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睛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2014年5月28日,屯留一中438班的毕业班会刚开始,该班年青的班主任杨金刚和全班学生共同唱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这已是他第七次参加毕业班会。从师大毕业应聘到屯留一中任教,到已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从怀揣着梦想略带学生气接任高中班主任,到现在已经送走了共七届应届班、优化班、高三复习班毕业生;从自己班级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到连续多年掀起升学热潮。他燃烧了自己火一样的青春,收获的是与学生们益师益友的感情;他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学生们可喜的成绩,帮助他们找到迈向成功的阶梯。杨金刚成为了学生一生的榜样,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之路。
2003年9月,山西师大毕业年仅23岁的杨金刚以优异的成绩应聘到屯留一中担任数学教师。刚到屯留一中,他就担任了180、181两个普通班的班主任,并兼任数学代课教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到课堂上?一连串的问题和思索,年轻的杨金刚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和责任重大,一股甘为学生奉献一生的激情在胸中激荡。他深知,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于是他通过对自己所学数学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并潜心专研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来,他坚持每四个小时备一节课,精心做好备教材和备学生两个方面。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并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
在讲课过程中,杨金刚激情四射,他擅长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精神。他采用的换位点评教学法,学生和老师进行角色互换,由他亲自设置教学框架并辅导学生备课,让学生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课。长期下来,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在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以前,我总觉得数学这门课很枯燥,一上课感觉无精打采的。自从杨老师给我们上课以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我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我们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74班毕业生刘晓深有感触,他的数学成绩非常突出,当年考上了令多少莘莘学子向往的北京师范大学。
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是杨金刚教学的一大“法宝”。在他眼里没有“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希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帮助和鼓励。在学生的管理中,针对尖子生的培养、中等生的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杨金刚认为后进生的转化相比尖子生的培养和中等生的促进更难也更重要。181班是杨金刚担任的第一个高中班班主任。当时,该班学生范龙凯择校进入了屯留一中,中考成绩在全班排倒数第四,由于性格不开朗导致心理能量不足,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理念等方面也有差距。杨金刚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这位学生与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情况,了解他学习上的困难,倾听他内心的世界。此刻的杨金刚在学生范龙凯的眼里,像是老师,像是兄长,更像是知心的朋友、信赖的伙伴。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杨金刚经常同他交流,一起谈论成长的烦烦、学习上的难题和生活中的琐事。渐渐地,范龙凯在班里变得很活跃,同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学习成绩逐渐上升。2006年,范龙凯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山西大学(一本)。“虽然这位学生已毕业好多年,现已经参加工作,但他也会经常回来看我,找我聊聊天、谈谈心,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每每谈起自己的学生,杨金刚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杨金刚总是开动脑筋、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比如:他会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在学生生日当天号召全体同学为其唱生日快乐歌;他定期召开班会,让学生们自由演讲,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自己也参与其中,《阳光总在风雨后》和《相亲相爱一家人》已成为他们班主题班会必唱的歌曲;他还经常组织并亲自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像篮球比赛、演讲比赛等,每个学生参加活动的激情高涨,大大地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在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里,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家的关心和温暖。“我们的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从2006年9月开始,杨金刚开始交替担任高三复习班和高一优化班班主任。2007年,62复习班30名学生达二本线;2008年,74复习班,刘晓、程功等学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名牌大学、全国重点大学;2010年,303优化班23名学生达二本线;2011年,104复习班,高考600分以上5名,42名学生达二本线;2014年,438优化班,30多名学生达二本线,优生率、达线率在全校前列。同时,杨金刚于2005年获得长治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一等奖;2006年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高考模范;2007年荣获县级优秀高考个人、集体(班级)奖;2008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晋阳杯”数学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2012年,荣获长治市骨干教师称号。(李伟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