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剩菜打包需谨慎!

(2014-01-09 16:50:11)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慢性胃炎

胃溃疡

分餐制


“剩菜打包”---听“胃”说!

 

http://s6/mw690/003m0hNRgy6FEG784WVc5&690

    美好春节将至,亲朋好友的相邀聚餐必不可少,咱们出去吃吃喝喝的机会多了,酒足饭饱之后,通常都会剩下一点,对着剩下的菜点,许多人会选择打包回家。“打包”回家是勤俭节约的行为,但您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吗?

    当您非常绅士地拎着“剩菜剩饭”回家时,先不必说打包盒的卫生条件,也不必说打包回来的饭菜放置不妥会造成营养素减少、亚硝酸盐的危害的产生等问题,就说“剩菜剩饭”本身经过一桌子人的品尝,筷碗勺盆的交互,其中难免会传递一些细菌,特别要提防的一种非常顽强的菌类——胃幽门螺旋杆菌。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幽门螺旋杆菌。

http://s15/mw690/003m0hNRgy6FEGZgGFf35&690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一九八三年,一位三十岁的澳洲内科住院医师马歇尔,偶然发现胃黏膜存有一种类似螺旋状的杆茵,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这种「胃幽门螺旋杆菌」竟然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幽门螺旋杆菌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它能有效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2EN00SIGG.gif

 

幽门螺旋杆菌对人类健康影响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已经超过总人口的50%)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此菌可导致人们患上多种胃肠道疾病。在临床上,有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左右的胃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的病情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此外,幽门螺旋杆菌还是胃癌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可长期存在于人的唾液和粪便中。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共餐、共用牙具和接吻等..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中国和日本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而在这两个国家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中,有近一半的患者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而患上胃癌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何松表示,中国和日本的居民在进餐时都实行共餐制(共用餐盘等食具),并且习惯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在进餐时实行分餐制,习惯使用刀叉。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原因。

 

如何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

 

1、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完全治愈。

 

2、口腔健康须保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

 

3、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不宜生吃

   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5、集体用餐时要注意

集体用餐时,尽可能采用分餐制,如不得已,尽量倡导用公筷夹菜。

 

 http://s11/mw690/003m0hNRgy6FEJJB4wn6f&690

 

 

    通过以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识,我们要正确对待“剩菜剩饭”打包"的问题。“光盘政策”意图不是鼓励大家把剩菜打包光,而是尽可能精益点餐,不要盲点、多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倡导“绿色”点餐。即使有剩菜要打包时,也是尽可能对没动筷子的菜肴、或一些完整的点心、饭菜进行打包。打包回去后妥善储存,尽早解决,不要给自己或家人的肠胃带去麻烦。



 

        

http://s15/mw690/003m0hNRgy6FEMJhXgHbf&690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餐具传播_袁志富》

《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_胡伏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