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文化与粤派建筑赏析

(2014-12-02 18:21:05)
标签:

岭南文化

粤派建筑

特点与风格

分类: 历史文化品读

   探秘岭南文化 品味“粤派”建筑风格 


http://s1/mw690/003kQEqigy6O4rEUUtq60&690

http://s11/mw690/003kQEqigy6O4qMezLY7a&690

    粤派建筑及室内设计以岭南文化为基础,并吸收港、澳及外来文化精华,进行融汇,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从而形成了受国内追棒的独特设计之风。岭南自古便是中、西文明交流的窗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岭南文化独树一葩,与之相应的建筑文化也以独特的个性和回归自然的意境著称,风格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和审美观。从它的组成来看,则受约于生活、气候、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粤派所属岭南的地理环境特征

       岭南位于五岭之南,位于我国的最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大致包括闽南、广东、海南和广西桂林以东大部分地区。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襟山带海。五岭是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和越城岭,五岭雄峙其北,浩瀚的南海绕其南;阴那山、莲花山、罗浮山、十万大山、六万大山虎踞东西。境内的珠江为封闭式、向心状的水系。这样的山河态势,历史时期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岭南历史地理的发展影响极其深刻。

       此外,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岭南形成了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的气候特点。岭南传统建筑风格实质上就是指以广府传统建筑特色为主的建筑设计风格,而粤派室内设计风格则是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延续,以及受港澳设计流派的深层影响所形成的独特设计风格。

 

http://s2/mw690/003kQEqigy6O4qLkDwl81&690

>>岭南文化的几点特性

       岭南临海的优势很快就被发掘了。漫长的海岸线使岭南的航海业很发达。岭南假借海洋走上与世界交往的道路,增加开放性。航运业带来了中外的通商,使此地一直吸收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岭南成为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交流的窗口。临海优势开创了岭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岭南人开放、兼容、商业、务实和求变化的心态也逐渐反映到建筑观和设计思维上。

       1、兼容性。这是岭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反映出来最明显的特性之一。岭南人对待古代文化、外来文化、包括一切古今中外文化都能采取来者不拒、批判吸收,一切皆为我用的态度,这就是多元文化带来的效果。兼容性中最主要的原则是以岭南文化为主,以中华文化为根的文化基础。

       2、世俗性。这也是岭南文化主要特征之一。岭南土著文化是代表了南越人的文化,它是南越人生活、生产中的事物、观念以及礼仪、制度等方面的反映。在历史文化发展中,岭南文化代表了民间所需求的利益,如古代建筑中的祠堂、书塾,近代的商店、茶楼等老百姓喜爱和实用的这些民间建筑类型的产生,都是为老百姓所用的,这就是岭南文化具有的世俗性。

http://s5/mw690/003kQEqigy6O4qKMAOoe4&690

       3、经世致用。与中原传统文化重农轻商的观念不同,由于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自古便是一个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因而商业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商品经济的发达铸成岭南人重实效、讲实利的重商务实思想。正是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使得岭南的建筑、园林、庭园具有务实的品格。比如岭南的传统民居以三间两廊联扩成多进多路的大型院落。与宽敞的北方院落不同的是,岭南民居的庭院都分隔得狭小和紧凑,一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遮阴面,二是利于院落与房间之间的联系,重视实用功能。

       4、开拓创新。岭南的开放和创新意识是全国闻名的,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特别是到了近代,岭南文化在提出时代新课题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城市民居的竹筒屋、沿街骑楼、茶馆就体现出对外来建筑文化的综合创新。又如五六十年代的北园酒家、白云山庄、双溪别墅、矿泉别墅等已表现出“广派”风格。七十年代,广派建筑更是独树一帜,率先打破了全国建筑界忌言创作的局面。从国外引进高层宾馆、玻璃幕墙、花园别墅、自选商场,种种举动一时间为全国所共瞩,开岭南新建筑风气之先,显示了岭南建筑文化锐意新进的态势。

http://s10/mw690/003kQEqigy6O4qLNCVXc9&690

      岭南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特色,并在建筑设计上形成其独有的风格魅力。

       1、布局讲究通风采光。岭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气候炎热,通风防热成为传统建筑以及室内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广府传统民居在总体布局上主要采用梳式布局,以南北里弄为主,设置连续小天井、廊道以及有意在东西两边打造南北狭长冷巷,借助东南风和南风构筑热压通风和空气对流,在开敞、通透的室内空间里形成小循环通风系统。连续的天井、廊道和冷巷同时解决了室内的采光需求。

