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梧州景点导游词:《广西梧州龙母庙》政务导游版

(2012-12-10 00:22:33)
标签:

导游词

梧州龙母庙

彭志创

政务导游

旅游

分类: 导游培训讲坛

原文发布于百度导游吧:http://tieba.baidu.com/p/1991225262

 

(彭志创编写)梧州龙母庙参观导游解说词

http://s10/mw690/b62e163egd06de9ff4359&690

http://s10/mw690/b62e163egd06dea5b5da9&690

http://s6/mw690/b62e163egd06de9942635&690




http://s14/mw690/b62e163egd06dea69f21d&690

(龙母庙旧庙门前)

 

欢迎各位首长来到梧州4A景区梧州龙母庙参观,我是本次讲解员小彭。在龙母庙你将步入民俗文化和道德教育的殿堂,也将感受到岭南文化承传交融的活化历史。更能祈福天地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五龙壁)

龙母是何人?为何能与海神妈祖齐名呢?

    龙母,姓温名媪,生于周赦王25年(公元前290年)农历五月初八,出生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温天瑞,是秦朝派驻南海郡的官员龙母传说中她拾获石蛋,豢养五龙,又利用长大的五龙呼风唤雨,开辟山川,治理西江,利泽人民,被尊称为龙母。龙母一生精通医术,预知祸福,兴利去害,造福百姓,利泽天下,被拥为仓吾族首领。公元前211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病逝,终年79岁。代被封为秦龙母,直至清朝,龙母受到封建皇朝的九次诰封,地位尊崇,百姓供奉龙母为西江河神并以梧州为中心,在西江沿岸及全国各地兴建三百多座龙母庙。龙母在珠江流域,特别是粤港澳享有崇高盛誉,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才会与妈祖媲美。

 

(五龙石柱----旧牌坊)

 

    我们沿着五龙壁--到五龙石柱--到放生池--到龙母牌坊--龟池--龙母庙---将一一见证梧州龙母庙的修建历程。龙母庙选址印合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枕山面江,舆地通灵,自古就非常灵验,早在北宋,就有梧州知府陈执中“龙母庙灵神鬼集”的惊叹。

    龙母庙就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初年真正千年神庙。历朝香火鼎盛,在明清都有重修,1987年龙母庙重光以来,经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等系列建筑。(龙母旧牌坊)

 

龙母庙的建设都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形式上也具有岭南文化的印记。请看这座旧牌坊,龙起苍梧济尘世,母仪海国庥众生。背面顶端为龙光普照四字,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护母五龙扬母训,祈神万众沐神恩。正是龙母精神内核的写照。五龙成长在苍梧古郡,一直济助着神州大地;在苍茫的海国中,作为五龙的母亲,她正以她的善心、德行庇佑着百越众生。龙母庙牌坊用的是岭南风格典型的建筑形制,上面的潮汕地区的磁塑及石狮子造型,还有后面福禄寿佛山石湾雕塑。都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的特色。

 

(总府题名碑)

  大家看到,这里是一只石龟驮着一块石碑,述说了梧州建城及历史沿革的情况梧州是始建于公元前183年,具有2194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交趾刺史部从现在的越南河内移至广信(今梧州)为郡治所在地。成为岭南首府,梧州长达316年是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元末明初,广西瑶民起义。朝廷将两广的军事重心移往三江水口的梧州,16万兵驻防梧州。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门前有两个大石龟,分别立有总督韩雍《建总府记》及湛若水《总府题名碑》

由明弘治年间状元伦文叙书写标题,兵部尚书湛若水作跋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碑的正面,刻着明代六十一位驻梧的总督、总镇和总兵的名字,名下都注有籍贯、出身、勋衔及出任时间。此碑也说明了梧州在明代就已经是两广总督的所在地。石龟和石碑进一步印证梧州在历史上是一座军事重镇。

 

(龙母正殿、太子殿、傅大将军殿)

 

各位首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梧州龙母庙正殿,正殿共三间,龙母正殿正中供奉着龙母圣像,这个圣像端庄慈祥,和蔼亲切,赐福于众的慈母,是庇佑百姓的元君。

让我们一起来祈福百姓,祈福国家,祈福苍生。祈福天地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上香祈福仪式)

 

共佑: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龙母正殿内)

龙母庙是百姓精神的家园,也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殿堂,更是民族融合团结,这是宋代建庙的石杵,还有明清重建的建筑构件,“缅怀圣德”体现了人民对龙母的爱戴,瓦面上的题字更是百姓对龙母庙建设的支持及敬仰。

在龙母正殿右手边就是龙太子殿,就是为了纪念龙母的五条小龙子而建造的。左边是傅将军殿,供奉着清康熙时广西巡抚佩抚蛮灭寇将军印的傅宏烈将军像。

 

(文昌殿)

龙母庙也是岭南文化兼容并序,融合承传的活实体。道教的文昌帝,关帝都融入其中,佛教的观音殿也置身其中。共同祈求五福的降临祈求龙母及众神佑护我们风调雨顺,一年四季好光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以表达我们最美好的愿望

 

(上山走廊)http://s13/mw690/b62e163egd06deabf2dec&690

 

这是龙母庙扩建的部分,2005年梧州市政府继续扩建,景区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牌坊是汉白玉制作而成的,高大雄伟,有一种逼人的肃穆气度。各种龙纹图案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龙母,这位西江流域的河神,她一直庇荫,保护着西江流域的老百姓,以利泽天下的精神,向他们输,让他们普遍地受到她的赐惠。 

      (汉白玉牌坊旁)

 

     高达38米的 金印龙母铜像在人和物形象处理上采用了五龙施法、护舟返航这一传说中造型,把圆雕、浮雕和线刻融洽在一起在整体上体现了气势的力度在稳重巍然中体现涌动在历史淀积中透射出岭南龙都——梧州的龙文化、水文化、龙母文化。

 

(龙母前殿)

  大家请看一下殿内摆设的是用红木,真黄金粉作着色剂做成的大型影壁,上面的图案就是龙母传说故事中著名的《龙母进京图》。

      话说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获悉了龙母抚养五龙和龙母一贯积德行善,言行神异的情况后,便觉得这是极大的祥瑞,于是派人通过灵渠,转湘江把龙母的事情始未启奏秦始皇,奏章中绘声绘色地报告了两件事:一是岭南出现了真龙,二是出现了抚养真龙的龙母。于是,秦始皇怀着敬意,很想亲自见见龙母,把龙母接到咸阳宫里来住,于是派遣了一位专使,携带了很多的黄金和碧玉,经长江、灵渠来到岭南,要礼迎龙母进京。

  龙母当时已经是79岁高龄的老人了,不愿进京了。但被专使软磨硬泡地迫使龙母上了官船,逆水开拔。

话说龙母被迫上了秦使的官船后,心情一直闷闷不乐,只好在船上召唤五龙想办法。载着龙母的官船四去四回,船上的人都认为是五龙太子护母返航的,只好上奏秦始皇,允许龙母返回家乡。

 

(出龙母庙新牌坊)

龙母不仅是西江河神,更是百越民族共同推崇认同的祖先。龙母的精神内核“利泽天下,造福百姓”不仅是奉献精神的体现,更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所推崇的道德品质,龙母及五龙传说所展现的传统道德中的“母慈子孝”是道德始祖舜帝倡导的五德的发扬和传承。

期待龙母庙的参观能为各位首长留下美好的印象,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能承接“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的东风,有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