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小学生要具备哪些素质?
(2014-03-06 11:25:46)关键词1:交流
在情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和别人的交往、沟通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情商被王校长摆在小学生应该具备素质的首要位置。拥有高素质的小学生,一定是一个热情大方,善于和别人相处的孩子。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也要让孩子大胆地和小朋友、大朋友交流。
关键词2:交往
有人的地方就有差别,也许在幼儿园里是佼佼者,在小学中可能只是中等生,这时就要教会孩子学会调整心态。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小学生也应该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有的人说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批评小孩子,而应该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现在的小学生连老师家长的一点批评都听不进,那以后进入社会怎样去面对摆在面前的一个个挫折呢?家长应该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们在经受了挫折和失败之后能迅速地调整心态,让孩子知道,成功和失败都不是终点,成功了,不要沾沾自喜,失败了,也不要垂头丧气,在不断调节中不断前进。
关键词3: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不单单是唱唱歌、跳跳舞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看一个学生认识了多少生字,会默写多少英文单词。当然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很重要,但是最主要的是要看一个孩子是否善于学习,是否有很好的悟性。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怪圈,很小的幼儿园小朋友就要去认识很多的字,就要去学英语,甚至要学“奥数”,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些东西,多些竞争力,能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但是,“在小孩子笔还没有拿稳的时候,怎么教他们学写英文呢?”王校长说,幼儿园和小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幼儿园就应该是孩子们游戏、玩耍的地方,而小学才是学习的地方,在幼儿园学点语言、学点绘画当然很好,但是拿幼儿园的标准让孩子掌握再多,对他们以后小学的学习也不一定有帮助,如果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那反而是适得其反了。
关键词4:接触社会
高素质的小学生不但要能和别人很好地沟通,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懂得如何学习,还要胸怀宽广、心系社会,做一个“大气”的学生。学生每年要有一定的社区服务时间,义务地为社区做些扫地、送报纸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给老年人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四五年级的学生们提供打工的机会,并给他们发工资,让学生们知道一份劳动才有一份收获,也让他们知道父母工资的来之不易。
关键词5:家长素质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落在家长特别是父母身上。即使孩子进入小学接受教育,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孩子们大都还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试想,一对天天睡懒觉的父母,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每天早起好好学习呢?
现阶段孩子最欠缺的:主动学习,生活自理,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