       2、功能追求隔热防潮。岭南传统民居中常用的密集式布局,其作用是缩小建筑间距形成阴影,建造中再通过凹进式门斗、阳台外伸、檐廊门窗、骑楼等形式达到遮阳目的。在防潮方面,传统建筑强调门窗的密闭性能,采用实心厚墙,木柱、木隔断基部多用石材,屋面出檐深远,外墙光洁平整防积水,门做成上下活动式,阻隔地面湿气进入室内等等,各种防潮方法综合运用,防潮效果明显。

       3、建筑园林巧妙结合。苏州园林美誉天下,岭南传统园林同样美轮美奂。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等经典园林是建筑结合自然、彰显人文景观的典范。传统建筑在河道较多的地区往往将建筑跨于水面之上,伸出厅堂或水榭,引水入园。建筑内庭设计假山水庭,在庭院中凿池堆山,栽培植物花卉,使庭院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借景抒情,创造出田园化的人文环境。

http://s12/mw690/003kQEqigy6O4qMoP358b&690

       4、建筑造型轻巧自由。广州西关地区的民居一般大门处为单层,后部两层,中部大厅高约一层半,形成前低后高格局,形态起伏有致。建筑与建筑之间夸大镬耳造型,既起到防火防台风的作用又形成岭南建筑特色;大门常做成门楼式,单檐或重檐,四角翘起,轻巧瑰丽;漏窗花墙间隔院楼,门洞以圆形、瓶形、八角形为主;天井造型讲究“四檐落水”;形成亭台阁楼、堂馆轩榭、桥廊山水相得益彰的精巧造型组合。

       5、色彩凸显淡雅明朗。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中多用青砖砌筑实墙,构成稳定淡雅的青、蓝、绿冷色基调。在大面积的山墙面上用白色粉饰衬托屋脊、垂带的灰暗色调;大门常用黑漆,古朴宁静;在屋檐与墙面的过渡部位采用冷色调,以加强阴影效果,强化明暗关系;在灰暗的屋面上,则用鲜艳夺目的陶塑、嵌瓷突出屋脊,整体建筑色彩倾向淡雅明朗又不失跳跃、活泼的艺术特点。

       6、装饰手法特色鲜明。广府传统建筑中非常强调宅门的门楣、檐口和屋脊、墙尖等装饰搭配,形成高低错落、起伏穿插,富有节奏韵律的艺术效果。大门与外重矮栅门之间加的“趟拢”栅门成为岭南重要的装饰代表符号。木雕博古门窗、雕梁、隔扇屏门、檐廊搭配各式实木家具,与大面积空白墙体形成对比。建筑细部的各类木制梁头、枋尾、挂落以及灰塑、陶塑的脊饰,石栏花板和梁架上的浮雕构件等,既有装饰效果又起到结构藏拙、防风防蚀的修饰作用。 

http://s6/mw690/003kQEqigy6O4qM1Mot65&690

http://s14/mw690/003kQEqigy6O4qM5obrbd&690

>>岭南文化特质在当代粤派设计中的巧妙运用

       1、通风采光、隔热防潮是岭南风格设计创意的基础。在全世界倡导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正在室内设计中积极探索运用。室内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地域气候特点。在岭南地区,节能环保同室内通风采光、隔热防潮密切相关,设计师的创意不能过于依赖空调制冷系统,创造开敞、通透的平面功能布局在岭南地区的室内设计中更为实用,既解决了大面积室内的采光问题,又能起到空气流通作用。在具体的布局设计中尽量不要把空间分割得过小、过密,多利用通透屏风、隔断、双面博古架等间隔区域,通风实用又具特色。

       通道设计避免过于曲折,可以借鉴岭南传统建筑中常采用的廊道、冷巷达到通风作用,有意将过于狭长的通道设计成南北向,并且尽量置于靠外墙一侧,加速空气对流,形成空气内循环。在采光方面,可以吸收岭南传统建筑的做法,多创造天井式的自然采光,可以如同客家围屋般将小空间组团围合,共享天井采光;利用敞开式的天窗采光,可以将有条件的空间顶部打开设计成遮阳式采光窗;在较暗的区域可以设计白镜,将自然光反射进来;减少人工照明灯具的使用概率等等,都能达到理想的采光目的。在隔热防潮方面,设计创意时多使用隔热防潮的环保材料,少用容易受潮的木饰板、墙纸、地毯;墙体与柱体基部尽量使用石材、砖材保护,少用木质踢脚线;楼层较低的空间地面多采用吸水性强的哑光地砖,少用抛光砖,避免雨季返潮;强调天棚吊顶隔热,增加隔热层;建筑外墙少用落地玻璃幕墙,以减少室内冷气损耗及室外日照暴晒。

