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指游戏亲子游戏发育成长收纳育儿 |
分类: 美妈方法 |
俗话说,心灵手巧。宝贝的小手得到的刺激越多,其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就会越快。小手更灵活,反应也会越来越敏捷,头脑就会更聪明。多和宝贝玩动手游戏吧,这会让你的宝贝卓尔不群。
http://s10/mw690/003lBaEzzy6IDLnkVZv79&690
游戏1:抓住它
适合年龄:3个月以上
游戏人数:1人以上
你需要
一些色彩鲜艳、会发音的小玩具,如响环、哗啦棒,这些是陪伴小宝宝最早的玩具啦。当然,玩具可以有大有小、软硬不一,乒乓球、小皮球、图画书,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怎么玩
妈妈拿着响铃、哗啦棒一类能晃出声的玩具,在三四个月大的小宝宝面前摇呀摇,吸引宝贝用手抓住它,模仿妈妈的样子,摇出声响。半岁以上的宝宝会坐了,妈妈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宝宝一只小手能抓住的毛绒玩具、塑料拼插玩具、木质积木、彩色的小皮球等,先自己饶有兴趣地玩一玩、逗逗孩子,或者反复做“拿起”这个动作,然后把它们放在孩子身边,引起宝宝动手拿的兴趣,教宝宝练习一只手抓物品、将玩具换手玩,鼓励宝宝两手并用。另外,还有一个最经济的玩法,就是和宝宝握手问候。先是妈妈主动,随后吸引宝宝主动握手。这个练习不需要准备任何物品,效果也很好呀。
宝宝学到的
吸引宝宝拿取,能够训练宝宝的主动抓握能力;而物品的变化,让孩子感知了大小、形状、硬度的差异;当宝宝主动伸手去拿物品时,他的距离判断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个阶段,宝宝还未发展出“惯用手”,在游戏中引导宝宝两手并用,有助于刺激宝宝左右脑的发育。
美妈提醒
玩具、物品大小要适当。太大了,宝宝的小手很可能抓不住;过小也有危险,比如小玻璃球,或者硬币、玩具里的小零件,因为小宝宝习惯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放,这些东西容易卡住孩子的喉咙,引发窒息。
http://s7/mw690/003lBaEzzy6IDLkeJiCe6&690
游戏2:丢丢乐
适合年龄:半岁以上
游戏人数:2人以上
你需要
提供耐摔不易碎的玩具。一个大纸箱,或者能收集物品的塑料筐、竹篮子等容器。
怎么玩
妈妈拿个小玩具,轻轻一撒手,玩具就掉地上了;捡起来递给宝宝,他有样学样,松开紧握的小手。妈妈帮宝宝捡起玩具,丢玩具和捡玩具在孩子的头脑中就建立起了联系,他瞬间便会爱上“丢丢乐”这个游戏了。“定向丢弃”可以增加宝宝扔东西的乐趣。把大纸箱或塑料筐放在宝宝面前,妈妈轻轻地把手里的玩具丢进箱子,动作要慢,让宝宝看清,然后请宝宝照着做,反反复复。第一步“闯关”成功,接下来就可以把箱子放得离宝宝远一点、再远一点,训练他的准确投掷能力。
宝宝学到的
在抓握、放松这个过程中,宝宝意识到了握紧和放松将会产生不同结果,进一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放的目的性,同时,也根据物品的大小、轻重,学会了控制丢掷的力量;而“定向丢弃”游戏,还能帮宝宝逐渐养成收纳的好习惯。
美妈提醒
可以提供不同形状、质地的东西让宝宝丢,如圆形物品掉下后会滚,方形物品落下后静止不动,木质物品落地不如金属物品发出的声音清脆……借此让孩子认知更多物品不同的特性。
http://s5/mw690/003lBaEzzy6IDLcFmII84&690
游戏3:小小演奏家
适合年龄:半岁以上
游戏人数:2人以上
你需要
收集一些空的易拉罐、饮料瓶,或者金属的、瓷的、玻璃的、塑料的等不同质地的小盆小碗和筷子、小棍。
怎么玩
把易拉罐、饮料瓶一字排开,或者让小盆、小碗底朝天,这些就是宝宝简易的小鼓了,筷子、小棍就是鼓槌。妈妈敲几下“小鼓”,让宝贝模仿,随后,宝贝敲几下,由妈妈来模仿。敲击的次数和模仿的次数一定要一致,谁模仿错了就刮刮谁的鼻子。也可以换换花样,比如妈妈或宝宝自己编出一个节奏,请对方重复“演奏”,一旦演奏出错,就要吐吐舌头或做个鬼脸。
宝宝学到的
