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奇》④古越沧桑
长篇历史小说《岭南传奇》③“古越沧桑”即将问世
第二十三章“无有死生”载网络,让读者先睹为快。
流放犯人被赵陀关进大监牢、牢门紧紧锁上。大牢四壁坚固,牢内黑黢黢的什么也看不见。犯人只感觉到摩肩接踵触手碰头挤得密密实实难以活动。听得到他人呼吸的声音,闻得到别人喷出的口臭。没有人唉声叹气说话,也没有人哀声哭泣流泪。犯人们都心如死灰,悲观绝望,失魂落魄。胆识、精神、意志完全颓丧,委靡不振,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躯体站在牢狱中任人屠宰不知所措。可怜无辜的罪人,从北到南、遥遥万里;迫上绝路到绝地,再关牢狱绝处。人生苦短,命途多舛,有冤无处诉,有仇无法报,有恨不能雪……
深夜犯人正处在惶惶的绝望中,突然牢门“吱”的一声响,推开牢门,牢外出现一个人影。来人身手敏捷,步履矫健,进门小声说:“不要害怕,都跟着我,我带你们出城门外,你们再自己向西逃走”。
犯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夜色模糊中,蒙尊儒和王重道认出是白天冒险救了他们性命的小英雄赵刚。赵刚侠肝义胆英勇果断、具有男子汉大丈夫爱憎分明敢为敢当的血性气魄,令人钦敬佩服。监牢中的犯人,骤然间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难中遇救,置之死地而后生。
犯人蠕蠕而动,在黑蒙蒙的夜色中,潮水般涌向城门。
城门内,几声人学的鸡叫,引诱了城楼远近雄鸡阵阵啼鸣。城楼上亮起微弱的火光,城门的吊桥缓缓放下,赵刚带领着犯人,蹑手蹑脚悄无声息的逃出了城门。赵刚站在城门外大道旁,和蒙修道王悟道父子拱手作揖告别,心中都有千言万语都却不知从何说起。
赵刚最后叮嘱:“你们往西走去寻找卧龙山。卧龙山是陈昊大人南下开疆拓土开发的一方乐土。他哪里没有人欺负人,没有狗官恶霸,是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可惜赵刚不能和你们一道走。”
大批犯人出了城,显得人多势众,行走非常缓慢。蒙尊儒和王重道担心官军追捕,目标太大不易隐藏,提议分成两队赶路。蒙修道父子带领一队、王悟道父子带领一队、都不走平坦大道专往荒僻树林翻山越岭,躲避官军围剿。
逃难的人潮散乱地分开两处,再自然地汇合成两股人流,你追我赶,急急匆匆、浩浩荡荡。
蒙修道父子带领着第一路队伍,率先进入了深山密林,好似野马回归自然,王悟道父子指挥着第二路队伍,急促地走向荒僻旷野,隐没在高矮参差原始灌木丛中,活像游鱼潜进大海。
蛮夷异域、地广人稀、高山峻岭,巍峨陡峭,更显得荒凉寂寥。偶尔鹰叫长空,虎啸山林、令人毛骨悚然。
第一路队伍穿过一遍松林,翻过一座荒山、进入了一道山谷。山谷五曲三弯、一条小河从谷中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流水潺潺、游鱼比翼、清幽静谧。这批从中原大平原出生长大的汉人、第一次遇险,第一次跋涉了这么远的路、第一次来到荒无人烟的地方,既胆怯又新奇。好在人多势众,也不觉得十分骇怕。只是腹中饿得咕咕叫、两脚酸麻隐隐作痛。蒙尊儒吩附队伍坐下休息。人走累了,一坐下,两脚就不想动,索性躺在地上。刹那间便酣然入睡,鼾声大作,忘记了自己是流放逃难的罪人。
正午的太阳炎热如火,晒得熟睡的人们汗流浃背、都先后醒过来,才觉得饥渴难受。
蒙尊儒第一个脱掉衣服跳下河水中,喝水洗澡,大声喊叫:“兄弟们,大家都下河喝水洗澡,凉快凉快嘛。”
众人先后跳下河中,喝饱一肚子水,痛痛快快地洗了澡,上了岸,解溲排便,更觉得腹中空空饥饿难忍,都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叫起饿来,七嘴八舌询问蒙尊儒怎么办。
蒙尊儒看着这批皇家贵胄和名门望族的后代,感慨万端地说:“你们这些人,从娘胎生出来就有奶妈婢女喂养看管。长大又由娇妻美妾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尽人间富贵、现在落难、连肚子饿都不知道找东西吃,可怜,可悲呀。
一位胖乎乎名叫李振兴的年轻人坦诚地说:“尊儒兄,你可不能怪我们,人的父母肥瘦高矮,出生的家庭贫贱富贵,谁也无法选择,可怜生在帝皇家呀!我们被殊连九族,谁也预想不到逃避不了,就像命中注定的必然衰亡一样。我们流放南蛮,置之死地而后生,谁也没有料到啊。可能我们是命不该绝,可是为什么不绝呢?蒙老前辈,你是道学名家,你给我们讲一讲人生哲理呀。
天、地、人到底是怎么来的?”