http://s12/mw690/003kQEqigy6O4qLdAVlbb&690

       2、室内整体色调的把握是体现粤派风格的重要手段。岭南传统建筑色彩古朴淡雅,特别讲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传统建筑色彩大多以白墙、青砖、灰瓦、褐木为主基调,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凸显而不张扬。深灰色的瓦顶、麻石本色的梁柱与护墙、黑漆大门、褐色门窗漏花以及木质本色为主的细部装饰构件等,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色彩搭配呈现出协调统一、素净明快的整体色调,是当代室内设计师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现代粤派风格的室内设计要特别注意吸纳传统建筑色彩的精髓,主基调的把握要注重传统用色特点,以偏冷色系为主,以淡雅、素净为整体面貌,注意与北方浓重传统建筑色彩之间的区别,多利用大面积的浅色肌理墙面同局部装饰构件的对比来体现风格特点。

   3、通过细节设计凸显室内环境的粤派风格品位。岭南传统建筑从外观造型设计到室内装饰搭配非常讲究韵律对比。建筑的平滑屋面与局部檐口、脊线的对比;横梁的复杂雕饰与竖柱平直表面的对比;室内主通道的门窗屏风与周边简化处理的墙体对比;建筑室内整体界面、顶部的简练装饰与精美细致的实木家具之间的对比等等,都会形成强烈的形态视觉反差,并随着空间的穿插组合形成韵律变化。而这些繁简对比反映出传统建筑修造中对细节装饰的注重,依然吻合现代室内的设计美法则。岭南传统建筑的设计精髓并不落伍,相反具有时代性。现代室内设计的趋势是不再凸显墙面装饰效果,而是将设计重点转移到对空间环境的整体把握。在合理解决空间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家具、挂件、摆饰、灯具等细节来提升空间环境档次,通过装饰细节的精美变化体现文化品位。现代室内细节造型设计可以通过吸纳传统建筑中的藏、露、重叠、连续等装饰手法来强调对比效果;可以借鉴镬耳、趟拢等岭南传统建筑造型元素来突出节奏韵律,打破大面积墙体的呆板;也可以同建筑结构相结合,用细节装饰来丰富和过渡界面的衔接,使细节造型更具实际意义;还可以通过岭南特色的家私组合、布艺摆件,灯光装饰来突出渲染环境氛围。

http://s5/mw690/003kQEqigy6O4qLX3F2d4&690

       4、善于利用园林景观来体现粤派设计之风。粤派设计充分运用岭南文化特质与岭南传统建筑、园林景观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现代室内设计中同样可以引入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元素,如利用叠水、奇石,结合观赏类植物的组合设计等,通过园林意境和人文精神的自然融合反映文化内涵。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设计的“故乡水”景观已成为经典案例,客人一进入大厅便被飞流而下的瀑布及水声所吸引,整个中庭被假山溪流环绕,鱼儿在水中畅游;每一层护栏以实墙白漆构成平直界面,使得茂盛的冬青草更显生机盎然;开敞的餐厅入口设计成小桥流水,阶梯叠石同建筑墙柱巧妙结合;分层墙体隔断采用岭南园林中的漏花窗处理,部分柱体以及走廊顶部配以实木装饰;处处精美景观构成了整体协调的家园场景,仿佛使人置身室外;人工园林与落地窗外珠江水景、城市风景遥相呼应,浓浓乡情油然而生。其特点就是使略显生硬的现代建筑环境增添了自然的氛围,使建筑与自然融合,更显人性关怀。传统园林设计手法绝不代表刻板老套,相反,在现代感十足的室内环境中精巧点缀岭南特色园林景观更能体现岭南地域的文化气质。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又具有地方特色,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特征明显,是岭南文化的外在表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尊重传统,强调地域差异,注意气候特点,关注岭南文化内涵的展现,不过多停留在外表形式的追求,积极回应节能环保理念,才是体现岭南特色的本质所在。

