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雁荡山灵峰大龙湫灵岩飞渡育儿 |
分类: 一帜成长历程 |
早在八十年代我就游过雁荡山,近在去年一帜妈妈也曾到过并领略一番。这次乘着和煦的春风,踏着始生的芳草,陪同儿子,再游雁荡山。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雁荡山分为南雁荡山、中雁荡山和北雁荡山,其中以北雁荡山最为著名,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以鸟命名。
由于是自助游,再说带着孩子,方方面面要考虑周到。首先想到的是住。我们选择了雁荡山景区附近的四星级宾馆“雁荡山山庄”。它依山傍水、环境幽雅。
对于儿子来说,美食是他的最爱,品尝当地特色菜是不可避免的。风味菜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鸡末香鱼”。香鱼俗称“溪鲤” ,生息在与海相通的溪流之中。它色泽艳丽,只有一条长椎骨贯穿中间,无硬棘刺,食之无腥,细嫩香醇,可口美味。
住得舒服,食之有味,行自然就有力了。为了便捷起见,我们选择了包车,就是雇用当地的专车全程接送,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旅途的劳顿,确保在一天半时间里游完北雁主要的风景点。
早就看到过中国著名山水画大师张大千创作的《雁荡三折瀑》,其奇美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儿子想实地观其真相。
听说从国家森林公园经过一段陡峭的山路可以直达三折瀑,我们便取道前行。
经过漫长的山路,终于到达三折瀑,但由于连日天气晴好,水源不足,根本不见大师笔下那种水帘回旋、瀑布飞泻的景象。虽然有些失望,不过山谷间林木葱茏,飞鸟啁啾,也算别有天地。
当夜幕降临,我们前往灵峰观看夜景。这里的奇峰怪石是雁荡三绝之一。我们去的时候满天星光闪烁、月洒光华。衬着夜色,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美不胜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硕大的雄鹰,它敛翅凝神伫望。可谓惟妙惟肖, 巧夺天工。
再往前走,呈现在眼前的便是 “夫妻峰”。山岩上男右女左,左边的少妇留着波浪式的发型,身材姣好,小伙子则天庭饱满,英俊潇洒。少妇双手搂住小伙子的脖子,微微扬起她的脸朝向小伙子的脸部。他俩紧紧依偎,亲热缠绵,神态毕现……
夜间的灵峰千形万状,变幻多姿。在导游的引导下,人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 神思飞翔。
第二天我们参观的景点主要为方洞和大小龙湫。
雁荡山的景观大多为自下往上观赏,只有方洞可从上至下俯瞰,它由沿着峭壁架起的栈道连接着山腰的几处山洞。通往方洞要坐缆车,儿子以前没坐过,正好可以体验。栈道中有一段是长达百多米的铁索桥,它架于两峰之间,走在中间摇摇晃晃,让人担惊受怕。
有人说:雁荡之美在于瀑。大小龙湫可谓名闻遐迩。我们首先探胜的是小龙湫。一路上途经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的雕像,先拍个照片留念吧,因为正是徐霞客历尽艰辛才找到了小龙湫的源头。
终于到达小龙湫了,只见它从五十多米高的山崖上飞泻而下,时而银珠四溅,时而倾注如练,在玛瑙、珊瑚色的岩壁映衬之下,秀美得宛若仙境。
瀑布之首当推大龙湫。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而大龙湫独以其落差190余米取胜,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第一瀑”之誉。时值阳春三月,尽管雨水稀少,瀑布从半空落下,已颇具气势。身临其境,不难想象盛夏时节,特别在雷雨过后,其势如排山、力如雷霆之壮观场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龙湫景区有个山峰,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会不断变换景象,这被称作“移步换景”。先看到的是剪刀,然后变成啄木鸟、熊、桅杆和风帆等景观。贴两张照片如下吧,一张为剪刀形,另一张为啄木鸟状。
雁荡山不仅具有山水美,它还是地质科学的一部“天书”。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它可以让人们穿越时空隧道,去领略100多万年前亚洲大陆边缘复活破火山形成与演化的全过程。附一照片在下。
照片中的石球当地人叫“恐龙蛋”, 地质学家称之为“流纹岩球泡”, 据说是当时火山岩浆流动时积攒气泡而成,球泡为外实中空。
此外,雁荡山景区还有一些表演性节目,如灵岩飞渡和剪刀峰高空自行车表演。它们深受游客,特别是少年儿童们喜爱。
灵岩飞渡由悬崖滑索(直渡)和凌空飞渡(横渡)两部分组成。直渡是在雁荡山古刹灵岩寺前的天柱峰进行。它原是山民在悬崖削壁采药的一种谋生手段,后演变成一项“高空表演艺术”。只见一身穿红衣的男子沿着悬崖峭壁飞跃而下,或蹬腿腾挪,或身贴绝壁,或直身急坠,令人叫绝。横渡则在架设于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的绳索上进行。表演者时而在二百多米的高空连翻筋斗,时而坐或卧,时而爬或跳,时快时慢,惊险连连,叹为观止。
剪刀峰双人高空自行车表演是在大龙湫景区的两座高大的石柱之间拉了一条百来米的钢丝,一人在钢丝上面骑着自行车,另一人吊在下面,他们连成一体,表演着各种杂技动作,需要过人的胆量,令游客赞叹不已。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管理员麦子小鼠的热情推荐!
前一篇:儿子的读书报
后一篇:近三个月一帜所读的中文书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