蒙修道目光如炬,炯炯生光,他面对一班求知者渴的年轻人,沉岭片刻,才神情肃穆地说:“老子的道德经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意思是说天地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是为自己而生所以能够长久,永恒。第四十二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是说天地的道,生化了太极,太极生化了阴阳两仪,阴阳相合运行而成和谐的精气,宇宙万物得到生化。宇宙万物能够永远存在,正是由于阴阳两气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相互调和,所以万物得以化生,万物为人所用,人才有无限的生机”。
李振兴听得糊里糊涂,似懂非懂,继续问:“蒙老前辈,人有无限的生机,我们在中原好端端的突然被流放岭南,哪里还有生啊”?
蒙修道微微一笑,说:“蒙家和大家一样都是落难中人。为什么落难?“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向世人讲明、任何事物发展到终极的阶段,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蒙修道隐退园林,不参予政事,就是想趋吉避凶逃过物极必反这一劫,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灾祸还是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并且祸及儿孙。不过苍天总算有眼,我们落难遇贵人,绝处逢生。这个生字,就是生死兴衰物极必反从新开始的人生。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说,事物到了最旺盛的时候,因为生机将竭,死亡之期就到了,而事物处于柔软脆弱之时,是初生,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大家现在叫肚子饿,就证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位高高瘦瘦各叫黄复生的中年人老实地说:“蒙老前辈,这两天,我一直为失去娇妻美妾而心痛,真想一死了之,听了你一席话,我明白了物极必反的做人道理,原来的我死了,现在的我又生了。我浑身是劲,可是肚子饿了,又没有人拿东西给我吃,我怎么办哪?”
蒙修道哈哈地大笑起来说:“愚子可教。请大家想一想,人人都是父母孕育的,可是想深一层,人类实际是天地供养的啊。天赋予人智慧,两只眼睛能看东西,一双脚能走路,一双手能做事,一张嘴会说话能吃东西才有生命有能力;地承载万物,供人类开发耕种取得食物创造财富,人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生生不息传宗接代。现在,你们,肚子饿想办法去找吃的呀,天无绝人之路,靠个人的智慧和一双手去争取嘛。”
蒙修道的话才说完、蒙尊儒立即振臂高呼:“兄弟们,悲天悯人,大难不死,必有厚福,绝地未亡重见天日。我们还有生命、还有力量、我们应该发挥天赋的智慧,生存的本能去拼搏!去争取!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我们的祖先,开天劈地,为了生存,茹毛饮血,历尽千辛万苦,发明了农耕种植五谷才有食物维持生命。尝百草辟瘟疫发明了医药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创造了文化文明伦理道德教育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我们不能做窝囊的后代,要自己养活自己,立足南蛮创造出新的天地,现在饥饿,我们找东西吃去。”
蒙尊儒说完就往山上跑,所有人都跟在后面追着喊:“上的找东西吃去。”“南蛮山上有果子,摘果子吃去。”“我们马死下地行。自力更生!”“我们从天道,尽人事,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蒙修道看着大群大群的人往山上跑,个个充满朝气生龙活虎,不由得望天而叹:“人啊人,一生变幻莫测、贫富兴衰,谁又预想得到哩?”
