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谏太宗十思疏》看中国传统的劝谏艺术

(2018-03-20 09:39:40)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章解读

从《谏太宗十思疏》看中国传统的劝谏艺术

王宏民

 

     奏对劝谏是作为人臣的分内之事,但在封建体制下,要干好这一差使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贤臣若遇明君,还好办;忠良但遇庸主,那真是“伴君如伴虎”,稍不留神,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在旧时代,奏对劝谏便成了一门艺术。史以“诤臣”著称的魏徵,能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和信任,不能说他不是深谙此道的。本文试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略陈笔者对古代中国劝谏艺术的拙见。

    一、以诚事君,无私无畏

    古人常说有伴君如伴虎之叹,臣子奏对称议往往唯唯诺诺。有如魏徵者,除了要有匡世之才,还得要有敢谏之勇。无私才能无畏,胸怀胆荡,心地无私者才会表现无畏的勇气。

    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魏徵自始至终站在李唐王朝的立场上,为其长治久安计,想太宗所想,急太宗所急。开篇以“臣闻”领起却不以“臣以为”发端,全无自以为是之意;既以“臣虽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提醒太宗不“厚德”无以谈“国安”,君主当无愧于“明哲”之称谓,满含期冀竟无半点恃才旷放之情。第二段,魏徵看历史、挖根源、得教训,句句替李唐着想,字字向太宗示警,语重心长不显丝毫凌驾君上之势。第三段,魏徵以“诚能”总领“十思”,提建议、绘蓝图,既有针对性又颇具煽动性,却全然没有说教意味。

     如此赤胆忠心,肺腑之言,难怪太宗览之称道:“诚极忠款,言穷切至”,置之案头,奉为座右铭。

     二、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言不及意,思路混乱是为文之大忌,上疏之文尤重之。《谏太宗十思疏》区区几百字,一言兴邦,引发了太宗“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其鲜明的观点,严密的推评理功不可没。

     第一段,魏徵先用“木长必固根”、“流远必浚源”两个比喻,从正面和反面推理:只有“厚德”才可“国安”,由此提出中心论点:人君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旗帜鲜明,无懈可击。

     第二段,魏徵紧承第一段“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摆出历史现象:“凡百无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后用“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引出对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人君身处“殷忧”之境,“竭诚待下”,人民拥戴;“守”天下时君上已在“得志”之日,“纵情傲物”,滥施刑罚,人民怨愤。最后得出结论:“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环环相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永享太平,意旨明了。

     第三段,魏徵从“戒奢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言,戒不公”五个方面向太宗提出十条“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既击中时弊又切实可行。结尾指出“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的美好未来——“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尤其鼓舞人心。孔子云:“为政以德,譬若北辰,众星共之矣!”时乐乐,长久乐乐,孰乐?读到此处,太宗岂会不为一之动?

    全文一“思”以贯之,从应当“思”到为何“思”,再到如何“思”,最后归结到“思”怎样,层层深入,“观点、原因、方法、意义”一目了然,显示了无可辩驳的逻辑办量。无怪乎太宗在魏徵过世后,长叹一声。“魏微殁,吾失一镜”啊!

    三、比喻生动,排比有力

    在中国古代奏对劝谏的长河里,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主上,源远流长,孟子如是,邹忌如是,李唐时代的魏徵亦如是。他开篇设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把自己要上疏皇帝的主旨寄寓在妇孺皆如的比喻之中,引太宗触类旁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积德”与“治安”的关系无须再说,不言而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便成当务之急。运用比喻,起到了生动、直观、委婉动人的效果。

    奏疏旨在规劝帝王,为了增强奏疏的说服力,魏徵运用辞赋铺排的写法,大量使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在文中占十之七八的篇幅。臣心一片忠君情,为臣满腔报国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魏徵又骈散兼用,行文流畅自然,词极剀切,感情充沛,文质兼美,后世欧阳修、苏轼等奏对疏议之文亦常效之。

     观《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的观谏艺术有如几下特征:①设身处地,为人谋要体现一个“忠”字; ②陈述已见,对君讲要突出一个“理”字;③表达见解,向上说要凸现一个“婉”字。明乎此道,也便具备为人臣的条件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