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德堡漫步在老城和哲学家小道

标签:
游记旅游 |
分类: 游记 |
10多年前我曾去过两次海德堡,不过两次的逗留时间都很短暂,著名的景点只去了王座(Königstuhl)山上的王宫城堡,其他如海德堡老城和哲学家小道等都没有去,对海德堡的整体印象还只停留在诗人和作家的描述中。如:歌德:“把心遗失在海德堡”;又如,马克•吐温说: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
今天(2019年5月29日)我再次去海德堡。乘火车到海德堡的老城火车站(由于有一段铁路在检修,故先乘铁路系统的大巴再换乘火车)。11点左右在老城火车站下车,换乘35路直接到老桥(Alte
乘35璐公共汽车抵达老桥车站。老桥的正式名称为卡尔-特奥多桥(Karl-Theodor-Brcüke),是海德堡跨越内卡河的第一座石桥。
在内卡河的南岸,桥头有两座园塔,护卫着老城。桥上还有两座雕像,分别是选帝侯卡尔-特奥多(Kurfursten Karl-Theodor)和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Pallas Athene)。桥的南端连接着一条著名的小巷——石巷(Steingasse)。
选帝侯卡尔-特奥多雕像
更改图片
智慧女神雅典娜雕像
石巷虽小却是海德堡许多著名餐饮店的所在处。石巷一家名为“VETTER”的餐饮店是在海德堡最大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屋。据说,这家啤酒屋可以酿出酒精度达33度之高的啤酒。在店家窗外可看到一个很大的红铜色的啤酒发酵罐。它的门牌号是Steingrasse 9。

喷泉右边是海德堡在景点排名上仅次于王宫城堡的圣灵教堂,左边是市政厅(Rathaus)。市政厅的底楼是游客中心。
集市广场上的圣灵教堂
集市广场是海德堡老城主街Hauptstraβe的一段。整条主街长1.6公里,西起俾斯麦广场(Bismarckplatz)东至卡尔广场(Karlspratz)为步行区,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之一。主街的路面由卵圆形的石子拼成,狭窄蜿蜒。

