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的音乐之声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教育 |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西部山城,萨尔茨河穿城而过,老城教堂众多,巴洛克建筑风格突出,199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在老城闲逛,仿佛来到“音乐之声”吟唱的岁月和原乡。
萨尔茨堡因产盐而在公元755年建城。萨尔茨城堡要塞,是中欧现存最大的城堡。
莫扎特使这座城市熠熠生辉,莫扎特诞生地、音乐学院、纪念广场和青铜雕像,让人们怀念他36岁短暂生命在这里燃烧18年的辉煌。
老城门里,商业街粮食胡同9号,黄色公寓楼第四层,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
那狭窄的步行街,那昏暗的小楼道,都令人惊叹音乐天才贫贱不移,富贵不屈。如今奥地利国旗高高挂起,金色头徽点拨迷津。
桥头上的唱作人,用琴声指引你过桥去看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居。
这座充满艺术气质的文化名城,常年举办博物展,音乐会,保留、传承、创新城市文脉、城市精神。
萨尔茨堡天主教堂,是阿尔卑斯山北麓第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大教堂。讲求平衡对称、壮丽辉煌。
那精美的石刻造像,栩栩如生。
那高高隆起的穹顶组合的建筑空间,营造出神秘高远的宗教空间。
精美的壁画、组雕,讲述主的故事,引导信众向往天国精神家园。
与负责精神世界秩序的宽敞教堂空间布局不同,商业步行街夹缝里的老市政厅,主要任务是瞭望火警,指挥消灭火情。纳税人不会容忍官僚政客的庸碌无能。
经过石雕艺术作品/拳头拱门,步入巴洛克建筑标配宫廷花园/米拉贝尔花园,远望米拉贝尔宫,就会倾情于意大利语所说“惊人的美丽”。
现在不会容许王宫贵族天马行空,老宫殿改作新市政厅,院子里停靠自行车,不知是公务员还是市民乘用。
时代变了,生活方式的极简主义,与艺术追求的后现代主义相呼应,意识流、解构派,又会各领风骚。
建筑是石头做的史书,每个时代都会留下厚重的一页。发掘保护老城风貌、历史街区纹理、经典建筑群体,是文化认同、精神回归的应有之义。
而新城规划设计,尽可以异彩纷呈,与老区在意念、文脉上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