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辟疆与董小宛三部曲之一:深闺中的水绘园
标签:
文化如皋水绘园冒辟疆董小宛 |
分类: 爱我中华 |
有人说,红楼梦的大观园就是如皋的水绘园,作为“红迷”的我非常盼望有机会去水绘了解真相。不久前去了上海,如皋就在其附近,便忙不迭地打听如何去水绘园。问的人有“老上海”,也有“少上海”,但他们的回答是一样的—-不晓得!走访了上海南站才知道,乘长途车三小时的路,水绘园就在如皋的市中心。
水绘园历史悠久,宋朝大文豪曾巩的父亲在如皋做官时已据此房产,只不过规模不大,到了明朝万历成了望族冒一贯的产业,历经四代人精心营造,至冒襄(冒辟疆)时日臻完善,逐成江南名园。
冒家匠心独运,聘请名师,利用江南水乡之天然,引环绕如皋的水系入园,环行大半周再流出,河水在园内东突西奔,把园子隔成大小不一的八块小洲。依回环的水道筑起亭台阁楼及假山,遍布植被;碧水如镜,两堤似画。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会水成园,园绘水中,故而名曰《水绘园》。
南大门
在碧宛湖的中心岛有仿南岳的高达数十丈的悬霤峰,峰顶平坦,可以摆酒,可以下棋。四面望去,小桥流水,碧波柳荫,亭台楼阁,妙隐香林。。。水绘园尽收眼底。在精心的设计下,处处流露大自然的真朴。
悬霤峰
悬霤峰西边有座镜阁,象宝塔一样巍然高耸。阁内陈列古琴台一座,瓦制中空,纹饰古朴,琴置台上,空谷传音,沁人肺腑。
镜阁
http://s3/mw690/003lT5W6gy6MVnJHcpY52&690
园中有“壹默斋”,“枕烟亭”,“寒碧堂”,“波烟玉亭”,“湘中阁”,“涩浪坡”,
枕烟亭
http://s1/mw690/003lT5W6gy6MVnNDTk4f0&690
因树楼
http://s2/mw690/003lT5W6gy6MVnKr7WNc1&690
http://s2/mw690/003lT5W6gy6MVnNnzIR21&690
芙蕖夹岸、桃柳交荫,以漏窗引景,以树木为界,可透风漏月,可藏景不露。又藉以九曲之回廊沟通往来,花墙与回廊之间各自成院,围而不隔,界而不分,缀以湖石、梅竹,有步移景异之妙,让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http://s7/mw690/003lT5W6gy6MVnHa7rM96&690
月洞门
http://s16/mw690/003lT5W6gy6MVnI9GzB1f&690
http://s5/mw690/003lT5W6gy6MVnHqGvWa4&690
小路蜿蜒,情话絮絮
http://s12/mw690/003lT5W6gy6MVnHVu1J2b&690
假山由九狮子组成
庭院深深深如许
http://s9/mw690/003lT5W6gy6MVo8jN5C48&690
http://s1/mw690/003lT5W6gy6MVnHrljq40&690
http://s8/mw690/003lT5W6gy6MVnLqboHa7&690
http://s3/mw690/003lT5W6gy6MVnJfNTQ02&690
水绘园景致除了高雅瞩目,另一特点是文史内涵极其丰富。这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的栖隐处,他们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我们另文细说。
除此之外这里还留下众多风流名士的文化遗迹,充满了书卷气:
隐玉斋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读书处,一千年前曾氏手植桧树一株,现在仍然苍劲挺拔,枝叶茂盛。
http://s14/mw690/003lT5W6gy6MVnKV4tvad&690
“得全堂”,明代大书法家、冒辟疆老师董其昌写的匾,
http://s1/mw690/003lT5W6gy6MVnNU4dq00&690
在隐玉斋西侧有一尊关公像石刻,乃石刻佳品,“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1190~1279年)绘。石刻上部偏左的跋为冒起宗撰文,冒辟疆书写。
http://s4/mw690/003lT5W6gy6MVnO8Eozd3&690
“瞻古”二字是冒襄挚友、著名画家查士标留下的墨宝。http://s14/mw690/003lT5W6gy6MVnOi7RX1d&690
在大清康熙时,冒辟疆拒绝招安,吸引不少名士,如吴伟业、王士禛、陈维崧、戴本孝等近三百人曾聚于此,他们游觞啸咏,极一时之盛,留下许多墨宝。清初文人刘体仁说:“时,士之渡江而北(降清者),渡河而南者(抗清者),无不以如皋水绘园为归。”
但我还不解,与上海咫尺相隔的名园竟那么被上海人冷漠。水绘园尽管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迟早会“三千宠爱在一身”。
如皋是长寿养生福地,经济繁荣,教育发达,崇尚诗书,人文荟萃。欲知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且看下篇博客。
如皋一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