时近黄昏、红日西沉、夕阳倒照、霞光万道直指天穹。苍山披橙色,河水泛金辉。高峰山谷、山荫斜影,阴阴沉沉的笼罩着灰罩,空气也渐渐的凉爽下来。傍晚临近,上山寻找野果充饥的难民也成群结队地从山上走下来。有的人脱下身上的衣服装着一大包果子,有的人双手抱着提着一扎扎一串串的荔枝大蕉,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议,讲述着自己第一次在南蛮荒山野岭探险的见闻。描绘看蛮夷异域深山密林的恐怖。
蒙尊儒把一大串山蕉和荔枝放到蒙修道的跟前,幽默地说:“父亲,人说富贵险中求,儿子今天为了摘到中原未有见过的荔枝和大蕉让父亲尝鲜,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採摘呢。想不到南蛮这地方,这样险峻又这么物产丰富,难怪土著俚人不耕种五谷也能生存,我们也学着俚人靠山吃山了,哈哈哈……”。
年轻人李振兴恭敬地把衣服包着的果子放到蒙修道的眼前说:“尊儒兄、我真是服了你,在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能笑得出来,我被吓得快要散魂失魄了。”
蒙尊儒问:“兄弟遇到什么古怪受惊吓了?”
李振兴定了定神、才绘色绘色地说起来。“我和一帮兄弟翻过山顶,下了山腰,山脚是一块长满灌木的平坡地、灌木丛中长着几棵果树,熟透的果子挂满枝头、大家肚子饿得发慌,撒腿就往灌林丛中跑,真想不到长在外边的小灌木树干枝杈上下长满刺,那刺有长有短、像针一样又尖又利,刺得我们脚手流血伤痕累累痛得要命。为了採摘果子,只好忍着疼痛硬挤过去。当我们摘够了果了吃饱了肚子回来的时候,再也不敢往那荆棘丛穿过,只得绕道走。走不远、前面是一大遍潮湿沼泽的沙质土地,地上长满一种奇形怪状的植物。花朵白色或粉红色,有大有小,植物叶绿,扁平。叶表面布满一层具腺体的毛,腺体会分泌一种吸引昆虫的黏性物,当蜂虫被吸引前来取食时,即被叶面上可弯曲的触毛所捕获,随即叶席卷,触毛分泌黏物将峰虫消化后,叶子又张开再布罗网。这种肉食性的植物,看着令人骇怕、毛骨悚然。蒙老前辈、你见多识广,这到底是什么植物?”
蒙修道沉岭半刻才说:“这种肉食性植物叫毛毡。毛毡苔属茅膏菜科、主要生于低洼地区酸性土壤。传说中还有食人树的传闻,是南方原始森林才有的妖树、是真是假,只是传闻,没有人见过,也没有记载。天地生长万物,神奇奥妙,古怪离奇,应有尽有,不足为轻。”
李振兴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说:“难怪中原人说蛮夷异域险恶、九死一生、名不虚传啊。”
中年人黄复生更是感叹地说:“南蛮这息地方连植物都是千奇百怪的。我在山沟边看见一棵半人高的婆娑小树、青绿可爱,我伸手扯了一下枝叶,整棵小树的叶子突然一齐闭合起来、活像一个害羞的大姑娘闭上眼睛不敢看人一样,吓得我赶忙跑开不敢回头看、奇怪,奇怪啊!”
