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严监管形势下银行小微信贷业务风险防范
(2024-01-05 09:22:01)
标签:
张志强信贷营销小微信贷信贷基础知识 |
分类: 银行 |
一、小微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新的背景
2、目前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信贷业务的区域性相对较强,以服务当地为主
(二)贷款面向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涉及行业门类众多
(三)信贷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三农类商户和农业企业
(四)贷款费率相对国有大行偏高一些
(五)信贷服务比较灵活
(一)既要努力扩张信贷资产规模,还要全力保障信贷资产质量
(二)信贷业务的要根本上要解决:信用建立、筹措资金、能力建设
二、小微信贷风险防范的基础信贷产品要素
1、授信对象
2、授信金额
3、授信期限
4、利率或费率
5、借款原因或用途(借款原因分析)
6、担保
三、小微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操作流程
四、严监管形势下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的监管背景
(一)部分监管政策
1、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开启严监管时代
2、商业银行触发监管风险的两个重灾区:
Ø
Ø
3、2021年《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监管评价管理办法》解读,对于商业银行继续如何开展小微企业授信做出了明确的监管评价指标
(一)严监管形势下的信贷风险防范新思维
1、《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监管评价管理办法》解读,对于商业银行继续如何开展小微企业授信做出了明确的监管评价指标
2、信贷业务风险防范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转变
3、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更加侧重于考察贷款申请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4、定量分析还款能力依靠数据,定量分析还款意愿依靠人性和价值
5、越来严格的监管要求和复杂多变的市场客户要求具备全流程信贷风险防范的能力
五、商业银行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全流程风险防范
(一)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与放贷原则
2、企业贷款原因分析
2.1贷款原因分类
经营性资产增加
负债下降
权益下降
2.2贷款原因分析意义
确定客户是否有合理的资金需求
防止“顶名借款”
防止骗贷
4、信贷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5、银行信贷信用增强或者风险缓释的因素
6、信贷资金放贷原则
(二)反欺诈识别
1、实体欺诈
1.1欺诈的定义
2、欺诈的途径和分类
2.1欺诈的途径
2.2欺诈的分类
3、外部欺诈的识别:主要形式
4、银行信贷主要的欺诈形式
4.1虚构贷款原因
4.2提供虚假身份
4.3提供虚假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4.4虚构产权证明
4.5对特定人群进行关注
5、隐性欺诈
(三)银行信贷实地调查之软信息:识人
1、企业和法人的软信息决定着还款意愿
2、企业的软信息包含哪些内容
2.1社会圈子
2.2家族圈子
2.3生意圈子
2.4爱好圈子
2.5教育圈子
3、企业和法人的软信息分析基于社会学基础
3.1中国特色信贷的特征:情字当头
4、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途径
4.1正面获取法
4.2侧面获取法
4.3打酱油法
4.4聊天是一门大学问
4.5如何进行同频道的聊天
5、获取软信息的方法
5.1获取软信息的六字真言
6、软信息的分析与交叉检验
(四)银行信贷实地调查
1、贷款调查前预约及准备工作
1.1调查准备的作用与目标
1.2调查准备的流程
1.3调查预约的目标
1.4调查预约的步骤
1.5调查预约模拟
(五)银行贷款业务实地调查关于财务信息的获取
1、贷款申请中财务信息获取的目的
2、要获取的财务信息有
3、财务信息的获取方式
4、财务信息获取的重点
4.1编制资产负债需要获取的重点及风险识别
4.2编制损益表需要获取的重点及风险识别
4.3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获取的重点风险识别
(六)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2.6家庭资产与负债计入原则
2.7表外特殊项计入原则
(八)
(九)银行信贷分行业风险识别
1、银行信贷产品差异化营销的必要性
1.1根据信贷产品的五要素设计满足不同准入的需求
1.2根据不同行业企业进行差异化信贷产品的设计
1.2.1批发零售流通行业
1.2.2涉及民生的服务型行业
1.2.3生产加工制造行业
1.2.4关于行业企业政策和行业风险的考量
1.3根据企业的上下游开展的信贷风险识别
1.3.1分析企业上下游采购模式
1.3.2分析企业上下游结算模式
1.3.3形成上下游的整体供应链的信贷服务及案例
1.4银行信贷全流程服务和营销理念
2、银行信贷产品差异化定价的重要性
(十)银行信贷业务调查报告的撰写
(十一)银行信贷贷后管理风险识别
1.1如何识别贷后风险:三变两址的贷后检查方法
1.2贷后管理的五原则
1.3贷后管理的本质:
信贷资产规模扩张与信贷资产质量之间的平衡
风险的把控与存量客户的营销
1.4风险防范理念:全流程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理念
从银行信贷的8大流程进行风险识别和防范
2.1贷后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2.2贷后的现场与非现场回访
2.3基本程序:贷款用途监控、贷款人常规监控、贷款人特殊行业监控、侧面监控与消费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