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6-08-26 20:20:37)分类: 结题报告 |
附件六:
武夷山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 wys201410033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武夷山市崇安小学
申报日期: 2014年9月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
|||||||||
主持人 |
孙智莲 |
联系电话 |
13850971345 |
|||||||
联系人 |
孙智莲 |
邮箱 |
wyssunzl@163.com |
联系电话 |
13850971345 |
|||||
课题组成员基本信息(含主持人) |
姓名 |
职务 |
学科与职称 |
研究分工 |
||||||
孙智莲 |
主持人 |
小学数学一级 |
课堂实践、经验总结、实施主持 |
|||||||
肖燕 |
成员 |
小学数学高级 |
课堂实践案例搜集 |
|||||||
林京 |
成员 |
小学数学高级 |
课堂实践案例搜集 |
|||||||
|
|
|
|
|||||||
|
|
|
|
|||||||
一、课题界定: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焕然一新,注重情境创设,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算法多样化等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有不少地方、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弱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与以前的同年级学生相比计算能力不高,正确率低,速度慢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调查分析。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无论做什么样的题,无论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运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传统的计算教学优势,寻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力争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可供操作的案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运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传统的计算教学优势,寻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力争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平衡点。 |
||||||||||
四、研究内容: (一)本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1、口算、笔算教学有效策略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③合作探究,算法多样 ⑤科学训练,形成技能 2、估算教学有效策略 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估算意义 ②重视学法指导,掌握估算技巧 ③适时引导比较,精算估算结合 ④加强实践运用,培养估算意识 3、加强学生计算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究怎样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笔算、估算能力,并达到一定的速度。 4、计算教学中有效练习的设计 |
||||||||||
五、研究方法: 2、教育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本校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3、个案研究法。收集计算教学中有关案例,集体研讨交流。 4、 经验总结法。对收集、积累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
||||||||||
六、研究步骤、内容与做法(详写): 一、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
4、进行课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6年7月) 1、本课题正式立项后,根据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的内容、调整研究方案,设计行动研究方案。 2、开展调查活动,找出存在的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例如:设计调查表,让学生评估自身的计算能力。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小组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3、进行相关检测,了解对学生目前的计算能力的情况。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行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全面了解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和针对措施。 4、采用个案研究和经验总结法,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积极探索出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5、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6、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7、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8、消除心理因素对计算准确性的影响。①千变万化——强化首次感知。②按部就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③持之以恒——加强口算训练。④驾轻就熟——熟记常用数据。⑤亡羊补牢——重视错例分析。 9、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平时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时常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并坚持写下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教师数学素养,提高教学的基本功底,立足课堂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认真深入的研究教材。 10、在实践过程中,注意收集数据和资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
||||||||||
七、创新之处: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自制了许多口算卡片用于学生的视算,同时还进行听算训练和学生自己编口算题练习。采用分组竞赛及自我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抢答口算题卡等,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建立算法模式,构建口算技能。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建立算法模式,形成口算技能。 (三)运用多种方法,逐步形成技能。视算听算结合练;个别集体分别练;新旧知识同步练;记忆规律灵活练;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分散集中经常练;单项混合竞赛练。 (四)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
||||||||||
八、研究成效(详写): (一)研究形成的数与计算课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本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是从教师怕“教”、学生怕“算”、计算能力普遍较差这一现状出发,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在具体落实以上教学措施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计算课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时——在尝试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最佳计算方法——尝试运用——巩固练习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知识体系间的构建。 课题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设计合理,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二)课题研究方法科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三)本课题的研究加速了广大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1、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2、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逐步提高。 3、学生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练习,在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准确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4、学生对计算课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一些,不再觉得课堂的枯燥了。 |
||||||||||
九、主要成果清单(可附页): 2014年10月孙智莲老师指导学生王馨怡、刘心桐等在全国小学数学公开赛活动中获壹等奖。 2015年1月孙智莲老师在武夷山市微课评选大赛活动中《小明的一天》获壹等奖;并指导我校数学教师蔡敏的微课《有几棵树》获贰等奖。 2015年4月孙智莲老师在武夷山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教学设计《买电器》获壹等奖;并指导刘福英老师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获贰等奖。 2015年6月孙智莲老师指导彭娟华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分会2015年年会课改优质课评选中获壹等奖 2015年7月孙智莲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提高低年级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2015年年会暨课题研讨会论文评选中获贰等奖。 2015年11月孙智莲老师在武夷山市城区小学2015年秋季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执教《文具店》并获壹等奖。 2015年12月孙智莲老师被武夷学院聘为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指导教师。 2016年4月孙智莲老师指导学生孙芝珺在闽北教育周刑发表数学日记《抢三十》。 2016年6月孙智莲老师指导林维恩、邱梦烊等十二位学生在学校数学素养大赛中分获特、一、二等奖。 2014、8林京老师荣获武夷山市优秀教师称号。 2014、10、13林京老师指导林肖子睿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公开赛获得一等奖,林京老师获优秀辅导奖。 2014、10、13肖燕老师指导汤悦琳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公开赛获得一等奖,林京老师获优秀辅导奖。 2014、11肖燕老师在武夷山市城区小学秋季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荣获“最佳评课奖”。 2015、1林京老师在微课评选大赛活动中,选送的作品《长方形的周长》荣获一等奖。 2015、1在微课评选大赛活动中林京老师指导曾丽英老师荣获一等奖。 2015、4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林京老师指导肖燕老师荣获二等奖。 2015、4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肖燕老师指导彭娟华老师荣获一等奖。 2015、4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肖燕老师的教学设计《确定位置》荣获二等奖。 2015、6林京老师指导《确定位置》一课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课改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5、6肖燕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一课,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课改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5、8林京老师的论文《谈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武夷山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5、8肖燕老师的论文《快快乐乐学计算——谈小学低年级趣味计算教学的几点体会》在武夷山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5、9林京老师荣获武夷山市“骨干教师”称号。 2015、9肖燕老师荣获武夷山市“骨干教师”称号。 2015、10在武夷山市城区小学秋季教学开放周活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肖燕老师指导张丽霞老师执教《百分数的应用》受到好评。 2015、11肖燕老师在武夷山市城区小学秋季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荣获“最佳评课奖”。 2015、12肖燕老师撰写的论文《快快乐乐学计算》在南平市小学数学学术年会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2016、4在武夷山市“教育云”信息化教学竞赛活动中,肖燕老师的作品《数学好玩:优化》荣获教学设计和课件综合评选一等奖。肖燕老师指导林京老师选送的作品《分一分》荣获二等奖。 2016、4在武夷山市“教育云”信息化教学竞赛活动中,林京老师选送的作品《分一分》荣获教学设计和课件综合评选二等奖。林京老师指导肖燕老师的作品《数学好玩:优化》荣获2016、4在武夷山市崇安小学片区学校春季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执教小学数学学科公开课《优化》受到好评。 一等奖。 2016、5肖燕老师在武夷山市教育云信息化现场片段教学比赛活动中执教小学数学学科《数学好玩:优化》荣获二等奖。 2016、5肖燕老师在武夷山市小学数学年会上做了一节《探讨数学本质,诠释数学内涵》的教学讲座,获得好评。 2016、7肖燕老师执教的《优化》一课,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课改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 2016、7林京老师执教的《优化》一课,在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课改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6、8肖燕荣获武夷山市潘邦炎园丁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