蒙修道微笑着,谈谐地说:“老弟、是你少见多怪。这棵小树叫含羞草,枝叶的神经非常敏感,遇到人触碰叶子立即闭合,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蒙尊儒正在为父亲剥果子皮、也有惊无恐地说:“儿子也见到一种不似藤也不像草的植物,开的花不似花、却像一个长条的袋子一样。袋子里的花蕊芬芳四溢、很多蜂虫蚂蚁都嗅到香味或飞或爬进入花袋子,我站在旁边看着蜂虫採花蕊,怎么也料想不到,花袋子突然翘起一个花盖子,一下子把口盖住、蜂虫在花袋子里嗡嗡地叫、却飞不出来、全都死在里面。我把一个花袋子的盖打开,飞进去的蜂虫全被花粉沾住溶化吃掉了,真叫人害怕。父亲,这是什么植物。”
蒙修道很认真地回答:“天地万物,无奇不有,人有好人坏人,草有毒草良药。你说的吃蜂虫的花、名叫猪笼草、花开长成袋子,好似猪笼、有盖子,捕食蜂虫蚂蚁,可入药,本草纲目有记载,是南方特产。”
李振兴惊魂稍定,赞叹着:“南蛮看似险恶骇人、实是丰富多彩、尊儒兄、我们适应了环境就不怕了。”
蒙尊儒点头认可,说:“兄弟们,我认为南蛮是物产丰饶的宝地、只不过是原始古老,正在等着我们开发哩。”
大家说着论着,天就暗淡下来了,蒙尊儒指挥众人捡干柴树技堆成几大堆、燃起熊熊的篝火,就地露宿,等待天明再往西前进。
天刚拂晓、群山峡谷还笼罩在迷雾里、众多的难民,挤捅在长长的山谷中、吃着昨天摘回来的果子、准备起程赶路。蒙修道、蒙尊儒正在安排李振兴带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为前锋、黄复生率领中年人断后,两父子居中方便前后兼顾,忽见山谷远处一个人飞奔上来,一眨眼已经跑到跟前,众人定神一看,都大叫起来:“陈芥,大恩人陈芥来了。”
陈介、面容憔悴,显得十分疲惫、全身汗湿、见蒙尊儒李振兴和众人迎上来,强打精神问:“怎么不见王重道和王悟道老前辈一队人呢?”
蒙修道后来居上,冲陈芥说:“我们担心任嚣派大军追赶、大队人马行动缓慢、分成两路逃生哩。”
陈芥放下心来说:“这样很好,老前辈想得周到。你们赶快逃跑吧,任继法和赵承墨指挥军队追杀你们来了。我害怕他们赶尽杀绝所以赶在前面通知你们有所准备、现在我要赶去通知王悟道了。”陈芥说完,调头就走,蒙尊儒追前几步,大声问:“陈芥兄弟,小英雄赵刚还好吗?”
陈芥听到小英雄赵刚好的称呼,泪水刹时夺眶而出,他没有回答,也没有回头,一溜小跑隐没在山林中。
蒙尊儒只好止步、对众人高声喊:“任继法带兵追杀过来了,大家赶紧逃生啊!”
众人一时惊恐起来,慌乱成一窝蜂似的,顺着狭谷中的河流两岸、前呼后拥地往前奔跑。蒙尊儒要照顾父亲,和李振兴一班人断后。
突然间、山谷吹起强劲的山风,呼呼作响,河流两岸的山峰、乌云密布、翻飞涌动、越聚越厚、几阵闷霉、在群山顶上“隆隆”响起、几声霹雳,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突然炸开,亮出一条条灵蛇一般扭曲的闪电。暴雨欲来雷助阵、狂风骤起电逞威,初到南蛮逃生的中原人,哪里见过如此险恶的形势?人人被吓得惊惶失措毛骨悚然不知如何是好,只有顺着狭谷河道两岸地形,拼命奔跑,气力大的冲在前头,身体弱的挤在后面,形成两道长长的人流急急奔前。跑着跑着,一声惊雷在头顶的云层中轰然响起、把黑云炸成大雨倾盘而下,“哗哗啦啦……”风声雨声,响彻山谷、阻挡着人流向前迈进、紧接着,河道的流水猛涨奔腾翻滚、浑浑浊浊、令人生畏。人们清楚地听到,前面的山谷里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众人都愕然止步,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声音,你向我我问你、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刚回过头细看,就被丈把高的洪峰把人群掩盖进去,身体也被裹挟着往下浮冲,一冲就冲到老远。出生在中原的北方人,黄河水泛滥成灾是见过的,南蛮的山洪暴发汹涌奔袭在瞬息之间,人人闻所未闻啊!
