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绣鸟兽虫鱼
鸟、兽、虫、鱼都是动物。绣动物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绣出它们的神情。因此,绣鸟、兽、虫、鱼要比绣花卉果木的难度大,需要进一步掌握表现手法。
鸟、兽、虫、鱼的形状,性格,神态都不相同。有的雄伟,有的细小;有的凶猛,有的柔顺。鸟有美丽的羽毛;兽有长、短、粗、细的毛绒;鱼有显、隐、硬、软等各种鳞甲;虫 有薄翼和触须。鸟和兽在飞走栖食时,有顾盼、呼应之次和喜、怒、善、恶之情;虫、鱼在飞翔,蠕动、游、息、浮、沉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姿态;或惊悸不定,或消遥自在,或翩翻荡漾,或蜿蜒屈曲,跂行蠢动„„所有这些,都要细心审视,他细体察,灵活运用各种针法,精心绣制,才能达到象其形、传其神的艺术效果。如果只是粗疏地模仿它们的表面形态,而不细致地刻画它们的神态,那么,即使针法、绣法没有谬误,也会导致呆板和缺乏生气。所以,绣动物重在上层施针,而不在下层的铺针。如果是铺针和施针并行的,则应边铺边施。各种动物的整体要形似,头、眼、嘴、足、翅、尾、鳍、须尤要灵活。
总之,绣动物要绣形并绣神,这是绣鸟、兽、虫、鱼等动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绣法
绣禽鸟:绣禽鸟多与花木合绣。禽鸟的形态极为复杂:翱翔喙息,行动灵活;远的巢居野处,泳水眠沙;近的穿屋过舍,唤晴嗓雪;„„绣时,都须一一表现出来。绣凶猛的禽鸟(鹰、雕等),必须表现出它们迅猛勇健的姿态;绣闲散的禽鸟,要表现出它们悠闲潇洒的姿态;绣美丽的禽鸟,要表现出它们光彩润泽的体容。绣翎翮要刚劲,绣毛片要柔顺有序,绣绒毛要蓬松有致,凶猛禽鸟的肩翎要显著有力,嘴要高圆光润,眼睛要点准,能传神。这里,关键在于用色要浓淡合度,善用中间色。眼睛该浓的地方要浓,用赭灰色线为宜。脚爪须齐直,有力,尤须注意它们栖枝立地搏斗的姿势,拳爪作势用力转折的地方必须显出,脚上脱毛必须施出,鹰、鹤、鹭、鸡的脚有斑纹,其中,又以鹰的脚纹最为显著突出,应该绣出。具体绣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用散套绣脚爪,然后加绣斑纹;另一种是先绣出脚爪形状但留出斑纹部位,然后色线一针或两针,用反抢扣齐,突出其轮廓,再一节一节地绣出斑纹。
要绣好禽鸟,必须首先把握各种禽鸟的体形姿态习性,羽毛的生长规律以及光线色彩的明暗深浅,然后再循序绣制。其顺序通常是这样的:先绣尾巴,次绣身段上的翎羽,次绣下面毛片,再绣颈毛和头毛。但也有从脚爪绣起的。然而,无论是从尾巴绣起,还是从脚爪绣起,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要先分清上下层次,然后从下层逐步绣到上层。毛片边须整齐,每片向里的一面,色与色相和处,起落针线条和,不能成节形。除尾羽和翎羽外,全身滑有片状毛的,则无须齐边。针法:用散故态复萌。先铺底绒,再分别用长短不齐略带斜形的线条施绣毛羽,也可以铺施并行。绣底绒的线要粗淡些,绣毛羽的线则须细深一点。这样就可以达到象真的效果了。
