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研究计划:《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课题计划
(2017-03-28 22:21:20)《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的特征,重在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将继续立足课堂,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提高数学教师业务能力为重头戏,以不断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研究重点:
1、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
2、加强中差生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3、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本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教学论文等。
4、加强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装订,在研究过程中,勤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小结和论文,及时汇总上传。
三、研究目标:
本学期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形势。新课程理念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质和量”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要适可而止,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2、进一步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四、具体工作:
1、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研讨和部署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分析、总结上期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重点。
2、制定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3、每位研究人员上交上学期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和优秀教案、论文一篇。
4、每位课题组研究人员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论文。
5、每位研究人员每月在课题网站上至少至少上传1——2篇相关学习材料。
6、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论文等过程资料,争取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上。
7、学期小结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分析、总结上期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重点。
2.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搜集、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十月份: 1.理论学习,资料收集。
2.学习新课程标准
3.组织关于课题的基本功训练(说课)。
4.课题组成员会议。
十一月份:1.理论学习,资料收集。
2.撰写课题论文。
3.师生同观看教学录像。
4.课题组成员会议。
十二月份:1.理论学习,资料收集。
2.课题组成员会议。
一月份:
2.汇总研究资料。
3.学期研究小结。
4.下阶段研究设想。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的特征,重在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将继续立足课堂,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提高数学教师业务能力为重头戏,以不断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活动目标:
1、提高认识,形成课题共识,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2、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夯实课题研究基础
3、制定制度,规范课题管理,保障课题规范运作
三、活动要点:
1、组建课题小组,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形成课题共识。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认真地参与研讨课题方案,学习相关支撑理论,要根据研究方案结合实际活动展开研究,并在研究中不断地完善方案,调整研究的方向。以课题研究来指导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思考总结,并做好课题研讨活动、资料积累、经验总结、数据收集等相关工作,期末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使课题研究工作富有实效。
2、定时定点学习,夯实课题研究基础,提高业务水平。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按时准时参加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进行课题实验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系统、全面地进行理论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组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日常活动中及时把自己的实验点滴心得记录下来,积极地向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与网络投稿,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研究型的教师。
3、规范课题管理,制定课题研究制度,潜心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们将制定课题组管理制度,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要求人人做好过程性资料的阶段性总结材料的收集。
四、具体安排:
3月份:1、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月份: 1、.理论学习,资料收集。
5月份:1、
6月份:1、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依归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与学的策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课题研究设想以课堂教学为着眼点,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上细化、深化研究;从数学科四大领域内容切入,研究针对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注重实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之目的。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专业成长,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
二、研究重点:
1、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
2、加强中差生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3、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本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教学论文等。
4、加强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装订,在研究过程中,勤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小结和论文,及时汇总上传。
三、研究目标:
本学期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形势。新课程理念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质和量”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要适可而止,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2、进一步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四、具体工作:
1、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研讨和部署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分析、总结上期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重点。
2、制定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3、每位研究人员上交上学期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和优秀教案、论文一篇。
4、每位课题组研究人员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论文。
5、每位研究人员每月在课题网站上至少至少上传1——2篇相关学习材料。
6、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论文等过程资料,争取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上。
7、学期小结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重点设计好课堂练习。
3.建立好博客,按时上传各级各类的资料。
十月份: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积极配合相关老师做好观摩研究课的准备,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典型的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4、认真准备迎接教科室对本课题的抽查工作。
十一月份:
1、教师解读教材。
2、坚持每月积极参加例会工作和与课题组其他老师每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工作和反思。
3、积极准备迎接研讨课,并认真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认真评课。
十二月份:
1、学习有关综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书籍,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并到各年级进行学习。
3、建立学生练习的档案。
4、准备好课题组的课题资料,以迎接检查。
一月份:
1、讨论有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做好评价工作。
2、做好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3.学期课题小结。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课题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研究重点:
1、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
2、加强中差生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培养。
3、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本课题相关的教育书籍、教学论文等。
4、加强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装订,在研究过程中,勤于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小结和论文,及时汇总上传。
三、研究目标:
本学期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适应新课改的发展形势。新课程理念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质和量”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要适可而止,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2、进一步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四、具体工作:
1、召开课题组成员座谈会,研讨和部署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分析、总结上期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重点。
2、制定好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3、每位研究人员上交上学期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和优秀教案、论文一篇。
4、每位课题组研究人员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论文。
5、每位研究人员每月在课题网站上至少至少上传1——2篇相关学习材料。
6、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心得、论文等过程资料,争取有论文发表或获奖。资料上传到课题网站上。
7、学期小结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重点设计好课堂练习。
3.建立好博客,按时上传各级各类的资料。
三月份: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积极配合相关老师做好观摩研究课的准备,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典型的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4、认真准备迎接教科室对本课题的抽查工作。
四月份:
1、教师解读教材。
2、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策略给予新的定位和认识。
3、深入课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探讨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4、对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展开专题探讨,交流经验和困惑。
5、积极准备迎接研讨课,并认真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认真评课。
五月份:
1、学习有关综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书籍,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并到各年级进行学习。
3、建立学生练习的档案。
4、准备好课题组的课题资料,以迎接检查。
六月份:
1、讨论有关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做好评价工作。
2、做好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3.做好课题本学期小结以及课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