降雨暴发山洪的现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山顶土体含水量饱和。土体和岩层水体的压力剧增,当遇到暴雨,能量迅速累积,致使原有土体平衡破坏,土体和岩层裂隙中的压力,水体冲破表面覆盖层、瞬间从山体中上部倾泻而下,造成山洪暴发。山洪的成因除山体结构条件外,主要是喇叭形河口地形所致,形成短历时雷暴雨,引发山洪。
山洪把河道两边的逃难人群一下子卷进激流中,在生与死的瞬间,每个人都会爆发出求生的本能、这一批都是身强力壮的男人,而且会游泳的人为数不少,加上河道两边是弯曲的狭谷,浮游在水面上的人很快靠近山边,或攀住山边的树技,或抓住长长的藤蔓一个个爬上山坡,只有蒙尊儒一手抱着年老的父亲,一手划着水还在激流中挣扎,眼看就要靠山边爬上来了。突然山谷又传来轰隆巨响,狭谷两边的山体同时滑坡,崩塌下河道、被洪水冲击着变成巨大的泥石流,所有爬上山边的人群同时又被带进激流中,蒙尊儒回头找不到父亲,更看不到父亲的身影,他大声呼喊拼命寻找,汹涌的泥石流顺河而下,哪里有父亲的存在的踪影?他哭,他叫,他拼命挣扎、声嘶力竭、终于在李振兴和黄复生的救援下爬上了山坡。面对汹猛急湍的山洪泥石流,蒙尊儒双膝跪哀哀痛哭:“爹爹啊……”“天阿……”。
侥幸逃生爬上山坡的难民,同时跪地嚎哭。突然,山坡对面传来阵阵嘈杂的人叫马嘶,众人抬头看见,任继法正指挥着军队追赶上来、由于狭谷中汹涌咆哮的山洪和泥石流,才把大批兵马隔阻在对面。蒙尊儒望着洪水中再也见不到人影,只好在李振兴的搀扶下带领从鬼门关中逃出来的难民狼狈地逃进深山密林中。对面山头上的任继法眼瞪瞪看见罪犯逃走,只好望着浊浪翻滚的山洪,恨恨连声叫骂,无可奈何地命令将士调转马头,打道回营。
蒙尊儒,李振兴和黄复生带领着难民,落荡鸡似的站在山顶上,看见任继法的马队撤离,看见狭谷山洪奔腾直下、河道两边山体连续崩塌、山洪冲击着泥石流,吞没了狭谷下游大遍开阔地、汪洋澎湃、无情肆虐、心有余悸。全身瑟瑟颤抖。丧失父亲的心痛、死亡难友的悲哀,仿佛一双罪恶魔爪、紧紧地攫住他的五脏六腑,痛苦难堪。
王悟道和王重道父子率领的另一队逃难犯人,穿过灌木丛,望见前面的荒山黑云压顶、阴沉沉的暗无天日,感觉暴雨即将降临,周围又没有挡风避雨的地方,都紧张起来。王悟道和王重道二话不说,赶忙带领众人往前面的山林奔跑。跑到山前,悬崖绝壁挡住去路、却出现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洞口。众人慌里慌张的都想冲进洞去躲避,猛然发现洞口悬挂着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纲举目张,几只硕大的黑蜘蛛正张牙舞爪守卫在网的四周,聚精会神的等待贸然触网的动物,这群在中原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皇家贵族子弟,突然碰到五颜六色的长爪蜘蛛,惊恐万状往后倒退,吓得心惊胆战手足无措。王重道也没有见过狰狞骇人的蜘蛛,叫着:“父亲快来看,这些东西像蜘蛛,又大得吓人,是不是传说的老得成了精的千年蜘蛛王?”
王悟道也是第一次见到,感叹着说:“天地间万物俱全,各有属性,适者生存,这些蜘蛛为了捕食而吐丝结网、费尽心机、无论它狰狞也好,成精也罢,我们只管自己求生逃命,不触碰它的网,也相安无事。”
几只小鸟可能想飞进岩洞,莽撞地触碰大网被卡住,几只蜘蛛一齐爬过来,张牙舞爪又撕又咬、凶恶恐怖。
只见一个矮胖的青年在叫:“高志宏,你时刻想着报仇和任继法拼命,除非你有黑蜘蛛结网的本领,否则,你还有什么能耐捕捉杀死狗官?”
