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语文导学案
(2020-08-05 18:01:28)分类: 语文 |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学案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被形象地比喻为课堂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下面就说说如何编写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有学习目标、学法提示、预习导学、合作探究、达标检测、收获小结组成。
二、导学案的编写基本要求
一是要吃透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导学案的编写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课文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重难点,研究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二是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提出关键的问题,形成知识的脉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学习目标,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四是导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导学案的编写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不能太多,一般以3-4个比较合适;
2、目标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 “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学法提示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某个学习内容产生疑问或困惑,怎么办呢?学法提示就是预设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作出的方法指导,告诉学生用什么方式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学法提示也可以穿插在每一个需要提示的问题后面。如:《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我编写的学法提示是: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在遣词造句上都很讲究,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后,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如果穿插在问题中则在问题出示之后,如《伯牙绝弦》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我能根据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学法提示: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三)预习导学
(四)合作探究
在有效课堂的构建中,我们把原来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总结归纳为几个问题,然后采取学生预习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讲解质疑,教师讲解点拨相结合的方式解答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问题化是导学案编写的关键。合作探究这个环节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从设计的问题中学会看书,学会分析,提高能力。所以设置问题不宜太多,太碎,要少而精,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如《窃读记》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窃读的滋味是怎样的?你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牵扯到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思考,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作者窃读时辛酸、害怕、快乐的复杂滋味,从中就能感悟到作者对读书的渴望。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五)达标检测: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编写达标检测,能有效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有效的指导。
达标检测的编排具体要求是;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要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
(六)收获小结
学生对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进行的归纳总结,既可以对知识的收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小结,或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收获小结可以留出空白让学生自由填写,也可以采取填空的方式,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