绣走兽:兽类中有的凶猛(如虎豹),有的驯顺(如绵羊)。绣猛兽要状其雄健狰狞的面貌,绣家畜要表其活泼温顺的形态,要将它们张牙舞爪、竖毛直尾或者缩头敛足、伏毛收尾的神情表现得逼真自如。兽类的毛有粗硬和细柔之分,紧密和蓬松之别,骨骼筋络也有隐藏和显露的区别。这些,都需要先分别清楚,然后再按照各种走兽的形态、光度、色彩、纹理绣制。绣制的顺序是:先从里面的脚绣起,再从尾巴倒绣到头部,又从两耳倒绣到面部。绣面部时,先绣眼,后绣鼻,再绣嘴,以至全部。绣眼珠宜用多种类比色线,在散针混合地绣,其光度强烈点用白色线。其它部分用散套针法,先依照体形皮色铺底绒,再按照姿态毛色用长短不齐带斜的线条施毛。底绒的边口须参差并除去绣花卉的出边。底绒线应当粗淡些,施毛的线则应细深些。绣股脚须合抱施毛,蹄爪施针略需参差。
绣昆虫:这里所说的昆虫是指点缀在花草上的草虫。虫类驱体小,体形各不相同,飞翻跃鸣,动股振翅,姿态不一。它们大多数生有大小四翅和长短六足。飞者翅展,翻者翅折,鸣者振羽切股,路者挺身翘足。所以,用针和用线最为繁琐细致。绣薄翼的虫,要绣出其薄如透明之感,线需要劈得最细(粗至二丝,细至三十分之一丝)。绣时,先将比较深的线一丝用接针绣出翼脉;次用比较淡的三分之一丝用虚针依着翼脉绣满。长股的虫,股长有力,须绣得挺直有劲,其触角灵敏有神,可用二丝线绣出,针法可用散套。粉翅的虫,翅翼花纹细小而复杂,颜色美丽。绣时,用针上调色法,在各种色线中加上级细的灰色线,用散套针绣制,绣红蝴蝶就采用这种法,绣时加用级细的红灰色细。
绣鱼介:鱼介是水中动物,大多点缀在萍花荇叶之中。由于水中光线的原因,鱼介的色彩应比原来的色彩深一些。其驱体柔软光滑,有显鳞的,也有不显鳞的:有硬壳的,也有软壳的。绣时,都应当一一表现出来。鱼在水中多作沉浮的状态,口颊尾鳍更要绣灵活。针法,用散套针。
(二)绣例
1.燕子 燕子的头颈、翅、背、尾都有蓝黑色线,略加深灰色线调和深浅。腹下用白浅灰色,颈颔下用茶红和白色,其连接的地方略加灰色。背和尾连接的地方略有茶红色。嘴、脚有青黑色。眼睛绣黑珠黑灰边。绣燕子重在尾外边齐直,脚细有力,嘴扁阔而尖,毛羽光滑。用散套针绣法即可。
2.翠鸟
翠鸟,雄的称翡,雌的称翠。翡的羽为红色,翠的翅膀为青黑色,头、痛、尾用深浅翠绿色,腹下用茶红色,腹北相接处用黄绿色,脚和嘴用红色,眼绣黑珠浅黄边。针法,用散套针。
3.芙蓉鸟
绣芙蓉鸟头、背和尾巴的羽毛,一般用黄色,头下及腹部用浅黄色。有花斑的,嘴和脚用红黄色,眼用黑色。针法,用散套针。
4.画眉鸟
绣画眉鸟的身体,全部用黄黑色;头、背、尾和翅膀用最深的赭色;腹下用浅赭色。纯白色的。眼珠为黑色,眼角有白梢,上眼眶有眉如画,嘴和脚用青黄色。针法,用散套。
5.八哥
八哥的羽毛黑而有光泽,雄性翼上有白色条纹,飞时显露,呈八字形,善鸣。绣八哥须注意:全身用黑色;头、背、翅和尾巴用黑灰色;头、翅和尾巴加用蓝色;翼有白点;腹下用浅赭灰色;颈和背的连接处用灰色;背和尾的连接处用深浅灰色;嘴和法用黄色。针法,用散套。
6.鸽子
鸽子有黑色、酱红色、灰色、白色、花色等多种。入绣时,多采用白色或花色。绣白鸽时需注意:背光凹处加用带灰色的深浅色线;嘴、脚和眼用深浅红色,加用赭色;嘴根有两处高起,可以用施针或散套针绣出。鸽子背部的毛片与其它鸟不同,呈鳞状。其绣法有二:一种是从羽干绣起,用施针和散套针结合,向外散出鳞毛;另一种是从边缘向羽干处绣,也用施针和散套针结合,绣至头部鳞毛渐渐模糊。
7.鹦鹉
鹦鹉,头大,嘴弯曲羽毛美丽。鹦鹉有绿、红、白、紫、黑等多种。入绣时,大多绣成绿鹦鹉。绣绿鹦鹉翅尾加用蓝色。腹下用浅绿色。头和腹部的连接处用茶红色。绣眼用黑色赭色线合起来绣,眼周围须裸出。嘴和脚用红色。上嘴须钩曲并覆盖下嘴。针法可用散套。鹦鹉背部的鳞毛绣法与鸽子的鳞毛绣法相同。
8.绶带鸟
