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最好的教养,决定了就出发!

标签:
育儿旅行旅游亲子旅游教育 |
分类: 美妈关注 |
沈佳慧是台湾《漫步天涯》旅游节目的主持人,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旅居欧洲六年,拥有丰富的亲子旅行经历,在一边生活一边旅行中注重并用心于孩子人格养成,因材施教,目前专职写作。
有人说,完美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按此标准,沈佳慧的人生简直就是完美的标准答案了。和心爱的人组成美好的家庭,更是拥有太多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仅如此,孩子出生后,沈佳慧一家的爱和育儿依然走在路上,并集结成一本好看、可读的佳作:《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本期“手札”栏目开始,让我们跟随沈佳慧的足迹,看她如何带着孩子走世界吧。
http://s13/mw690/003lBaEzzy6KCxCRJFOec&690
问候的礼仪——请、谢谢、对不起
我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不论是家里还是学校,皆十分重视孩子的礼貌,爸妈谆谆教诲,看到人要打招呼,要时常说:请、谢谢、对不起。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礼仪,似乎在社会现代化之后,渐渐淡去了它的色彩。许多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没有特别要求之下,慢慢地忘了这些基本的礼貌。
到欧洲旅行之后,我渐渐发现欧洲人虽然高傲,但是大多数都很有礼貌,即使是陌生人也是如此。回到宝岛后,我发现仅有少数的学生一进教室就与同学、老师道早安;在欧洲大部分的旅馆中,就连同住一家旅馆的陌生人,在进入餐厅享用早餐时,只要四目相接,就会互道早安,这是很不同的礼仪。旅居之后,更是深刻体验到欧洲人的问候礼仪。
旅居之后,更是深刻体验到欧洲人的问候礼仪。每天早晨,我们走出家门,就会遇到与我们道早安的人,有些是邻居,有些是完全不认识,却因为道早安,而成为熟识的朋友。
德国的学校中,一早都是互相道早安的声音,作为一天的开始,即使在同学间也不例外。
“Hi, Kevin. Gutten Morgen!”(Kevin早安)
“Hi, Armin. Gutten Morgen!”(Armin早安)
每天孩子见到老师时也是如此,最最基本的礼仪,在自然而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很好的互动氛围。
http://s6/mw690/003lBaEzzy6KCxCE86115&690
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教科书
因为旅行,我们和孩子一起,观察到很多平日容易忽略的小小细节。
比如,欧洲大部分的国家,在公交车上严禁吃东西,执法者就是公交车司机,并且会严格执行。为什么我知道司机会严格执行呢?当然是因为“以身试法”过。
在爱丁堡,有一次我去接小K放学,由于他肚子饿了,我们到麦当劳,迅速地买了吃的喝的,眼看公交车来,急忙跳上车,准备在车上大快朵颐一番。一上车,公交车司机就指着我的热红茶和小K的热可可,说:“对不起,不能在车上喝饮料,也不能吃东西。”
不能喝?好吧,我只好问他:“那么我们拿着,不喝可以吗?”难道要叫我把刚买的饮料倒掉或下车吗?
