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大班创意美术活动《淘气的太阳宝宝》
执教老师:彭慧琴
执教时间:2017年12月7日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感受太阳光芒的多种变化。
2.尝试创作各种不同的太阳,体验大胆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画好圆形的画纸若干、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导语:“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PPT中太阳宝宝)
二、引导想象
1.结合PPT讲述故事《淘气的太阳宝宝》。
2.在故事的不同场景中,教师设置问题,帮助幼儿展开想象活动。
(1)在草地上打个滚后,太阳宝宝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自由表达想法。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故事中太阳的变化——露珠太阳。
(2)在花丛中跳个舞后,太阳宝宝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故事中太阳的变化——花太阳。
(3)引导幼儿想象
A、太阳宝宝在树林中玩耍又发生什么变化?
B、在美发屋里遛一圈后,太阳宝宝有什么变化?
C、引导孩子设想其他的场景:“你们还想带她去哪玩,她会变成什么样?”
三、介绍材料:画有圆形的美工纸、黑色勾线笔。
四、想象创作
1.引导语:“哇!你们带太阳宝宝玩了这么多地方,变成许许多多不同的样子。现在,你们能把她的样子画出来吗?”
五、欣赏、评价
1.请你介绍你带太阳到哪里玩?你画的是什么太阳?
2.你喜欢哪个太阳?为什么?
活动反思:
《指南》将艺术领域的核心目标定位于:“欣赏、感受;表现、创造”。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我认识到:美术活动是幼儿欣赏、感受;表现、创造美的一个载体。为践行《指南》的指导理念,我开展了大班美术创意活动——《淘气的太阳宝宝》,以此来探寻《指南》教育理念落实到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感受与反思如下:
一、感受生活化——鼓励大胆想象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次活动中尝试让幼儿通过故事的形式,结合PPT课件,欣赏大自然和生活中的不同场景;感受太阳宝宝在各个场景游玩过程中光芒发生的变化。到提供场景,让孩子自己寻找生活中的基本元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自主表达太阳宝宝的变化。幼儿感受的生活化,通过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元素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创作多元作品做铺垫。
二、表现的多元化——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的想象是无穷的,如何激发孩子大胆想象,打破常规,表达、创作出多元化的作品?结合《指南》的教育建议:“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为给孩子更广阔的想象、创作空间,本次活动过程中我没有进行范画教学,无范画教学能让幼儿创作表现多元化,但怎样让孩子敢画、敢创作,这时教师的“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将教师的“导”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在生动有趣的引导方式中开拓幼儿思维,大胆想象,运用了开放性的提问,给孩子提供最少的传授,最大程度上的引导,引导孩子们寻找元素、变化元素、组合元素、利用元素创作多元化作品。如:幼儿画笔下变化的太阳宝宝有:树叶太阳宝宝、蝴蝶太阳宝宝、疯狂头发太阳宝宝、多样糖果宝宝、花太阳宝宝、卷发太阳宝宝、蝴蝶结太阳宝宝……幼儿独特的笔触蕴含着其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以及审美能力,也是孩子自我的表现与创造。
三、评价的多样性——收获情感体验
在活动的评价过程中,应以幼儿为本,以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为主,鼓励幼儿自信展示、大胆评价。在本次活动结束前的欣赏、评价环节,我首先做的是:展示全体幼儿的作品,给孩子们欣赏的时间,作品的展示给与孩子们极大的自信,为后面的积极评价做铺垫。评价环节的问题设计为:请你介绍你带太阳到哪里玩?你画的是什么太阳?你喜欢哪个太阳?为什么?以语言谈话的形式,具体地对作品进行介绍与评价,通过问题架起了评价的桥梁。相信这样的评价,通过幼儿自己的亲身体验,不断理解艺术的内涵,收获情感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演绎生活。在今后,我还将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不断追随幼儿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不断挖掘艺术的独特形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享受艺术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
附活动照片:
http://s11/mw690/003m6Nylzy7hA3H8wwGf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