绶带鸟有红、白、蓝多种。入绣者多为红绶带。其身体用红色,腹下用浅红色和白色。头有顶毛似雉,用蓝色。尾巴和翅膀用黑及深灰、深蓝等色。顶用深浅红色。嘴和脚用深青色,眼用黑色带黑蓝色。针法,用散套。但绣尾巴,翅膀要用稀针和施针。尾翅很长,须绣出飘羽的圈纹。绣时,先用稀针铺底,再用施针覆盖;靠翅干略粗,出来渐细,使多有轻薄感。
9.鸡和野鸡
鸡属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鲜红色肉质的冠,翅膀短,不能高飞。绣鸡的线色,除大红大绿的不用外,其它色线都可以随类施用。野鸡,雄的色彩美丽,头部用深灰色、深蓝色和深绿色绣;颈下用深灰色线加施深红、黄和蓝色线;背毛上半部绣红色黑边,下地部绣绿色黑边;背上长羽绣茶红色;翅毛用灰蓝带红色;尾巴用深浅茶红色加赭黑色绣出斑纹;眼珠用红黑色线带蓝灰,眼眶微黄;嘴和脚用青灰色线绣。雌的野鸡用灰色线加施赭灰色斑,尾短。山鸡和锦鸡形状与野鸡相似,只是色彩略有差异。针法,均用散套。但尾部斑纹用虚实针、直针、缠针等,须细密,色彩须浓淡相宜。
10.鹤
鹤属鸟类,头小颈长,嘴长而丰,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常见的有白鹤和灰鹤,顶红色,故又称“丹顶鹤”。不过,也有无顶的。绣时应注意:额颊咽喉至颈配黑灰色;尾巴用黑色及深蓝等色;顶用深浅红色;嘴和脚用深青灰色;眼用黑色。针法,用散套。背部毛片有两种绣法:一种用铺针刻鳞;另一种照其鳞毛用散套针绣出,从浅到深,层层叠起。
11.孔雀
孔雀的头上有羽冠,雄的尾巴羽毛很长,展开时呈扇状。常见的有绿孔雀和白孔雀,美丽异常。绣尾羽须先分出羽枝,然后依羽枝用直、接针、滚针绣飘羽。飘羽色彩极为丰富,须用孔雀蓝、翠绿、黄绿、秋香绿、秋香黄、赭色、紫色等线,用地上调色法绣制,如翠绿与蓝、秋香绿与黄绿、秋香黄与赭色都可以并合调和。绣羽翅先绣白色,再用浅灰色线绣边,用黄,绿、蓝等色绣圈纹。针法,用散顶毛须竖起,其绣法与绣尾羽同。背部鳞毛的绣法与鸽子、锦鸡和套。鹤的鳞毛绣法同。
12.鹰
鹰,性凶猛。有很多种:苍鹰、雀鹰等。这里指的是苍鹰。绣时应注意:鹰的头、背、尾用暗赭色,加用黄赭色横纹;腹部用灰白色;羽毛蓬松但不匀贴;嘴弯曲如钩,脚爪也似钩形,用青灰色线绣,须显出其锋光;眼深,锐利有神,眼堂凹进,周围凸出,宜用青灰色线绣,凹处应色深,凸处应色浅。针汉,以散套针为主,眼眶用滚针绣,羽毛用散针和施针结合绣,脚爪用反抢和刻鳞针绣(具体绣法见本本节一的内容)。
13. 凤凰
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现在已不能见到。其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姿态妩媚,色泽鲜艳,彩苞锦羽,丹冠华顶,极为美丽,所以,自古以来很多装饰品的图案采用凤凰的甚多,入绣的也多。绣时,头颈和背用绿色线,颈加蓝绿色披羽;翅羽蓝绿色,其中央有小翅,展如鱼鳍倒生状,用赭红色;尾有双翎,也有三翎、五翎者,很长,羽枝分披,用红色,尾端有圈纹,用蓝绿色;嘴用黄绿色;脚用青灰色,嘴跟上的冠用紫红色,顶帻用蓝绿色,眼斜视且狭长,眉梢长。由于凤凰的色彩多凭想象,所以上面所述的用色只是通常的配法,并非一概如此。针法,用散套,尾巴边缘用稀针。
14.鸳鸯
鸳鸯属游禽类。雄的叫鸳,羽毛华丽,翅上不竖起的扇状直立羽;雌的叫鸯,形状如鸭,比较小,背苍褐色。因鸳鸯偶居,形影不离,故画稿上多为成双。绣时,应注意:鸳的大翼用黄赭色,胸腹用灰白色,头上的羽冠用紫黑色,颈上的长毛用白色。鸯的全身用灰赭色,胸腹用灰白色,嘴和脚用黄红色,趾蹼须绣得细薄,趾用粗线二丝,蹼用细线一丝。针法,用散套。头颈用直针和套针,也可以用缠针。