骑士之家又名圣乔治骑士之屋(Hauz Zum Ritter St.Georg)是一个专营中国绫罗绸缎的名叫查理斯•贝利尔的德国商人在1592年建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正面装饰非常华丽。骑士之家逃过了17世纪末法国人带来的破坏,所以保留着原有的特色。骑士之家在1705年被改造成饭店,并经营至今。底层是一家餐馆。
从集市广场往东,来到粮食广场,粮食广场也叫谷物市场(Kornmarkt),曾是古时谷物交易的场所。
粮食广场不大,在其中央的喷泉上耸立着女神——圣母玛利亚的雕像,玛利亚手持纯金谷穗、怀里抱着幼小的耶稣。此雕像建于十八世纪。
粮食广场比较靠近王座山上的王宫城堡,是仰望城堡风景的绝佳去处。从粮食广场走不远就可到达乘登城堡缆车的地方。
在粮食广场东面不远就是步行街最东端的卡尔广场(Karlspratz)。卡尔广场比粮食广场大。广场中央的喷泉雕塑很有意思,中间一个铜球,有三人从不同方向或站立或倒立在球上(是代表着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吗?)
广场上的雕塑以16世纪海德堡地区著名人文学者塞巴斯蒂安•明斯特( Sebastian Münster)的著作“宇宙志”为主题。
“宇宙志”(Cosmographia)共有六卷,是塞巴斯蒂安•明斯特穷其毕生精力写成的巨著。该书于1544年在巴塞尔首次印刷,并被认为是16世纪继圣经出版后最成功的著作。此书以古代托勒密著作为基础,描述整个世界,特别是新发现的美国。著作中描述的许多地方,都是他亲临观察和收集的。全书展示了247个描述城市景观和地图的木刻。
在“宇宙志”雕塑后面的建筑是卡尔王子宫。广场周边植有广场树,树下有三座长椅供行人休息。卡尔广场也是一个公交站点,20路公共汽车在此停靠。
从卡尔广场出来往回走,经过粮食广场和集市广场,来到了在集市广场西面的大学广场。大学广场东面有一座红色砂岩建成的巴洛克式建筑。
这红色砂岩建筑是一座耶稣教堂,曾是海德堡犹太人的聚会点,故也称犹太教堂。我们走进去,感觉这个教堂与别处教堂不同,内部特别明亮。原来教堂内墙全部用白色的涂料刷过,配上透明的玻璃,就显得非常明亮。神坛中央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油画所叙述的应该是和耶稣诞生相关的故事。教堂内还有一些人物塑像,如耶稣受难塑像等。此外,教堂内的管风琴也很精致。
接着我们来到大学广场上的老大学博物馆(即海德堡大学博物馆)。博物馆门不大,门的左边有一块写着“老大学(Alte Universität )”的铭牌。门前的广场上是著名的喷泉狮子雕塑。海德堡大学的历史被浓缩在海德堡大学博物馆内。
海德堡大学,(全称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是1386年由巴拉丁伯爵鲁普雷希特一世(Count Palatinate Ruprecht Ⅰ,当时的七位选帝侯之一)所创办,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所大学。这所大学最初有4个系:哲学、法律、医学和神学。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已经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工作的著名思想家有黑格尔、诠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及语言哲学家卡尔-奥托·阿佩尔。于1817年发明自行车的Karl Drais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学生。截至2017年,有5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任教或从事工作,其中11位教授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期间获得诺贝尔奖。截至2013年,海德堡大学获诺奖获奖人数位居德国第一,欧洲第四,世界第13。此外,该校有18位莱布尼茨奖(世界上奖金额度最高的科学奖项)及2位奥斯卡奖获得者。在2018-2019年,CWUR世界大学排名中,海德堡大学位居德国第一,世界第46。海德堡因海德堡大学而成为大学城,成为最富活力的城市。
在大学广场东边是一幢十八世纪初建成的老大学,西边是一幢二十世纪初建的新大学。我们要参观的是在大学广场东边的老大学博物馆。
博物馆的一楼是管理员室和售参观券处。参观二楼的礼堂、博物馆和学生监狱需要买参观券,每张2.5欧元。
二楼的礼堂(老集会厅)建于1886年。建筑师约瑟夫•杜尔姆为海德堡大学五百年校庆而建。用木板装饰的大厅具有新文艺复兴风格。礼堂今天仍旧用来举行各种重要庆典,例如周年庆,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
二楼礼堂
礼堂中间是一排排铺上丝绒椅垫的靠背椅子,前面是有着精美雕刻的演讲台。
正面墙上的中间是巴登大公弗里德里希的半身像,其右侧是大学创办人选帝侯巴拉丁•鲁普雷希特一世的画像,左侧是巴登大公卡尔•弗里德里希的画像。在海德堡被划入巴登州以后,正是由于巴登大公的慷慨资助,大学才得以重建,因此大学的全称就是以他和选帝侯的名字命名的。
从礼堂出来,到一楼的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里有大学创始人鲁普雷希特一世的半身雕像,另外有很多学者的雕像或画像,如哲学家黑格尔、海德格尔、光谱分析法和本生电池的发明者本生、提出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定律的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能量守恒定律的创立者赫尔曼·路德维希·斐迪南德·冯·亥姆霍兹(简写为亥姆霍茨)等。1847年德意志科学家亥姆霍兹对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描述并明确指出:“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于一切自然现象的基本规律之一。”此外还有好多实验仪器或仪器模型,许多教材等。
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左,1852年至1889年 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授)和物理学家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右,1854年至1875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授)
亥姆霍兹发明或使用的仪器(亥姆霍兹共鸣器等)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在大学广场的后面找到了“学生监狱”。
