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5-05-12 10:38:1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案反思

10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生本课堂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认真设计课前小研究。

我在设计《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研究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几易其稿。

一稿:《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研究

1、阅读数学书第47页。

2、填一填。

学习内容

我会算

   我的方法

  我的例子

  我的发现

整十数减一位数

50-6=

 

 

 

整十数减两位数

60-12=

 

 

 

两位数减两位数

92-45=

 

 

 

100减两位数

100-32=

 

 

小测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5-24=           59-39=           92-48=

77-49=           95-86=           100-64=

二稿:《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研究

1、阅读数学书第47页。

2、填一填。

学习内容

我会算

我的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

603

 

806

 

537

 

749

 

两位数减两位数

3228

 

5426

 

9457

 

6829

 

我的发现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324               5629              9258 

7739               8576               8246= 

   三稿: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研究

1、阅读数学书第47页。

2、填一填。

 

学习内容

我会算

我的方法

我的例子

整十数减一位数

50-6=

 

 

整十数减两位数

40-12=

 

 

 

两位数减两位数

92-45=

 

 

100减两位数

100-32=

 

 

我的发现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7324              5629              9228 

7739              8576              8246

 

 2.认真设计教案。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课题

100以内的减法(退位)

 

1 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会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重点

用竖式计算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难点

理解算理

教具

 

教学法

小组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预设

一、小研究。

1  阅读数学书第47页。

2  填一填。

学习内容

我会算

我的方法

我的例子

我的发现

整十数减一位数

50-6=

 

 

 

整十数减两位数

40-12=

 

 

两位数减两位数

92-45=

 

 

100减两位数

100-32=

 

 

 

二、小组交流。

1  看谁算得都对?

2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  和大家分享你的例子。

4  谈一谈你有什么发现。

三、班级交流。

1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  小结:减法计算方法:个位数对齐,十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就借位。

3  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48页第1题。

2  议一议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判断改错题)

      90—32=62      78—60=18      78—69=19

3摘草莓。(笔算)

100—27=     100—32=

小测试。

 73-24=   56-29=   92-28=  

 77-39=   85-76=   82-46=

 

 

 

 

 

 

1、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计算题教学离不开算理和算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同一节课中,算理是基本,离开了算理,算法则会变成空中楼阁。算法是归宿,新授第一节课,算理不可少,而且还要加强。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尽可能做到了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2、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计算题教学最终是要落实到训练上。那么什么样的训练是真正的训练呢?一是量要足。二是在训练过程中,要将方法和算理相融合。三是要做到人人到位。绝不能以少数的成功而掩盖全面。四是计算要分层次。简单的计算要做到全班人人过关,复杂的计算可以进一步好生的能力。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计算题教学:学生是首位,能力是上位,训练要到位。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可以夸张的说,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4、要教育学生计算完要及时检查一下,即使怕费事,也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

我把这四点编写成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容易记忆。看清题目不抄错,   规范合理去书写, 得数写在横式上, 演算检验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