15.兔
兔有白色、灰色和黄褐色等种。入绣者,多为白兔。其毛柔洁,耳大,尾短,前腿短,后腿长。绣时,配用白线,背光处用灰白色,嘴用红色,上唇厚,中间有缺口,须绣清楚,眼用红赭色线绣。针法,以散套针为主,绣毛可先施后套、也可套施并进。须绣得细腻,腹部尤要细腻。
16.松鼠
松鼠,外形略象鼠,但比鼠大,尾巴蓬松而特别长大,善跳跃,体黑褐色。绣时,身体用灰赭色,加绣黄色斑点。绣身上毛应先套后施;眼睛用黑线绣制;蓬松长大的尾巴可先施后套。也可先用稀针铺底,再用施针层层相覆。其行走矫捷,攀枝狡黠的形态,也须绣出。针法,除毛、尾外均用散套。
17.猫
猫,有长毛浓松和短毛紧薄两种,作为刺绣用的,多以狮子猫为题材。其毛色有玳瑁、狸斑、黑、白、黄等多种。猫的威势全在于眼睛。其瞳孔大小随光线强弱而变化;白天光强时,细如线缝,夜间漆黑时,则又放圆。要绣好猫,就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画好其丝缕;二是要配好线色;三是要用好针法。 先说划丝缕。划丝缕应当根据猫的结构征及毛丝的生长规律。要确定好中心部位,并以局部服从中心。次说配色。以绣灰色猫为例配色,就需要用白色、黄灰、瓦灰、紫灰四套色线。 再说针法和绣法。一般地说,绣猫总是先用稀针铺底,然后再用施针覆盖其上。用散套针法绣眼睛,用滚针或者接针和套针绣胡须。先层次,后绣上层次。猫的动作往往是有连带性的,如猫在注视飞舞的蝴蝶时,其背部、尾部和足等部位就有连带动作。因此,绣时须一一表现出来才能其神。在配色和用色时,须注意明暗光线,即根据光线明暗的不同程度,施用深浅不同的线色。一般的顺序是:先用黄灰,光明日报用瓦灰,最后用紫灰。从背部的斑纹到腹部的毛色用线,须逐渐从浓到淡。要善用中间色,使猫的色彩柔和。
18.狗
狗有黄、白、黑、花等多种。有长毛的,也有短毛的;有垂耳的,也有直耳的;有垂尾的,也有卷尾的。目光锐利有威。绣制要领和方法与绣猫同。针法,用散套针和施针。胡须用滚针和直针。
19.羊
羊,有绵羊和山羊两种。绵羊毛长蜷曲,雌的无角,雄的有角如螺旋状,尾巴较大。山羊毛短,角向后弯曲,尾巴较小。有白色、灰色和黑色等种。绣羊毛须注意毛的松动蜷曲感,外毛和枪毛的刚柔。针法,用散套针,先套后施,但不用散套针的出边法。绣绵羊毛的蜷曲形态,可以用拉梭子针法。
20.马
马,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各有一蹄,善跑,尾巴有很长的马尾,疏洒有致。其眼雄威美观,面部显筋纹,腿蹄瘦而有劲,腿蹄上的毛短而紧密。绣时均须注意。针法,用散套针和施针。身上的毛先套后施,毛尾和鬃毛用稀的接针绣。
21.鹿
鹿的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雄的头上有角如树枝,毛多为褐色且短粗。雌的毛色较淡,有星样斑纹。绣时须注意:鹿不象其它动物那样好动,应绣出其稳重的姿态。针法,用散套。绣法,先套后施,与绣羊同。
22.虎
虎,毛黄色,有黑色条形斑纹。其性勇猛凶残,体壮力大。绣虎应注意:虎毛用黄色、赭黄色和褐色等线绣,条纹用黑色和专业分工灰色线绣,但须浓淡相宜。针法,用散套。线可以粗些。先用粗线套后用细线施。雄虎两颊长毛下垂如鬃,既粗且劲,可掺用接针。其眼睛有凶光,须用红、绿、灰、白、黑等色线绣,以显其神威。施毛时,面部宜依照纹路用直余横曲施,颈、肩、背、腹用斜施,股脚则合抢施,随势用针。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