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春到沂河》

(2017-12-28 01:06:52)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

     《春到沂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乐曲是一首柳琴曲,表现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沂河两岸春光秀丽,一片生机盎然,沂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在暖阳下快乐劳动的情景。

教学目标 

1、 小组同伴进行合作学习节奏

2、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欣赏了解,认识柳琴的音色并通过对比准确听辨柳琴的音色,能感受到乐曲《春到沂河》中所表现的情景。

3、激发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民间乐器和民族音乐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乐曲《春到沂河》,感受乐曲中表现的农民劳动的场面和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难点: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在老师引导下随着音乐不同的情绪做律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光盘、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乐曲演奏《沂蒙山小调》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音乐作品?生回答:乐曲。随之导入学习。

二、初听感受

播放教学光盘,完整聆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再提问演奏的乐器并介绍民族乐器柳琴,再播放琵琶、中阮和柳琴的图片和演奏视频,对比和柳琴的区别。

三、分段欣赏

1、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之弹拨乐器

教师打开音乐挂图---中国民族乐器和弹拨乐器,一边指认一边介绍,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春到沂河》引子部分演奏视频,让学生视听结合欣赏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子部分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运用多媒体播放不同乐器的音色,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弹拨乐的音色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不同演奏视频更好的区分。

2、整体聆听并分乐段(三个乐段)

3、聆听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播放第一乐段音乐边听边拍手伴奏聆听感受并用动作表现这段音乐主题的反复 

4聆听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第二部分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人们在劳动之余,看到沂河两岸美丽的风光欢快的心情(教师总结该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师生一起律动)

5聆听欣赏乐曲的第三乐段

播放第三乐段认真聆听,提问第三乐段的旋律有没有熟悉感?生思考回答本段音乐基本上第一乐段一样,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再次播放主题音乐,孩子们听到熟悉的旋律时随着音乐一起哼唱,乐曲在快速的演奏中结束。

 (讨论:1、这段旋律和第一段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2你觉得这段音乐表怎样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用拍手、拍腿、拍肩和跺脚的方式伴奏,加深主题旋律的印象。

四、拓展部分

1.分析乐曲结构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们进行4人一小组讨论分析这首乐曲的结构,清晰的掌握A B A1的再现三部曲式结构。

2.拓宽视野

播放柳琴的介绍和演奏视频片段,使学生们了解柳琴的演奏方法,并对柳琴充满学习兴趣。

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新民乐”视频(《茉莉花》、《青春舞曲》)视听相结合的方式使孩子们领会到中国民族乐曲经过包装和现代音乐元素相融合,使民乐更为精彩和夺目

五、鼓励并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柳琴演奏的《春到沂河》,也观看了很多精彩的民乐演奏视频,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也用自己的双手为乐曲很好的伴奏了,大家表现得都很那么,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后我们还会再感受它们特有的魅力同时认识更多的民族乐器,希望大家能更喜欢我国的民族音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