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随想---家长回首三(1)成长心得

(2016-01-15 08:43:01)
分类: 师生和家长读书心得

家长回首三(1)成长心得

                                           夜随想

                                                                                  鄞荷爸爸

 

    无论是作为一个毫无教育理念,亦无教育经验的父亲,还是作为一个天真无瑕,如同白纸一张的我的女儿,感恩于在三一班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的两父女,时而心血来潮,想写点什么去回报一下,但苦于文笔不畅,总挤不出一些墨汁出来,也罢,粗粗的,能让人看懂也就行吧。

    先来说说三一班这个团体吧,他是由50个孩子组成,其实,除此之外,围绕他运作的主要还有3名老师和100名家长。我们试图探讨一下三一班的精髓是什么?那是他有别于别人的东西,大的我们叫地方文化,中等的叫单位或者企业文化,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叫班级文化吧。三一班的班级文化是什么?如果我能够想到的是两样东西,一样是朗朗书声的学风,一样是朝气蓬勃的气质。

    曾记否?从一年级开始,随着悦读总动员令一下,随之,一场浩浩荡荡的读书活动欣然展开,买的,借的,换的,捐的,书包里藏着的,阅读角里放着的,家里书柜里摆着的,图书馆里陈列着的,无时无处,无处不在,一班上下弥漫着一股股罄人的书香,书读多了,才气就来了,再来看看这帮小才子小佳人。最能说的国申、冠宇吧;最能写的韦翘、璧远吧;学习成绩最稳定的博就、思彤吧;最有想头的锦浩、欣桐吧! 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则受益终身。而真正会读书的,除了每天正儿八经的安排读书的时间之外,我观察了我们三一班这帮书痴们,他们还有两大法宝,一件法宝是他们总能捡到些零碎的时间去阅读;另一件法宝无论他们走到哪里,看见哪里有书,拾起就读,人走了,书放下了,书里的东西也就带走了。在这里,我尝试去做一个大胆的预言,如果能将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去,不定哪天或许会在他们中出思想家、政治家或者文学家。

    虽然,让孩子将来成为“大家”是系在每一位家长心中的一个情结,但回到现实中,谁都明白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显然这需要很多因素,非凡的天赋,开明的引导,执着的坚持等等,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剩下来让孩子生活得快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孩子快乐才能健康成长,在健康成长之余再寻求才华的增益,这是我所能够想象的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在三一班,让我可喜的看到,绝大多数的孩子生活在快乐中。

    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是三一班的博客,如果让一个人将这份博客从第一页翻阅到第一百五十二页,在他细细品味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之后,他断然会发出一声感慨:“三一班的孩子们太伟大了”。他会发现,这三年的学校生活,孩子们过得很充实,也过得很丰富,简直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他还会发现,孩子们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最终还能发现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慢慢形成了朝气蓬勃的品质。

    曾记否?“羽您共享”陆可津气势冲天,勇夺第一,钱继伟与金牌失之交臂,嚎啕大哭;化妆晚会小鱼儿冠宇可爱,小鸟儿韦翘可人,佐罗国申勇敢,公主嘉滢美丽,别忘了还有鄞荷,指挥晚会的合唱也是有板有眼,可圈可点;“学海扬帆”掉落到大水缸中被司马光勇敢救起的“小伙伴”张伟熙早就把主角司马光杨锦浩的戏份彻底抢光,因此荣获金马最佳配角奖;电影胶片一路放过来,云天海的开心大水仗,“悦读总动员”扣人心弦的百科抢答,校运会开幕式气势恢弘的“挥洒棋迹”表演;城市穿越让孩子们学会当城市的主人,“百家讲坛”让孩子们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压轴戏《种子、生命、成长》拉开帷幕,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展示了种子生长强大的生命力,种子历险的秩事还未完结,三一班的巨匠们还会续写种子变成胚子,胚子变成叶子,叶子结成果子的精彩故事。

