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生命往来
生命往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5
  • 关注人气:20,5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与灵魂的由来

(2020-01-14 16:25:35)
标签:

灵魂

生命

轮回

进化

生命与灵魂的由来 

生命是结构化的物质形态,是相应的结构体现出的功能,意识是这种功能的最高级的部分。无论是以可见物质为依托的肉体生命,还是以某种当今未知的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灵态”的生命都莫不如此。以此为出发点,以上各章对各种心理及非心理现象进行了解释和猜测,但这些解释都还没有涉及生命本身的意义问题,以下内容将主要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前面已经讲过,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宇宙中最早的生命从无到有只能来自进化。不仅实体物质的生命体经历了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灵魂也同样经历了一个进化过程,而且二者的进化是并行的、同步的。 

一、原始生命及其灵魂 

如果假定宇宙中最早的生命体是在可见物质中进化而来的,而不是直接由灵态物质形成和进化而来的,那么最早出现的生命体应该是原始单细胞生物,它是由实体物质组成的,以蛋白质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这是观点已经为当今生命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如果在宇宙的初始时期,某种未知的构成灵魂的物质和能量(简称为“灵质”)也是大量地弥漫于星际空间之中的,各种可见的天体都“浸泡”在灵质之中,灵质也同时渗入到实体天体的内部,那么这种最初进化而来的原始生命体也同样“浸泡”在灵质的海洋中。

在原始生命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能量的运行过程,这一运行过程显然要依赖于原始生命体的结构。渗入原始生命体之中的灵质会与该生命体能量的运行发生某种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渗入生命体的灵质在一定程度上被这个生命体的结构同化了,形成了与原始生命体类似的结构。当原始生命体的实体物质解体、生命体死亡以后,由灵质构成的这个类似的结构却能够得以保持,它离开那个原始生命体而独立存在,成为原始生命体的“灵魂。只是这个灵魂也是非常原始的,它的简单的结构还不足以使它具有高级的功能,更不可能有情感、思维等功能。

如此说来,植物似乎也应该有灵魂,这种推理是合理的。不过植物的灵魂也是和植物的结构相对应的,它同样不可能具有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灵魂所具有的情感和思维。 

二、灵魂的转世与进化 

这些独立存在的原始生物体的灵魂会由于某种机理重新进入到刚刚形成或出生的新的结构类似的实体生命体当中并与之结合,这应该就是最早的灵魂转世。至于这种灵魂转世的机理是怎样的,现在还有许多疑问。或许是由于这些原始的灵魂和那些实体的原始生物体由于在空间上是混合和重叠的,它们进入某个实体生物体纯属偶然。但当它们进入新的实体生物体以后,它们会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或者从物理学上讲是处于相对的低能级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在它所在的实体生物体解体之前这些灵魂就不会离开。

随着实体生物体的不断进化,它们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应的灵魂的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灵魂与实体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应当是相互促进的,灵魂在转世过程中的不断积累的结构促进了它所依附的实体生物体的结构的进一步演化,而实体生物体的进化也强化了灵魂的结构的进化,并将进化的结构在灵魂中更长久地保存和延续下来。

英国生物化学家鲁帕特·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提出的胚胎学上的“形态发生场morphogenetic field)的概念可以作为对上述观点的支持。形态发生场在“发生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中的含义是指这样一组细胞,它们能够对散布的、局部的生化信号作出反应,从而导致形态学结构或器官的发展和形成[1] 。谢尔德雷克则使用这一概念表达了另一种含义。他认为一个形态发生单元(如一个胚胎)的内部及周围存在着一个“场,这个场决定了这个单元(生命体)的结构的特点和活动的模式,使其成为特定的形式[2] 。也就是说,一个胚胎发育成怎样生命体,并不全部由细胞中的遗传基因来决定,形态发生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认为这种形态发生场是来自种族的集体信息,这种集体信息模式通过“形态共振morphic resonance)机制使生命体向着某一特定形态生长,同时生命体在发育过程中又将新的信息加入到形态发生场之中,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谢尔德雷克认为这种形态发生场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是一致的,可以用这种机制来解释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形态发生场这一概念仍然显得很抽象和神秘,假如它是信息,我们前面讨论过,信息是必须有载体的,那么这种信息的载体又是什么呢?实际上,如果我们知道灵魂的存在,就没有必要再去费力地构造什么生物发生场和集体潜意识了,这种对发育中的生命体的塑造的作用就来自转世的灵魂。

灵魂转世与新的身体结合之后,它必然要与身体相互作用,必然要对其发育形成影响,这一点也可以从一些转世现象中得到说明。例如在前面讲过的唐江山的转世案例中,他在前世被害时左腹部中了一刀,结果唐江山从出生就在左腹对应的部分有一个明显的疤痕。在史蒂文森研究的案例中,一个11岁土耳其小男孩在前世被一个邻居的猎枪意外击中头部身亡,在中枪部位的右耳就出现了先天的畸形,还有一些人先天脚趾或手指残缺,调查后发现他们在前世中恰好是在相同部位因某种伤害而残缺。有个人前世被子弹打穿了头部,而就在这个位置他的头部有一个先天的胎记(以上案例详见第六章第一节)。

