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2020-08-23 11:28:00)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一(1)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一(2)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录二(1)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二(2)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三(1)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三(2)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四(1)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附图四(2)

《清代不同时期的艾叶绿印章 》

2014年2月28 日,我曾发送一篇《古代名人论寿山"艾叶绿"》博文,在该文前言中写有:

        自宋绍兴年间的闽人状元梁克家,在<三山志>中提出"惟艾绿者难得"后,几百年来,寿山石中艾叶绿石,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她的清纯、靓丽,一直受到爱慕、寻觅和追捧。真可谓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但是,对今人而言,由于她的稀珍和难见面世,也就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人把她列为"寿山石开釆史上的疑案";还有人甚至提出责疑:这是由于个別寿石研究者没有读懂古文记载,恁主观猜测,给寿山石爱好者布下的疑阵••••••

        确实,由于近一百多年来列强的入侵和内战,对艺术品的掠夺和毁损是触目惊心的。作为"惟艾绿者难得"的寿山石珍品,当然也难例外,但不能由此,而否定其曾经存在过。

        “幸存者”也总是会有的。

        本文提供尝析的四枚“艾叶绿”印章,是出自清代的早、中、晚期,目的是展示寿山艾叶绿石在那年代的真实存在,而不是"寿山石开釆史上的疑案",也不是“寿山石爱好者布下的疑阵”,是真真实实的"惟艾绿者难得"!

        印章简介:

        1,见附图一

落款:明末清初“楊璇”。  印面尺寸:3.8x3.8cm,印高:8.5cm。

           印文: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     出处: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三”五言诗。

        2,见附图二

落款:清乾隆“尚均”。 印面尺寸:3.5x3.5cm,印高:9.3cm。

            印文:我苦在不知不慧中。   出处:陈继儒 《小窗幽记》: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

         3,见附图三

落款:清中晚期“贡品”。   印面尺寸:3.4x3.4cm, 印高:10.5cm。

            印文:愿人长寿。      出处:宋代词人晃端礼《行香子》词中有非无滩名句。“花好、月圆、人寿”。

         4,见附图四

落款:清同光年间“玉进”(潘玉进)。    印面尺寸:5x5cm, 印高:11.5cm。

           印文: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出处: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