高志宏反唇相讥:“李腾达,我虽然没有蜘蛛王的本领,可我不像你那样逆来顺受,一辈子当缩头乌龟。有仇不报非君子,重道兄,你说是也不是?我想报仇错啦?”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王重道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报仇,保存性命,以后再想办法找任继法算帐,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李腾达走到王重道身边,冲王悟道说:“王老前辈、小的听说你们王家是秦朝名将王翦的族人,都是被无辜株连九族被定罪流放岭南的,好冤枉啊。”
“唉——”王悟道长叹一声,说:”人生在世,天灾人祸,含冤受屈遭罪又如何?无论何时何地多难多苦,活着才有希望。”
李腾达突然哀哀切切哭起来:“王老前辈,每当想起新婚的妻子被迫成为中军将士的老婆难受得心如刀剜,真想一死了之一了百了。”
“不争气没出息的东西。”高志宏挖苦了一句:“看你这个熊样,应该认真学习重道兄为人处事的风格,向王老前辈请教天道人道的常识,当过去的李腾达死了,新的李腾达再生了。”
“天道,人道……”李腾达沉呤半刻,问:“老前辈,李腾达无知,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吗?”
高志宏帮腔恳求:“王老前辈,你就告诉我们,让大家的精神有支柱。”
王悟道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微露见多识广的神情,凝视着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想了想最后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演讲:“小兄弟们,可能你的长辈一定为大家讲过圣人老子的道德经吧。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期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就引人入胜。道可道、非常道。第二句更耐人寻味,摸不着头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当然不是说人行走的道,古云:道古天齐。天道远,人道迩(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生存在天地之间,没有天地,不可能有人,没有人,也不可能成天地。天地人三合一体、天人合一,自然而然地产生天道人道。大家都明白,天地阴阳运行,阳光雨露滋润,万物生长成材。人间才能使用,是相辅相成的阿!气候交替,春夏秋冬,周转而复始;人老病死,生生不息,天地人永恒。这是一条自强不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永远向前的非比寻常的道,就是老子说的非常道。第二句字义很深奥、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说法,无,是说明天地开始是虚无的。有是说明万物已经存在。母就是万物的母体,所以天地万物原来是没有的。因此,永恒的无,神奇奥妙的存在天地之间,看不见,模不着。所以,人类会幻想未来,利用聪明智慧,按心愿、希望、理想;去开拓,进取,发明,创造。当人类的发明创造成功,理想得以实现,梦想甚至幻想成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固定的常有。老子所说的徼,就是求,取取。人类是在天地间从无到有不断发明创造求索,求取才文明进步繁,华昌盛的。天地储存资源,造化万物,是供给人类永恒生存使用的。我们回过头看人类发展,其妙其徼,不是同出而异名吗?如果仔细观察事物的出现,就会明白、事物从无到有地变化,神奇奥妙玄之又玄啊。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天地事物的产生变化呢?孟子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就是人看见,天听就是人听见。天眼自然是人的眼睛。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看到的,听到的通过心灵思想辨别,青红皂白正邪善恶就一清二楚了。大家想一想对吗。”
高志宏一对茅塞顿开,高兴地叫:“天地事物原来是从无到有的,人也同样,是从无到有的”。
“胡说八道。”李腾达骂了一句:“人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
“你真正不懂非常道。”高志宏振振有词地回应:“你说的是人类。几千年前就有,我说的是单一的个人。你想想自己是哪里来的?不是从无到有再从小到大生存到现在吗?如果你死了,在天地间消失了,不是从有到无吗?”
