志愿者、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雷歌努力践行“八小时以内坐办公室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八小时以外玩博客做公益咨询丰富业余生活”座右铭,时刻鞭策勉励规范自己,约束言行。于是,雷歌又梦想着,期待着,盼望着,有朝一日,怀揣手提电脑,走进中小学校,与未成年孩子们共同探讨成长成熟中的烦恼;走上大中专院校讲台,与莘莘学子们探讨人生理想、学习恋爱等课题;走进专题讲座课堂,与广大口吃朋友们交流成功矫正口吃的体会;出入厂矿企业,与男女职工们破解工作教育、婚姻家庭难题;走进幼儿园及小学附设的家长学校,与初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探讨如何与子女共同成长、做合格家长一类的育子良方;走进街镇社区,与大叔大婶们探讨婆媳相处、儿孙教育心得,与爷爷奶奶们交流长寿秘诀、共享天伦之乐的感悟,进而达到健康心灵、强壮躯体、和谐身心、愉悦人生之目的。
退休后的公益梦。从2012年开始,雷歌坚持随时随地、无拘无束地与有缘人聊天话人生,毫无保留地把烦恼从内心聊出来、把幸福聊进心里去,共同寻找幸福密码,一起开启幸福之门。2020年退休后,应邀担任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宣传部长,紧紧围绕“广州有大爱,我们在行动”这一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是依靠协会YY直播平台和团队的力量,开展公益直播,与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人士,共同探讨开启健康人生、分享续航幸福家庭秘诀;二是继续码文字的个人爱好,通过雷歌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雷歌说家事及今日头条爱的种子传播者等自媒体渠道,书写广州大爱故事,践行公益梦想,传播社会正能量,以此固化雷歌余生的梦想与追求,亦即雷歌公益梦。(始创于2008年12月,定稿于2021年7月)
附:现代诗《雷歌的梦想》
小时候/梦想/是一碗可口的米饭/我在这头/妈妈在那头
长大后/梦想/是一场酣畅的春梦/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梦想/是一次疲惫的旅行/我在外头/妈妈在坟头
现如今/梦想/是一堂精彩的公益讲座/我在这头/听众在那头
【现代诗创作说明】2021年6月28日下午,围绕“广州有大爱,我们在行动”这一主题,雷歌与资深媒体人侯玉婷老师在赵广军生命热线YY直播(直播号795761)平台直播期间,当面聆听了玉婷大姐即兴朗读的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感触良多。翌日晚餐后陪雷嫂散步,回想起多年前的随笔《雷歌的梦想》,于是改字写成了平生第一首现代诗《雷歌的梦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