这些身体上的畸形或胎记都与遗传基因无关,因为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类似的身体特征,所以不能用遗传来解释。而这些畸形或胎记却与前世身体的情况密切相关,那么前世身体受到的伤害是如何传递到今世的呢?其中的载体或媒介是什么呢?只能是他们的灵魂,是他们的灵魂保留了曾经遭受伤害的信息。这样看来,灵魂似乎并不是绝对不会受到损伤的,当身体受到某种伤害时,灵魂在对应的部位也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如果灵魂是绝对不受损伤的,那么前世身体的伤害就不会在转世后的身体上表现出来。这一点也充分表明了灵魂的物质属性,如果灵魂是没有物质属性的非物质理念,是纯粹的精神,那么这种现象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这些现象表明,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灵魂与实体身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对于单一个体而言,肉体在进化中个体会出现中断,是不连续的,因为身体到了一定时期就会因各种原因死亡,身体的进化的连续性仅表现在种族上,通过对下一代的繁衍得以连续。但灵魂的个体的进化过程则是连续的,它并没有死亡,它只是通过不断地从一个实体物质的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在转世过程中虽然有些结构或信息会受到损害或丢失(如记忆的丧失),但总有部分结构和信息会保留下来,这些保留下来的结构和信息会不断积累,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它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生命体的结构的进化和功能的完善。

这样看来,任何一个高级的生命体的灵魂(如人的灵魂)都经历了很低级的阶段,都曾经是很低级的生物体的灵魂,他们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轮回、不断成长起来的。这一发展过程伴随着种族实体生命体的不断进化,也伴随着个体灵魂的进化和发展的积累。一个人的肉体的寿命一般不过几十年,最多也不过一百多年,但他的灵魂的生命历程却可能长得惊人。如果从一个最初的原始生命体的灵魂开始算起,那么一个人的灵魂的年龄可能已经有几百万年或十几亿年了。没有这个漫长岁月的积累过程,人的智慧也不可能达到今天这种程度。 

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目前我们的大脑中可能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浩如烟海的生命体由最低级到最高级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系列,那些低级的生命体不断向高级进化,那些低级生命体的灵魂也在不断向高级生命体跃迁。于是高级生命体的群体数量不断壮大,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后续的生命体跟随着,它们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最终成为高级生命体中的一员。试想,如果这个连续的生命序列中间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断裂带,出现一个间断的“真空”地带,那么生命体序列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失去了后面的接续。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极端的情况,假如宇宙中只剩下了最高级的实体生命体—人类,以及最低级的生命体—单细胞生物,而中间各个层次的生命体都消失了。那么单细胞生物的灵魂想向更高级的生命体转移的时候,就只有转世到人的身体中。同样,如果人类的群体中有些灵魂进入了“天国”不再轮回,那么人类的群体如果想保持现有规模或扩大规模,就必须有较为低级的灵魂转世到人类的身体中,否则新出生的人就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了。可是由于中间过渡层级的生命体已经都消失了,那么新加入人类群体的灵魂就只能来自那些最低级的生物体的灵魂了,就只有单细胞生物体的灵魂转世到人的身体中了。可是,单细胞生物体的灵魂太低级了,它的结构太简单了,无法与人类的身体相适应,人类身体所提供的很多功能对它来说都是无用的。一个拥有低级生物体灵魂的人会是什么样是可想而知的,他的情感和智商都会非常低下,他几乎是一个白痴,除了身体可以运动,他几乎没有什么思维能力,他在智力上可能和植物没有什么区别。

灵魂转世与身体重新结合的情况大致可以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情况加以类比,尽管这种类比必定不是完美的。一个结构简单、低级的灵魂与一个高级的身体结合,就如同一个功能简单的计算机软件装入了一台硬件结构高级的计算机,那么这台计算机的很多预设的高级的硬件功能都无法得到发挥,例如一个只能做简单数学运算的软件,硬件提供的那些多媒体功能都形同虚设了,这显然是对硬件高级结构和功能的浪费。如果一个结构高级的软件系统被装入硬件结构和功能很低级计算机(假如可以勉强装入的话),那么这个软件所具有的很多高级功能也是无法得到发挥的。它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种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类比的一大不足是,就我们目前所拥有的计算机而已,软件和硬件都是事先设计好的,软件和硬件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塑造的作用,也就是说,即使软件的功能再低下,它也不至于使高级的硬件系统变成低级的硬件系统,顶多是硬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而已;同样,高级的硬件系统也不会影响到低级的软件系统的结构,硬件系统再高级,它也无法让低级的软件系统自动向高级进化。高级软件装入低级硬件的计算机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总之软件与硬件之间没有互相促进和改造的机制。但灵魂与身体的情况是不同的,因为灵魂和身体之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塑造的。如果很低级的生命体的灵魂转世进入了高级的人类的身体,那么由于灵魂与身体存在着相互作用,人类的身体也会出现退化,人类的种族也将无法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如果生物多样性消失,生物由低到高的序列出现较大的断层,那么人类种族自身的发展也将是不可能的了。这一点可以看作是除了从生态平衡角度强调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另一个视角。

   (摘自《揭秘灵界生命:神秘现象探索》第十六章)


[1] A. G. Jacobson, A. K. Sater, 1988, “Features of embryonic induction”, Development, 104 (3): 341-59.

[2] Rupert Sheldrake, 1981, New Science of Life: the hypothesis of formative causatio, Los Angeles: J.P. Tarch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