高志宏几句话,引起众人“哈哈哈”的一阵大笑。
王重道收敛笑容,接着感慨地说:“天地万物人间、有生于无、无中生有。有无互为生灭。故道常无为,道常无名、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水滴石穿。”
王悟道见众人都理解明白“道”的要义,微笑着又说:“现在大家明白了世间事都是从无到有的道理,也能明白我们流放岭南含冤受屈遭罪也是从无到有的道理,如果我们都被杀、也就从有到无。但是我们保存生命,将来会怎样呢?会不会积蓄力量把任继法杀了呢?哪不是又从无到有了吗?所以、大家再难再苦也要坚持着活下去,有生命就有希望、总有一天会从无到有的。天地周而复始地运行,人类生生不息永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尽。在这个变化中,人是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自然地产生正邪,善恶的争斗而无休无止。从古到今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天灾人祸无有死生的患难史。人在死生中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痛苦地生存,艰难地创造、发展壮大齐家建国,文明进步。然而,天地循环,事物正反,盛极必衰,恶绝必反,从兴起最后到灭亡。”
“王老前辈。”高志宏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可以说是恶绝、人民还没有造反就暴死了。现在胡亥二世赶尽杀绝、连兄弟姐妹皇家都歼杀,我看过不了多长时间,肯定灭亡。”
王重道说:“志宏兄,说得对。大秦帝国,刚成立十余年,看是新朝,其实从秦国逐鹿中原开始到现在已经盛极恶绝了。我们活下去,等待大秦帝国的灭亡,再找任继法报仇。”
“大秦国快灭亡了,我们等着报仇……”
“我们再苦再难都要活下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看任继法能凶恶多久……”
“王老前辈,多谢你为我们指点迷津……”
“轰隆隆……”祟山峻岭传来一阵比一阵更大的雷声。
天空浮云遮盖、大风吹得乌云翻滚扩散、弥漫苍穹,又被风追赶聚集起来,刹那间黑云压顶云矮天低。几条扭曲的闪电横过长空,几声霹雳炸响震耳欲聋、紧接着哗哗的大雨倾盘而下。灰蒙蒙的雨幔遮没了山林野地、吹打得流放犯人无法躲避欲哭无泪。
王重道冒雨找到一根长长的干树枝,拼命扑打着悬崖洞口的蜘蛛大网,希望赶跑毒蜘蛛让众人进洞避雨。忽然听到高志宏大声喊:“大家往对面山顶看,赵承墨带领秦军追杀到山顶了。”
王重道心头一震,丢下树枝,跑上前抬头看,惊慌中,认出对面山顶的确是赵承墨,一时血往头上涌,恶向胆边生。突然,地底下传来巨响,紧接着山摇地动抖了几下,清清楚楚地看得见,对面的秦军在山顶站立不稳,一个一个跌倒滚下山来。又听见父亲王悟道高声叫喊:“大家不要慌张不要害怕,山摇地动是地牛翻身,我们在平地不要紧的……”话还未说完,又响到地底下传来巨响,一大块平地在“隆隆”的响声中塌陷下地底,所有流放犯人跟着下沉,失魂落魄糊里糊涂被泥土埋了半身神志昏迷不清。王重道第一个清醒过来,扒开埋住双脚的泥土,爬起来找不到父亲,哭着大叫:“父亲,你在哪里,儿子没了亲人,不能没有你啊!呜呜呜……”
可能是王重道哀声嚎哭的刺击使更多的人清醒过来,惊魂未定又哭又叫寻找亲人,折腾了好大一会,该找的地方找过了,该扒的泥土扒开了,就是找不到人。自己的亲人,或者同是中原流放犯人,也应该生能见人死要见尸,就这样白白被活埋生离死别,真是天灾人害祸不单行。人啊人,伤病老死无可奈何,这样突发的天灾人祸,死得冤枉死得惨痛呀!怎么办?失去了人找不回来,可是还有大多数活着的人呢?哭哑了声音的王重道和站在身边的高志宏,抬头向上望,只见塌陷下来的深坑有两丈多高,陡峭悬崖,前后两头是坑洞,影影绰绰的可以看到尽头坑洞口的光亮。王重道明白了。原来这是一条穿山底而过的地下河,由于山摇地动,坑洞石头泥土疏松塌陷下来,造成灾难,天地间的事物,真是千奇百怪从无到有突而其来,就看刹时祸害落到谁人头上而矣。罢、罢、罢……人死不能复生,失踪的人找不回来,可是活着的人还是要保险逃命,如果让赵承墨发现流放犯人塌陷在坑洞里,被生擒活捉的结果可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呀。王重道看着吓呆了的失魂落魄的众人,只好强忍住失父的悲痛,硬着心肠说:“兄弟们,大家节哀顺变,我们不能在这里等死,趁着大雨停了,天还有亮光,赶快从后面的坑洞出去逃生吧。”
高志宏是性情中人,他擦干眼泪、举起右手、援臂高呼:“兄弟们,抹干眼泪,抖擞精神吧。王老前辈为我们讲过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非常道,我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强忍哀伤、化悲痛为力量,我们跟着重道兄闯出坑洞去。”
李腾达也沙哑地哭叫:“大家跟着重道兄,志宏兄闯坑洞!”
