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2012-10-30 10:31:31)
标签:

李文亮

人淡如菊

品逸于梅

文化

分类: 书法评论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栉风沐雨,艰难跋涉几十载;
勤力笔耕,取之象外出新意。





  
  李文亮先生其人其画,总是透露出一种自信,一种超脱。先生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多少个日日夜夜,以高尚的人格坚守着传统的画格,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中寻觅到自己的位置,我不得不说李文亮先生人淡如菊,品逸于梅。品逸也许是先生的一种追求吧。
  李文亮先生钟情古玩,喜爱收藏,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并有独到见解,先生搞收藏,收集的是艺术品,而藏住的不仅仅是世人所谓的财富,更多的是体现在书画作品之外的一种生活情调,士夫文人的艺术精神,也可以说是审视自身的一面镜子。纵观历史,岁月积淀下来的智慧,本是一种财富,在当今社会可能不能被正确的解读,导致出现了逆流,更有甚者把对传统的泯灭当作是创新来浮夸,而先生追求古雅,寻求一种符合当代的高品质,从收藏这一风雅趣事中解读着传统,时刻警世着自身,其效果通过先生的笔墨了然于纸上,可谓是对中国千年文化的内在体现,平心而论,寻求笔墨之正宗,品格之高雅,道路还很漫长,先生深知并仍在寻觅。
  赏李文亮先生的画作,如同亲临其喜爱的老窑瓷器一样,以史为鉴,与古对话,画面简约,古韵大雅,构图几近完美,水墨比例适中,先生的每一幅画作,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或许离先生的期望值还有些许差距,但是无疑打上了时代审美的烙印。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我想先生也有此意吧,祝福。
山西,虽不发达,但无愧为中华文明的标志,绝对是福地宝城,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无数的文人志士,先生是在尧都成长起来的书画人士,山西这个拥有众多地上文物的地方也许启发了先生,也许是潜移默化,可以说是一种无为而为,我有幸和李文亮先生同为山西人,更有缘的是大学期间求学于临汾,虽然这里没有太多浓郁的书画氛围,但是却有一种力量造就着一代代的文人墨客,山西人有着质朴,纯情的品格,作为老乡,我想说,我们有缘同为山西人,此帖看了几日,深感还有很多地方是我没有看到的,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需要心去解读的品格,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情,一直在我心中荡漾,很佩服李文亮先生,希望先生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怀着对艺术的执著和雅逸清新的审美追求一直走下去。
  时下浮夸之风盛行,我作为晚辈涉世未深,很希望淳朴的品格,高雅的情操,在当今乃至今后能为我们的生活添彩,我相信李文亮先生具备这样的品质,也正在这样做,凭着展览展出的数幅精心画作,近几天来用心品读,对先生有一点点的了解,但足以看出先生的艺术品质,支持先生,支持山西老乡。



 李文亮 號量公,60年生,山西臨汾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西省花鳥畫學會副會長,山西畫院畫家,《品逸》主編,品逸文化公司藝術總監(現居北京)。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藝術大展並獲獎。諸多代表性作品曾被中國美術館、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畫院、北京國際藝苑、國家國書館、西安畫院 、陝西國畫院、天安門城樓、釣魚臺國賓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等機構收藏。作品曾多次被全國學術刊物專題介紹,並出版個人畫集十餘種。

李文亮先生赠予我斋号“醉心翰墨轩”
http://s3/mw690/b69c9865t7b3b76999ed2&690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TITLE="人淡如菊,品逸于梅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
还收到了价值168元的最新书画集
“云淡风轻”
http://s4/mw690/b69c9865td052a2765123&690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TITLE="人淡如菊,品逸于梅  -------------品读李文亮先生水墨艺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