    感动三一十大人物的故事感人肺腑,动人泪下,但筹备组似乎有意在回避一位感动三一最最重要的人物,肖老师。孩子们喜爱她,崇拜她,还热捧她,孩子们说他们是“粉丝”,而在孩子们的心中,她是女神。但她似乎也不愿做女神,走下神坛的肖老师告诉孩子们她不是主角,也不能做主角,50个孩子才是她心目中真正的主角。同样于肖老师把50个孩子当成主角的还有100位家长,100位家长同样于50个孩子,那就是对肖老师的尊敬,这种尊敬还不仅限于肖老师是老师,让我们听听家长们怎么说。拜读过她文章的家长说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倾听过“杜郎口”试验课程的家长说她是一位具富创意的教育家;欣赏过三一班孩子文艺表演的家长们说她是一位天才的策划师;而眼看着种子们茁壮成长的家长们则说她是一位辛劳的园艺师。而这些都不权威,最权威的应数三一班一名家长的家长----林彦彤的奶奶所说的一句最平白的话:“三年级之后,肖老师还教不教彤彤,如果能教下去就太好了。”是的,肖老师,你用你的敬业与博爱,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家长们的心,感动三一十大人物你是最当之无愧的。当然,感动三一的还有刘校长与翁老师。刘校长是超级大绿叶,她是副校长,也是副班主任,但她最用心,她追求的是每一份完美的教案。她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细心,什么是严谨,她总能帮助孩子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粗心”的小毛病;翁老师最能燃烧起孩子们对求知的欲望,笑谈间,又一个新单词装入了孩子们的脑子中,孩子们很喜欢翁老师,他们说,翁老师是全世界最美的老师。

    孩子们喜欢老师,也喜欢家长。围绕在孩子身边,父母成了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他们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神。让我们细细品味,原来在这一帮伟大的孩子身后还真有一帮伟大的家长。他们中有最用心的爸爸----宗舜爸爸,最开心的妈妈----昱晴妈妈,最操心的爸爸----伟熙爸爸,最细心的妈妈----博就妈妈,最具高度的爸爸----锦浩爸爸,最有深度有妈妈----璧远妈妈,最有才华的爸爸----冠宇爸爸,最具才气的妈妈----黎想妈妈,最潇洒的爸爸----丰源爸爸,最专业的妈妈----韦翘妈妈。父母大多有文化,有素质,很多人在他们的圈子中都小有成就,父母的品质决定孩子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帮孩子是幸福的。

    但让我们再细细品味,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帮伟大孩子与伟大父母的身后竟然是两个被浓缩了的时代,文革后出生的第一代与21世纪后出生的第一代,由这两代人构筑的家庭走在一起或许还真能碰撞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火花。父母大多中规中矩,孩子在大背景下是追求个性张扬的。父母在他们的儿时,有很多梦想,由于在他们的时代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很多梦想往往都落空而无法实现。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实现吧,他们喜欢孩子听话,多读书,分数高,而且还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全才,于是,孩子们过起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孩子们读三年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有些人开始觉得这种生活有些沉闷,有些压抑,没有自由,没有得玩,渐渐不再重视父母的话,开始尝试对家长说“NO”,伴随着他们慢慢长大,说“NO”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说“NO”声音的会越来越大,这是家长们无法规避的问题,家长们如何在这中间找出一个平衡点,着实是一个需要考量或者与孩子们商量的问题。

    父母与孩子的碰撞是与生俱来的,围绕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与学校关于教育理念的讨论也不可避免,甚至是冲突也是时有发生的。在目前的阶段,父母最着急的一件事莫过于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哪怕是孩子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在父母心中也会是一道过不去的坎。究其原因,学校的,父母的,孩子个人的,或者都有,这是老师与父母下来还需要共同研究的一个课题。学校的教育理念是经过多年沉淀积累下来的,父母另辟蹊径,风格另异,行得通否,孩子能接受否,是南辕北辙还是相辐相成,是父母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家谊会宗舜爸爸如何带领家谊会,引导家长们配合学校教学,如何让孩子们把活动搞得更加精彩纷呈,是宗舜爸爸与整个家谊会成员还有众多的父母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还回到林彦彤奶奶的问题上面,“肖老师还教吗?”教的话,如何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是摆在肖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不教的话,如何让孩子们顺利过渡,是摆在肖老师、新老师与家长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我的水平不够,无法再提,留下来权当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思考吧。随想一篇,与三一班家长共勉,也送给肖老师作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