王重道,高志宏和李腾达三人率先前行进入坑洞、坑洞入口约丈余高、两丈多宽、水深过膝、冰凉冰凉的侵皮肉透筋骨。众人也不能有太多顾虚,硬着头皮死命往前闯。走过三四丈远,蓦地眼前一亮、地底下别有洞天。大山洞顶露出一丝白亮光射下来,反照出洞内的景物影影绰绰,若隐苦理。王重道和众人看得真切,这是一个偌大的山中溶洞、地底一条地下河道通过,塌陷的坑洞只不过是短短的一小段地下河。但见溶洞高宽数丈,内有平台暗室、石凳石床,似乎有人群居住过。最难得一见的是,地下左右两侧高低不一的斜坡、长满粗细高矮尖利的石笋,顺河道两边排列,石自生成、天然奇趣,洞顶上倒悬垂下的钟乳石,大小不一,仿佛雌性的巨乳,奶白奶白的犹如流出的奶汁凝成,精巧神妙。洞壁凹凸不一,宛如女性的胸腹一样凹得自然,凸得好看,特别令人意外的是,凸起的洞壁都长出两个模样大小对称的钟乳,诱人拍手欢声叫绝。一只只石娃,从地下河水跳上石堤,“蝈蝈蝈”地叫几声,又跳跃着窜下水中。一群群河虾,游来游去,安然自得,好似敏感到出现了异类,浮上水面昂起头示威一样。
李腾达伸手下水捞了一把,大叫:“虾子、河虾,可以生食的。”
众人一齐拥下水双手捞虾,大把大把地塞进嘴里虎吞虎咽,把河水里的虾子捞下清光,吃得痛快。
高志宏见李腾达吃得津津有味,打趣:“腾达兄、我们吃尽苦头,塌陷坑洞,现在又进入洞天、观赏奇景,生吃鲜虾,人生百味、可谓尝尽了,感觉如何?”
“人生感觉?”李腾达略一沉呤,然后回答:“人生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总比死了好。以前在中原享尽清福,反倒觉得平庸无趣,今天死里逃生、巧进洞穴、捞虾生食、却兴致盈然新鲜可口回味无穷呀。”
“这叫做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王重道插嘴说:“我们今天总算闯过一个生死难关,冲出这个溶洞口肯定有光明大道,只可惜我父亲和哪些遇难的兄弟……”王重道一时对哽咽起来,说不下去。
“重道兄,怒我直言。”高志宏说:“你怎么这样肯定王老前辈就遇难了呢?我第一个发现赵承墨在对面的山上出现,回过头叫你注意、可看见你父亲站在大家的背后,山摇地动的时刻,王老前辈很可能往后退、他和别的兄弟没有跌进坑洞避过一劫也有可能,所以我们应该想开一点,是生是死、顺其自然。”
“志宏兄,你不必宽慰我。”王重道还是想不开,呜呜哭起来,李腾达也走近劝解:“重道兄,老前辈福大命大,肯定平安天事”。
逃难犯人小心亦亦从大溶洞地下河往外走。出得洞口,果然外面山青水秀,森林古木参天,河岸翠竹摇曳,蓝天白云,轻烟紫气,丽日风清,众人禁不住欢呼起来。
突然,不知是谁高声叫喊:“大家看、山那边又看见人影,可能秦军的追兵又追过来了,真真的可恶。”
有人同声号召:“众兄弟、秦军不肯放过咱们,咱们索性不要命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也比做缩头乌龟好。”
可能李腾达仔细辨认出对方的人,高兴地说:“大家不要惊慌,我认得对面的人不是秦军、可能是……”
“是蒙尊儒他们。”高志宏高兴得跳起来:“快,大家赶快往哪边追,和他们汇合,再一道去找卧龙山。”
王重道也兴奋起来,喊:“天不亡我,厚德载福,我们一齐喊,让尊儒兄听到我们声音,停步等我们。”“尊儒兄,请留步等我们一道走”。
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互诉衷肠才知道,大家同样遭受了天灾人祸死里逃生。好在蒙尊儒在山中遇到上山採药的凌霄山的俚人首领阿山,阿山得知他们是逃难寻找卧龙山被秦军追捕的流放犯人,自告奋勇当向导引路,使众人更加信心十足,都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向阿山打听卧龙山的情况和陈昊大人的为人。阿山兴致勃勃地一边赶路一边介绍卧龙山的情况和陈大人死里回生的经历,让所有流放犯都对陈大人肃然起敬,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要明白非常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