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只读了通过整理的108课却不是从他的博客学习的,其实他除了108课的其它博文也是相当精彩的,一位数学的天才,我等只能望尘莫及,更别想去超越!
引用缠博原文:1993年2月,上证指数1558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180点,每月上涨15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5X9=1564点。
2001年6月,上证指数2245点的历史性大顶,恰好触及1429点开始,每年上涨90点,每月上涨7.5点的压力线,当月该线在1429+109X7.5=2246.5点
以上两个历史大顶都是上证指数历史上最重要的顶部点位,都与1429点开始的按某速率上涨的压力线高度相关,这显然不能以巧合来敷衍解释。有人可能要问,相应速率是否随便设置?答案是否定的。
任何人都知道,圆周是360度,这构成分析的基础。以每天上涨360点为基准,相关压力线速率以其1/4、1/2、3/4等比例构成。显然,在上述两例子中,压力线速率分别由1/2和1/4构成。
这些神奇的数字,到底有什么依据不得而知了,既然恩师能写出来,肯定是有他的道理。07年的5月份正好是1429点以来的180个月,360的一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之窗,既然在5月29日的深夜最后时刻遭遇政策性的打压,酿成A股历史上重大的5.30惨案,这个神奇的数字,到底是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季线从1993年3月31日那根季K线开始(也就是上证的第一个季线的高点)到6124点K线结束,既然是巧合的60个季度,360的六分之一,到今年6月30的这根K线结束既然神奇的90个季度,360的四分之一,神奇也好,巧合也罢,摆在面前的事实确实非常的震憾,为什么一到这样的时间窗口都会有如此大的波动?答案无从考证。
我用这个理念看了一下当下的上证指数,8月31号收月线如果跌破了3529点(也就是四分之一线),此轮牛市彻底的终结,庆幸的是当下的市场还在二分之一线的上方,缠师说过,突破这些重要压力位后三个月的时间回踩确认不了有效突破,必然会引来恶化走势。就当下的走势真的乐观不起来(个人预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多头部队还有机会反攻,但时间已经不多了,希望多头能给大家带来惊喜吧。以后有时间会多写博文,晚安!
2015年7月18日深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