他很认真地点点头:“可以。”真是遇到严格又认真的司机。事实上,这么做维护了车上的整洁,没什么不好,说实在的,谁想搭上脏兮兮、食物残渣掉满地的公交车呢?而这些规定,在苏格兰几乎没有人不遵守。旅行久了,我发现,小K渐渐培养出一种观察不同文化的习惯。例如,他发现英国人开车走路和我们是相反方向的,所以如果照着我们在国内的习惯,在英国走路靠右,是很容易和车子相撞的。等公交车若是等错方向,你所会到达的地方是完全相反的。
在公共运输交通工具上,大家尽可能谨守安静的礼仪,不大声喧哗。而且大家对于老人和小孩,包容性都极高。有时候看到穿着摩登时髦,嘴唇身上还到处打洞的年轻人,竟也会让座给老先生、老太太。曾经小K在苏格兰上学时,在拥挤的放学时间搭公交车,有位中学生让位给小K,当时小K五岁。所以,从这些小细节来看,苏格兰在某些方面的基础品格教育是相当成功的。
“这样耳濡目染的见习、学习,加上父母的提醒,很容易就可以养成好习惯。首先当然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不仅在日常生活,在旅行中一样重要,旅行时所显现出来的,是每个人的另一面,是平时所隐藏的那一部分。”
http://s5/mw690/003lBaEzzy6KCxCVWJed4&690
见贤思齐,就是很好的收获
旅行时可以看见别的国度中,人们如何生活,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应对的,也许和我们与人应对的方式不同,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很有礼貌,这比孩子每次都考第一名还要令人称赞,且值得骄傲。
这样耳濡目染的见习、学习,加上父母的提醒,很容易就可以养成好习惯。首先当然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不仅在日常生活,在旅行中一样重要,旅行时所显现出来的,是每个人的另一面,是平时所隐藏的那一部分。
我们说自己生活在礼仪之邦,但是社会越进步,越现代化,大家反而忽略了该守的基本礼仪,反倒是过往被我们称之为蛮夷之邦的国度,确确实实地实践着这样的基本礼仪。旅行到每个国家,就会看见每个国家的不同风貌,若是仔细观察,连他们的文化、习惯,都有可能慢慢了然。
孩子有无限潜力,看见不同,若能见贤思齐,便是很好的收获。
http://s4/mw690/003lBaEzzy6KCxCJfBVc3&690
决定了,就出发
旅行,除了印证书本之外,也使人体验到更多书本中没有的乐趣,甚至是知识。亲子旅行是互动的最佳时机,不见得一定要旅行境外,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除了督促功课之外,也是生活、心灵的老师,透过生活、旅行陪伴孩子体验更多,无形中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成长经验。不要说你没时间、没有钱,重点是要有心,其他问题都可以有办法解决的。
近几年来,愈来愈多年轻人独自背起行囊出境旅游,增广见闻,让自己去看看外面不同的世界。也愈来愈多的父母,不吝让孩子利用暑假的时间,到海外游学,增广见闻和学习语言。
带孩子出境,重点在于由移动而产生的潜移默化。不管看不看得懂外文,旅行培养孩子对不同文化与生活的尊重与了解。例如,在境外的用餐礼仪、严格遵守一些不能随意拍照的规定……这些都是孩子在旅行过程中必须去观察和学习的。
“贪多”是潜移默化的大敌。东方人旅游的方式,倾向于赶行程,仿佛把所有空间填得满满的,才算充实而且值回票价!如果抱持这样的心态带孩子去旅行,那么最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免得花了钱又觉得没有收获。
很多朋友也都跟我说,他们总下不了决心带孩子去旅行,担心适应不良、担心工作、担心机票太贵、担心花那么多钱只是去受气……即使受气,也是旅行中的一环呀!让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吧!他们的潜力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呢!
如果没有出发,一切都永远是如果。别再以为出境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事了!现今国际化的趋势,出境几乎已经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甚至有了常带孩子旅行的观念,即使不出境,有了行前的充分准备,在旅行的时候尽情吸收和休闲,也可以看到不同的风貌,学到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如此,孩子达到了休闲的目的,更在旅行不断的移动中,渐渐学到换个角度去想事情,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这才是我们带孩子出去玩的最好的收获。
我相信,不是每个家庭旅行的模式都相同,只是希望通过本书带给大家旅行时更多的选择方式、不同的旅行概念,而且想办法让每次旅行,都成为全家快乐的回忆。决定了,就出发!
http://s12/mw690/003lBaEzzy6KCxCyzebab&690
MONICA的悄悄话: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反而容易忽略了Monica原本该有的礼仪。的悄悄话身处海外,会在观察中发现,我们失落的、缺乏的是什么,在旅行中,可以让孩子养成不论在哪里,都不吝于说请、谢谢、对不起的基本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