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权劝学》教学思路

(2013-04-13 20:21:18)
分类: 【教学讲义】思维成就课堂

    不愿意在古文字字对译,无非就是落实那些字词和基础,选择方法是最重要的。师无定法,各种法只要有合理的存在,就要选择最好的。在《伤仲永》的课上,我对班级采取自主合作学习字词,落实字词,相当之困难。也许对于我们的这些孩子,还没有养成这种自学和互学能力。课堂讨论效率极其低,导致课堂环节进行缓慢,延误课堂。也许,这是我第一次接手他们进行的大胆尝试,学情使然,无可非议。看来合作探究的字词学习在我没有很好的组织和他们没有很好的习惯的基础上失败告终。

    最近实在是太喜欢王君的课了。孜孜不倦地研究,反反复复的观赏,我的咬文嚼字的能力,细读文本的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节课《孙权劝学》我以新的思路进行了创新,使得课堂有了很好的效率。当然,不可能在课堂就可以真正落实到让学生识记字词,但是起码上出了文章的味道——语文味。

    这节课,以全新的切入点,以语言来提领全文,咬文嚼字进行人物性格分析,以读带上,读出语调,读出内涵,读出字后的意蕴。整个一节课,思路清晰,活动氛围较好,同时,字词落实也比较到位。

【教学思路】

Ppt:题目:劝学

一、叫几个人写《资治通鉴》司马光。简单提一下相关知识点。区分编年体纪传体等。【在第二课时总结字词,相关古今异义,重点句子翻译。】

二、学生读课文:要求:

通读:大声。

【试试读下来不打绊子。正节奏。一共读3遍,第一遍慢速,正字音节奏;二遍中速,不打绊子;三遍,快速,熟悉字词和节奏。学生读的美美的,有意思!】

三、学生说出主要人物:孙权,吕蒙,鲁肃,提问学生发现这篇课文重点是对这三个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生答:语言。【从语言入手,提纲挈领】

四、ppt展示语言组,教学主要环节,美美地体味语言,美美地读出韵味,美美地分析人物,同时落实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劝

(语气坚决,关心,语重心长,语速稍慢)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坚决语气。劝。想象孙权为君,吕蒙为臣,可以命令啊?可见平易近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强烈反问,责备,不悦神情,语速稍快)

【邪,岂,反问。为什么反问,有点生气了,不悦。君的威严有了。借口。自大。意思是我不求你,我为什么不求?当兵,不是主要任务,同时,不容易,只要努力。看出善于用人。】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二劝

(语气委婉,言辞恳切,语重心长,语速中速)

【完全可以以君命来强制,可以用!号。但当,耳。委婉。从自己角度出发,劝。否则针锋相对,语气强烈。所以说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他赞

(吃惊,情不自禁,赞叹,语气稍快,语调稍扬起)

【非复,赞叹。吴下阿蒙对比。而不是说你比以前进步多了,而是简单的对比。大惊,也有赞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赞

(自豪,自信,语气轻快,语调延长,语速中速)

【幽默,努力,虚心接纳,胸怀坦荡。自豪。】——相互打趣

读【6分钟】

 

三个人物: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三个人物:

1、平易近人,对部下严格要求,劝的过程中表现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主要是语言,可以设置情景。自身说法。告诉我们最好能够将心比心,多举一些对方能接受的例子,而不是只一味的说教。不然的话,不但起不到劝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2、有生气,胸怀坦荡,听的去建议。并且认真好学,幽默。【主要是语言和心理,真的是军务多么?为什么不详细写怎么学的?用功,头悬梁,锥刺股等等,一曝十寒,十年寒窗苦读。废寝忘食。幽默。怎么不说我现在厉害的很,我怎么怎么。。。吹嘘,没有。这是种幽默。语气很轻松,真诚。】

3、毫不掩饰的夸奖,有相当真诚,讲礼节,认可吕蒙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

重点分析,读出情感,洞悉人物,环境氛围。【抓住语言和事情。语言可以看出真诚,事情,一定要拜见和结友,可见对吕蒙的肯定,志同道合之人。懂礼节。可不可以不加这个人物出场:

问题:不详细描写怎么样学。因为众所周知。作者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而且是高明的。不该说的废话一句都不说。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作者这样安排是简洁了,但是能不能将吕蒙学习之后的变化表现出来呢?大家说能吗?侧面见证者,可见吕蒙的学识转变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对自己的影响提升大。】

 

吕蒙从不学到学有所成的变化过程,给你那些启示呢?

 

知识不一定决定命运,但一定会塑造人格,

态度不一定决定成败,但一定会决定高度。

知识+态度=人格+高度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关于学习的古代故事。说到学习,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同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越往后走呢,成绩越差,到最后,这些同学干脆就放弃了。问他们为什么会退步这么快。他们是这样回答的:老师,我学不进去。老师,我听不进去。老师,我总是记不住――在这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同学成绩下降的原因。我认为,刚才这些同学所说的理由,其实都不能算作是理由。真正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是学习态度问题。是学习自信心问题。由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动力,自然就会后退。我不知道咱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有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自然最好,如果有,希望今天学习了这则故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一起走进――<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编年体,就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录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