粤派设计中常见的岭南传统元素案例

http://s9/mw690/003kQEqigy6O4qMuZ1608&690

经典旧符号1:满洲窗

满洲窗是一种起源于东北地区满族风格的窗户格式,据说1650年由满族的平南王尚可喜带入广州。最早为满族的达官贵人所使用,“满洲窗”因而得名,早先多见于在广州光塔路、海珠路、惠福路、朝天路、解放中路一带。此后这些精美图案的窗格、栏栅被城外西关的富户纷纷仿效。清末民初流行于岭南建筑中,后来因原材料缺乏等原因,此工艺品渐渐匿迹。

满洲窗上的套色玻璃蚀刻画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独具岭南特色。它采用进口玻璃材料进行蚀刻、磨刻或喷沙脱色的技术处理,以传统题材为内容,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加上不同的形状设计,使窗户显得典雅秀丽。黄色玻璃的满洲窗比较少见,因为黄色为宫廷专用,寓意“皇气”,一般的官员或大户人家就只能用红色、绿色这些颜色。

时至今日,建筑上满洲窗已不多见,更多被隔音、隔热更佳的中空或双层玻璃取代了。但它斑斓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http://s13/mw690/003kQEqigy6O4qL0ySg5c&690

经典旧符号2:木趟栊

广州西关古老大屋的门口有三件“宝”,分别为雕花矮门、大木门、木趟栊。这是广州民居的独特风景。尤其是第二道门——木趟栊,它像一扇透风、透光的大窗户,既可防盗又可赏景,可算得上是最古老的“防盗门”了。对地道的西关少爷来说,扶着趟栊的木条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他们世界从此开始延伸。

木趟栊是个横向开合的活动栅栏,与门廊齐高,整个看上去就是一个大的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圆木一定要单数,不能双数,因为在粤语中“双”和“丧”同音,不吉祥。木趟栊下部装有滑轮,后部装有竖插销和小铜铃。人在家时一般只关趟栊,不关大门,客人来了只要轻轻拉动趟栊,门上的小铜铃就会叮当作响。 

http://s16/mw690/003kQEqigy6O4qL7dWDdf&690

http://s15/mw690/003kQEqigy6O4qMri0e3e&690

经典旧符号3:青砖、石雕

广州西关大屋还有一个典型外貌,那就是青砖石脚的外立面。据说这些青砖都是产于东莞及清远一带,色泽似碧玉者为贵。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看墙”,其功用类似于今天的瓷砖贴面。讲究的西关大屋青砖可以经数百年不磨蚀,砖缝之间连刀片也插不进去。现在已经无法烧出这种青砖了,据岭南建筑研究专家汤国华介绍,好的青砖要挖到田底下两三米深的无沙黏土才能做,而且要用柴草烧控制温度。水闷工艺都失传了,当年会烧砖的师傅也没有了。

岭南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融入岭南园林布局和造型手法。与木雕、砖雕、灰塑、陶塑一样,像廊柱、门框、柁墩、栏杆、牌坊、石狮等石作在晚清纤细繁缛之风影响下也追求精雕细刻,剔透玲珑。据广州文物专家邓炳权的研究,广东以潮州石雕最精细,可以打凿出又细又长的悬空的牵牛鼻绳,令人叫绝。岭南园林用材有广东当地的黄蜡石和英石,造型手法以叠石法(也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如流花湖公园茶室的壁山、白天鹅宾馆石室的壁山,而塑石法则用灰泥和水泥仿石,以节省石材。

经典旧符号4:月亮门

月亮门从岭南园林里的常客到室内装修设计的广泛使用,这也是岭南建筑文化的创新性,这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特色和根本,一切以创新为主,在创新中求变。此外,随着文化的发展,辐射性的作用也在岭南建筑中不断发展。

经典旧符号5:麻石街

http://s6/mw690/003kQEqigy6O4qLRYS915&690

     如何品味粤派建筑:

     第一,了解岭南当地人民的习俗、生活、思想、性格、审美观等,同时又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材料、环境等客观条件。

第二,掌握历史文脉,这关系到创作风格是否有民族特色。华浔优秀粤派设计师了解的历史文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这是发扬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性,便于我们批判、继承、吸取的需要;二是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习俗信仰等;三是了解当地人民的性格特征,它涉及到生活方式、情感爱好、审美观等;四是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以文艺的门类来分,有关文学的有匾章、楹联、题字,有关艺术的有绘画、书法、雕饰、陈设(家具),还有实用艺术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色彩等。这四方面的内容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当地自然条件,也离不开当地环境,它们构成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正是为创造岭南风格的实践基础。

第三,提升个人素养高,即思想、文化、信念、能力。例如对建筑及室内设计的正确理解,对创作方向的坚定信念,有一定的业务文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认真务实、深入工作的作风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