敲敲打打的过程,能使宝贝认识不同物体的属性,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事物的奥秘。同时,敲敲打打也让宝宝的小手和手腕更加灵活,敲击声的变换,不仅能强化孩子的音乐节奏感,还能提高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美妈提醒
妈妈一定要根据宝贝的年龄及认知能力来调整游戏内容,如果宝贝很快模仿出敲击的点数和节奏,妈妈就要有意识地把敲打的过程设计得复杂些,让孩子试着啃啃“硬骨头”。
http://s6/mw690/003lBaEzzy6IDL9ej9Xb5&690
游戏4:发现宝贝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游戏人数:2人以上
你需要
漂亮的包装纸,宝贝喜欢的玩具、糖果饼干一类的小零食,或者其他小物件。
怎么玩
妈妈事先用彩色纸把宝宝喜欢的小物件包装好,把这些诱人的小东西摆放在孩子面前,吸引他的目光。请孩子猜猜这些纸里都有什么。妈妈的“卖关子”,能大大提升宝宝的好奇心指数。接着进一步诱惑: “打开这些纸包,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好东西就归你了。快动手试试吧!”几乎所有的宝宝都禁不住这小小的诱惑,迫不及待地用手指在纸包四周捏、抠,将纸缝挑开,再用手剥、撕扯。最后,终于发现宝物,是一块积木、一辆小汽车、一个袖珍娃娃、一个小杯子、一块巧克力、一个漂亮的手环……
宝宝学到的
猜物的过程,实际上是锻炼宝宝观察力的过程,其依据就是包装的外形,在这个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的灵活度也得到了锻炼。
美妈提醒
不要用打印纸等比较硬的纸,边缘过于锋利的话,一不留神就能把手划破。妈妈选择的包装纸,一定要柔软些、薄一些,给宝宝的小手足够的保护。
http://s4/mw690/003lBaEzzy6IDL5SBuH83&690
游戏5:筷子游戏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游戏人数:2人以上
你需要
两双筷子、两只大碗、彩色纸条、丝带、小木棍、卡片、玻璃球,也可以用食物代替,如糖果、橘子瓣、胡萝卜丁、水果粒、鹌鹑蛋……只要是能激发宝宝动手用筷子夹的东西,都是这个游戏的“工具”。
怎么玩
一开始,宝宝常常掌握不到位,妈妈就任他攥住筷子直插入碗的底部向上挑吧。碰巧,他能挑起彩纸条、丝带,或者由他拨来拨去,顺着碗壁扒拉起一瓣橘子,也许他在碗里一通戳、搅,很可能扎到了水果粒、鹌鹑蛋,如果宝贝乐此不疲,一根筷子上扎几个,绝对是他的杰作——“蛋蛋串”。“预热”过后,妈妈和宝宝各拿一双筷子,告诉宝贝:拇指、中指、食指如何握筷,夹东西时5个手指怎么动,然后就开始实践了!妈妈从一只碗中夹起一条彩纸、一张卡片、一片黄瓜,放到另一只碗里,鼓励宝宝照猫画虎。夹起物品,是宝宝学习的第一步,掌握要领之后,再教他一边夹一边数1、2、3……
宝宝学到的
筷子游戏能调动孩子的手指、手掌同时活动,增加手指的力量和控制能力,而且腕、肘关节、肩关节和肌肉也得到了被动锻炼,直接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得以提升,小手越来越灵活。
美妈提醒
学用筷子,先从容易夹起的东西学起,比如先夹片状的、扁的,再夹方形的、粒状的,最后过度到圆的;先夹大的,如乒乓球、煮熟的鸡蛋,再夹小的,如玻璃球、花生米、黄豆,循序渐进。另外,妈妈注意从旁保护,避免筷子戳到孩子的眼睛。
http://s13/mw690/003lBaEzzy6IDLtgdacdc&690
TIPS:美妈提示
就地取材
让宝贝的小手动起来,不一定非得依赖玩具,日常生活的很多用品,都能派上用场。
生活自理助手巧
自己脱衣服、穿衣服、拉拉锁、系扣子、解扣子、穿粘扣的鞋子……这些都是发展宝宝小手灵活性很好的活动。如果妈妈能把这些日常自理行为设计成游戏活动,宝宝肯定能玩得高兴、学得轻松。
玩具“不插电”
电子玩具大行其道,但它们对宝宝小手的刺激效果远没有传统玩具好。所以,爸妈最好多给孩子买些结构性玩具如:积木、插塑、拼装玩具、七巧板、橡皮泥等,任由孩子随意组合,既动手又动脑,还能延长专注游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