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补差的土方法
(2020-02-06 15:48: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班级工作 |
1、课前3分钟提问一个双基问题,学困生在黑板默写(演算),其他在练习本上写,对学困生双基是一次再过关、再检查、再考核;其他学生的双基也是一种温习、强化。学困生在公众面前、在黑板上写的心理、认真程度及实际效果与自己在书本上写是有显著差异的。(课前补过关)
2、课中对易走神学困生,安排一个提醒员做他的同桌,一走神,立马提醒。还可以让爱讲话的学困生戴口罩等。(课中补状态)
3、学困生“同步翻译”。老师讲解重点内容时,让学困生复述一遍。提问环节,优等生回答后,安排学困生重复记忆优等的答案过程,这样既可保证学困生不走神,又可提高理解效果。(课中补方法)
4、对学困生要进行课堂倾听、表达、阅读、记笔记等听课童子功的强化训练。(课中补习惯)
5、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差生几乎沦为边缘生,老师可以趁优中生讨论时,对无参与的学困生进行单独讲解指导。(课中补指导)
6、分层次设计作业。注意:优等生可不同类型各做一道,重题型;学困生基础重点同类型做多道,重掌握。学困生与优等生做题总时间应该大致相当。杜绝学困生只做1题,优等生做1、2、3、4题的现象,这样会造成给学困生布置的作业题量少,做完作业后,无所是事。一测验,必须掌握知识点学困生还是没掌握。学困生因基础差,理解力弱,思维迟缓,知识不能系统组块,因而更需要对必须掌握知识点进行大量变式训练才能掌握。若练习量过少,必须掌握知识点学困生照样掌握不好。(课后补巩固)
7、学生之间互助时,不安排班级前十名与学困生结对子,因他们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优生给学困生讲题跳跃性过大,讲的过粗,根本讲不会,同时对优等生也是一种纯粹时间浪费。要安排外向型、表达能力较强的中等生与学困生结对子,同时,中等生通过给学困生讲题,自己在做题思路、方法方面更清晰,互惠互利。(课后要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