海德堡大学的学生监狱始建于1712年,直到1914年时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关闭。当时由于入学的孩子年龄偏小,正是喜欢调皮捣蛋的年纪,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夜深人静时酗酒闹事,在巷子里追赶邻家的猪,打碎路灯等事情发生。根据法律,警察并不能关押他们,于是迫于外界压力,学校设立了“监狱”,专门用来管理那些滋事学生,以正校风。时间久了,“学生监狱”反而成为一些学生想来的地方,偶尔坐坐牢会被认为是证明某人成年的时髦方式。
现在“学生监狱”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学生监狱内有四间“监房”和一个高蹲位的厕所。监狱的院子里有一口水井,狱中没有厨房,所以学生要自己打水喝。进入大门就是通往“监房”的楼梯,所有的墙壁上都被五颜六色涂鸦得满满当当。200多年的日子里,这些涂鸦已经是涂了再涂,层层叠叠,成为一道风景。整个“监狱”是座陈旧的三层小楼,从外面看和其他居民楼没什么两样。学生们在墙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被关日期,并画下自己的侧面像;有的还创作出浪漫的诗句和画作。
离开海德堡大学博物馆和“学生监狱” 后,我们来到集市广场上著名的圣灵大教堂(Heiliggeistkirche)。
圣灵大教堂是海德堡老城内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教堂。这是一座古老而典雅的哥特式红砖建筑,建于1344年至1441年间,迄今已近七百年历史。教堂内原有历任国王和选帝侯的陵墓,但都在大同盟战争(即17世纪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组成的奥格斯堡同盟国之间的战争,最终以法国让步而结束)中被毁。如今唯一剩下的,是教堂的建造者,选帝侯Rupert三世的墓地。
教堂内部十分朴素,在1706年至1936年间,教堂中间曾经竖起屏障,隔开同时进行礼拜的天主教徒与新教徒。现在,这是一个新教教堂。教堂的外墙周围有许多售卖纪念品的摊位,也是市场广场的传统景象之一。教堂内部装饰不多,彩色玻璃很漂亮,管风琴很大、石柱非常有气派。不过主祭坛上似乎没有什么摆设。
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惨况为题材的彩绘玻璃
教堂大殿祭台区
管风琴
教堂楼厅,由此可登教堂尖顶
教堂大殿正面全景
烛台和浮雕
教堂专门安排了一个让游客写出心愿并挂在墙上的板块。
从圣灵大教堂出来,前往老桥的南端,先参观那里的铜猴雕塑及小鼠雕塑。铜猴雕塑建于15世纪,当时它是“丑陋、无耻、欲望和虚荣”的象征,用来讽刺“过桥费”,也表达了桥门内外众人平等的含义。现在见到的铜猴,是1979年的作品,给经过老桥和桥门的游客,带来更多的是愉悦。抚摸猴子左手上的铜镜,会带来好运;握一握猴子的右手手指,就是他日重回海德堡的祝福;而一旁的一对铜鼠,是雕塑家的签名,也有多子多福的含义。
抚摸过铜猴雕塑,我们要走过老桥去内卡河北边的圣山(Heiligenberg),见识一下著名的哲学家小道(Philosophenweg)。
内卡河北岸
哲学家小道,在内卡河以北,圣山南坡的半山腰上,是一条约两公里长的散步小径。因其风光宜人,又静谧适合思考,在历史上颇受教授、学者和哲学家们的喜爱,他们经常于此地徘徊,捕捉思想的灵感。据传,当年黑格尔就常在这里散步思考。哲学家小道也是隔岸俯眺海德堡老城的好地方。
对于我来说,久闻“哲学家小道”之名,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前来。这次来海德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亲自上一次哲学家小道,体验一下哲学家前辈们在小道上散步的感受。
哲学家小道在圣山南坡的半山腰,上去有两条路。一条在东边,即老桥这边,另一条路在西边特奥多-豪斯-桥(Theodor-Heuss-Bruecke)那边。由于东边这条路有石级,可拾级而上,所以我们从老桥这边上山。
走过老桥,到内卡河的北岸。这里有34路的老桥北站。附近张贴着一张1620年的海德堡老城地图,上面写着“Stadtansicht von Matthäus Merian”译成中文应该是“马太•梅里安的城市形象”,是站在内卡河的北岸见到的老城的景象。
老城地图附近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叫做“Schlangenweg”,很狭。小路进口处的山壁上方有一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上面写着“Fussweg zum Philosophenweg”,即从这条小路上山可以到达哲学家小道。
上山的小路Schlangenweg
我们在这条小路上踏着石级费力地一步一步向上走,大约过了20分钟终于到达了哲学家小道。
在哲学家小道上,老城以及王宫城堡尽收眼底,内卡河的景色也在视野之中,山坡上树木茂盛、空气清新,真是散步思考的好去处。怪不得黑格尔等哲学家爱上了这里。小道的陡峭处有栏杆拦着,以保障游客安全。小道中途有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方,这里是瞭望王宫城堡和老城即内卡河的最佳处,人们把这里称为瞭望台。
瞭望平台
再往前走,见到一块石碑竖在那里,上面写“莉泽洛特广场”“LISELOTTE -PLATZ”。在前面我们可看到一块告示牌,标题上写着“哲学家小道和周围环境”,介绍了这里的树木、花草及昆虫等。前面是一个小花园,有工人在里面除杂草,花园里有诗人艾兴多尔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的纪念碑。
休闲平台
往前走见到了海德堡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所隐藏在山腰里,就像一栋别墅,很想进去看看。可惜受时间限制只得作罢。

哲学家小道西端的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

我们后来沿着一条叫做“Albert-Ueberle-Strasse”的小路下山。来到内卡河北岸的“Neuenheimer Landstrasse”大街,准备乘34路公共汽车汽车到海德堡主火车站。
34路车站
在海德堡主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上,见到了老式的有轨电车,还远远望见一个金属雕塑的卡通形状的马。这个雕塑叫做“印刷马”,是海德堡主火车站的一个景观。“印刷马”高13米,重90吨,它身后是海德堡印刷传媒学院。
海德堡主火车站附近著名的金属雕塑——印刷马
下午3点多钟乘上火车,离开了海德堡!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