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例观摩研讨:大班美术活动《趣味滴流画》
(2019-04-06 19:20:11)“幼儿园美术活动材料运用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趣味滴流画》观摩研讨 |
||
活动时间 |
2019年4月2日 |
||
活动地点 |
大五班 |
参加人数 |
4人 |
参与人员 |
彭慧琴、吴晓玲、谢丽萍、黄巍华 |
||
活动 记录 |
活动目标
1.
2.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 2.各种作画工具与材料,袖套、围裙。 活动过程
1.
(1) 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2) A师:现在我们走近一些你在画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在画中有没有看到人物、动物或者自己熟悉的东西。 B师: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颜色?你觉得颜色美吗?线条给你什么感觉? C师:猜一猜这样的一幅画是用什么样的作画工具画出来的?
2. A师:(播放PPT)这么特别的一幅画是一位美国的画家波洛克画的。他是怎样作画的?他的作画方式与别的画家有什么不同?(播放PPT) 小结:他的这种作画方式很特别,使用滴流的方法来作画,形成一种流派叫抽象派。 B(播放《会聚:第八号》)师:它的这幅画就是一副抽象派的画,画家们画完画都会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名字,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取名字,你会给它取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波洛克给它取了什么名字。
3.
(1) (刷子、滴管、麻绳、颜料)
(2)
(3)
4.
(1)
(2)
5. 师:(1)你喜欢同伴的哪幅作品?为什么?
|
||
活动 反思 |
波洛克的抽象画作品以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而著称,有着令人愉悦的美,往往让人看了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波洛克的绘画没有中心、没有边际、没有起点,有的只是随意交织在一起的线条和色彩,这些线条或密布、或稀疏......充满节奏感。波洛克这种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及独特的滴撒绘画方式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和尝试,且切合他们的兴趣需要,对于平时多数用水彩笔、油画棒作画的幼儿来说更是一种表现方式的拓展,从而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本次活动我选择了让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意抽象画《趣味滴流画》 下面我就 “幼儿园美术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反思: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预教后,课题组成员通过研讨评论与我互动,对我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1.运用卡纸拓印没有让幼儿的作品有特别的美感,改为使用白色卡纸直接作画。2.幼儿进行滴管和麻绳作画时颜料要运用浓的。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体会到玩色和使用各种绘画工具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我结合课题组成员们的的建议,进行了第二次的教案预设反思并修改。通过借助多种作画工具,进一步尝试滴撒的方法,在滴撒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色彩的搭配,表现出丰富的点、线、面。幼儿能够运用教师投放的材料大胆的作画,使作品富有创意。 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动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了幼儿平常没有经常接触的抽象画,欣赏抽象画应该从整体上去感受,让幼儿用语言去表述。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引导是关键。孩子对画面的局部的欣赏比较关注,欣赏一幅画,并不仅停留在像什么,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老师的提问设计很重要。如何层层深入的引导幼儿进行欣赏是关键,在本次活动中欣赏波洛克作品,引导幼儿对线条、色调等展开交流,感受其作品的风格,产生对滴撒法作画的兴趣。通过对波洛克作画图片的观察,初步了解滴撒的方法;同时通过探索、尝试多种工具滴撒的方法,为幼儿作画做好铺垫。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欣赏波洛克作品及尝试他的作画方法,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可以有很多的延伸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他的作品(比如从欣赏者的心情,画家作画时的心情,颜色也代表着心情、一种颜色代表着一种心情等多角度的去欣赏),也可以尝试波洛克的其他作画方法,用木棒、笔沾颜料滴到画纸上或用树枝、泥沙等工具作画,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不一样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