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景点导游词:《广西梧州龙母庙》政务导游版

标签:
导游词梧州龙母庙彭志创政务导游旅游 |
分类: 导游培训讲坛 |
原文发布于百度导游吧:http://tieba.baidu.com/p/1991225262
(彭志创编写)梧州龙母庙参观导游解说词
http://s10/mw690/b62e163egd06de9ff4359&690
http://s10/mw690/b62e163egd06dea5b5da9&690
http://s6/mw690/b62e163egd06de9942635&690
http://s14/mw690/b62e163egd06dea69f21d&690
(龙母庙旧庙门前)
欢迎各位首长来到梧州4A景区梧州龙母庙参观,我是本次讲解员小彭。在龙母庙你将步入民俗文化和道德教育的殿堂,也将感受到岭南文化承传交融的活化历史。更能祈福天地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五龙壁)
龙母是何人?为何能与海神妈祖齐名呢?
(五龙石柱----旧牌坊)
龙母庙的建设都遵循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形式上也具有岭南文化的印记。请看这座旧牌坊,“龙起苍梧济尘世,母仪海国庥众生”。背面顶端为“龙光普照”四字,两侧也有一副对联:“护母五龙扬母训,祈神万众沐神恩。”正是龙母精神内核的写照。五龙成长在苍梧古郡,一直济助着神州大地;在苍茫的海国中,作为五龙的母亲,她正以她的善心、德行庇佑着百越众生。龙母庙牌坊用的是岭南风格典型的建筑形制,上面的潮汕地区的磁塑及石狮子造型,还有后面福禄寿佛山石湾雕塑。都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的特色。
(总府题名碑)
大家看到,这里是一只石龟驮着一块石碑,述说了梧州建城及历史沿革的情况。梧州是始建于公元前183年,具有2194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交趾刺史部”从现在的越南河内移至广信(今梧州)为郡治所在地。成为岭南首府,梧州长达316年是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元末明初,广西瑶民起义。朝廷将两广的军事重心移往三江水口的梧州,16万兵驻防梧州。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门前有两个大石龟,分别立有总督韩雍的《建总府记》及湛若水《总府题名碑》,
由明弘治年间状元伦文叙书写标题,兵部尚书湛若水作跋的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碑的正面,刻着明代六十一位驻梧的总督、总镇和总兵的名字,名下都注有籍贯、出身、勋衔及出任时间。此碑也说明了梧州在明代就已经是两广总督的所在地。石龟和石碑进一步印证梧州在历史上是一座军事重镇。
(龙母正殿、太子殿、傅大将军殿)
各位首长,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梧州龙母庙正殿,正殿共三间,龙母正殿正中供奉着龙母圣像,这个圣像端庄慈祥,和蔼亲切,像赐福于众生的慈母,也是庇佑百姓的元君。
让我们一起来祈福百姓,祈福国家,祈福苍生。祈福天地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上香祈福仪式)
共佑: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龙母正殿内)
龙母庙是百姓精神的家园,也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播殿堂,更是民族融合团结,这是宋代建庙的石杵,还有明清重建的建筑构件,“缅怀圣德”体现了人民对龙母的爱戴,瓦面上的题字更是百姓对龙母庙建设的支持及敬仰。
在龙母正殿右手边就是龙太子殿,就是为了纪念龙母的五条小龙子而建造的。左边是傅将军殿,供奉着清康熙时广西巡抚佩抚蛮灭寇将军印的傅宏烈将军像。
(文昌殿)
龙母庙也是岭南文化兼容并序,融合承传的活实体。道教的文昌帝,关帝都融入其中,佛教的观音殿也置身其中。共同祈求“五福”的降临,祈求龙母及众神佑护我们风调雨顺,一年四季好光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以表达我们最美好的愿望。
(上山走廊)http://s13/mw690/b62e163egd06deabf2dec&690
这是龙母庙扩建的部分,2005年梧州市政府继续扩建,景区由原来的5000多平方米扩展到10万平方米,现在已建成了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厢房、连廊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龙母前殿)
龙母当时已经是79岁高龄的老人了,不愿进京了。但被专使软磨硬泡地迫使龙母上了官船,逆水开拔。
话说龙母被迫上了秦使的官船后,心情一直闷闷不乐,只好在船上召唤五龙想办法。载着龙母的官船四去四回,船上的人都认为是五龙太子护母返航的,只好上奏秦始皇,允许龙母返回家乡。
(出龙母庙新牌坊)
龙母不仅是西江河神,更是百越民族共同推崇认同的祖先。龙母的精神内核“利泽天下,造福百姓”不仅是奉献精神的体现,更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所推崇的道德品质,龙母及五龙传说所展现的传统道德中的“母慈子孝”是道德始祖舜帝倡导的五德的发扬和传承。
期待龙母庙的参观能为各位首长留下美好的印象,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能承接“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的东风,有更美好的明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