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语境和语用
一、什么是语境
语境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语境有不同的论述,但一般来说,上下文、交际情景以及社会文化构成了语境的基本因素,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的制约影响。语境是语用的基础,语境对语用起制约作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1923年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里诺夫斯基提出情景语境的概念,认为交际环境对于语言交际来说是不能缺少的部分。他区别了三种类型的情景语境:(1)言语与身体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景;(2)叙述情景;(3)言语被用于填补言语真空的情景——“寒暄交际”。
韩礼德将语境因素归纳为三个部分:场境、交际者和交际方式。也就是说语境涉及交际的时间、场合、当时的社会、文化及政治背景,与交际相关的人物和他们在交际推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以及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身势语等诸多内容。
海姆斯把语境因素概括为SPEAKING,即以下八个方面:S—背景、场景(setting and
scene);P—参与者(participants);E—目的、结果(end);A—信息的形式与内容(act
sequence);K—传递信息的方式(key);I—使用何种语言、方言(instrumentalities);N—在多种情况下应遵守的规范(norms);G—体载类型(genres)。
二、语境与语用的关系
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运用。关于语用学的定义很多,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提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基本原则和准则。”简言之,语用指的是超越于语言本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语用学是关于在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
语境是语用的基础,语境对语用起制约作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学习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语用。英语阅读是一项复杂的书面交际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不同的语境带来不同的语义,离开了具体的语境,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The
United States has now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 所谓 loneliness
industry(为孤独老人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
指的是美国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于缺少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我们会将自己的社会文化套用到英语文化中。因此,语境可以帮助排除歧义和语义模糊的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同时大量的阅读能帮助我们了解英语文化,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语境。对语境的认识,特别是对文化语境的认知,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语境理解的学习和理解,使听力理解变得更容易。如
We shall cover TPND on your order(我们会将你方所订购的货物投保偷窃提货不着险).
TPND(=Thief, Pilferage and Non-Delivery)意思是“偷窃提货不着”。只有懂得 cover
在商务英语中的意义,我们才能迅速反应,听得明白。(cover在商务英语中有:“付款给某人“、“支付……费用”的意思;在保险语境中表示:“投保……险”、“对……保险”的意思;在常规语境中有:“谈论、处理、涉及、说明、解释”等意思。)
对语境的理解,使得我们加深对语义的掌握,有助于我们表达更地道、更准确的英语。如对某事或某人表示同情,我们会说:“That’s too
bad.”或“I am so sorry to hear that.”再如想表示某事或某人不太行的时候,我们可以说:“It’s
less-than-topped.”
同样,语境知识越多,语用能力越强。我们应充分理解英语的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在写作时,就可运用照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总的来说,提高英语语境可以达到驾驭语言的目的,与英语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对语境的学习可以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
三、语境与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语用能力。也就是说,英语教学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懂点英语知识。要正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除了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之外,还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而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往往只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上,对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讲得过细、过深,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注意甚少。语境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为了能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外语学习者不单需要掌握牢固的外语语言性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语用性知识,具备必要的语用能力。这样他们就能根据语境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并能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但学习者和教师往往都没能特别重视语用能力,人们通常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发展,这就导致了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学习者通晓语法规则、掌握大量词汇,却不能实现顺利交际的目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英语综合能力,例如语言能力、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加强语用学理论的学习。语用学是以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同一句话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语境。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语用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教学。让学生懂得语境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影响是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阅读理解力及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必要途径。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语境去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另一方面也由此而能准确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观点等。试看下列两句:
(1)Although Mike is
angry with me and insists that I should take back what I said, yet
I’ll never eat my words, for I don’t think I have done him
wrong.尽管迈克很生我的气,可我决不收回前言(向他道歉),因为我想我并未冤枉他。
(2)I never break my
word, I’ll go and help him any time he
needs.我决不会食言,一旦他需要我就去帮助他。
显然我们不会将句(1)中划线部分理解为句(2)中划线部分的
“食言”之意。通过语境我们不难推测出其本来的意思(即收回前言)。如果我们将上述两组意义对换,则意义表达就令人费解了。
即使是同一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也会有所不同。试看work on 在下列各句中的含义:
(1)How can you work on
so long without a rest? (keep working)
(2)Nobody can work on
him to come with us. (persuade)
(3)He wrote his problem
on the blackboard. Then he started to work on it. (calculate)
(4)They wanted everyone
to see how they were work on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sew)
(5)Many people were
forced to work on the wall far from their homes.
(buil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