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结题资料
(2013-03-01 15:05:19)
标签:
教育 |
附件一:
实验小学 课题主持人:徐茜申报时间:2012年7月20日
课题组成员 |
王志华 |
学校 |
县(市、区) |
|
课题名称 |
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 |
|||
成果简介: 本课题对数学作业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变作业形式,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部分,课内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课外作业,我们遵循了趣味性、审美性、多样性的原则,将作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口头作业有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有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有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使作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 (2)不同作业的评价侧重点不同:探究型作业的评价重过程;开放型作业的评价重创新;动态型操作作业的评价重整体;合作型作业应注重对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结果的整体评价;自主选择作业的评价,重个人内差。对学生个人作纵向的、横向的内差评价是作业的重要评价方式。 (3)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学生及家长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真正形成了作业评价中的多元互动。 |
||||
学校 意见 |
|
|||
乡镇校 办意见 |
|
|||
市教科 所意见 |
|
|||
《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中期报告
《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课题组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它起着巩固课堂知识,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据此总结本课得失,制订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
作业的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所以,作业评价应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作业评价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数学作业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我们试图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案例研究,对数学作业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抽象概括,系统探索,对学生数学作业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小学数学教研的不断深化。
自2011年9月开始,我们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不同形式作业的评价
(1)对探究型作业的评价:重过程。作业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的树立、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而不是结果的优、良或及格。
(2)对开放型作业的评价:重创新。作业中的一题多解、作业内容开放的,往往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另外,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和有些观点也不可能很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对、错来衡量,应侧重它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评价。
(3)对动态型操作作业的评价:重整体。作业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进步,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多因素发展;所以合作型作业应注重对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结果的整体评价。
(4)对自主选择作业的评价:重个人内差。对学生个人作纵向的、横向的内差评价是作业的重要评价方式。
2、不同方式的作业评价
(1)评语式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语式的批评和表扬,其原则是:第一、诱导学生思考,自我改错。第二、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激活创新意识。第三、关注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励式评价:我们建立的激励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发现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都不吝啬表扬。
第二、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们就常常画一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第三、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挂钩,培养学生的罢休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作业评价的定位由老师与作业之间,转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2)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第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第三、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课题组主持人
2011年12月23日
《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结题报告
《小学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课题组
一、
1、提出背景
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数学作业呈现给我们的一直是单纯的红批白字,多年来好像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无论是老师、孩子还是家长都早已习惯于这样的形式,细细看,显得无情、冷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由此产生了畏惧感,缺少热情,许多学生的学习激情无法调动。提及数学作业的评价人们除了以“√”和“×”来判断学生所获取知识的对错,再就是以分数或以等第来衡量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过分强调数学课程甄别,忽视改进与激励;过分关注对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数学学习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作业评价方式、工具单一,忽视数学综合素质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量化评价,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
2、课题研究意义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作业评价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数学作业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我们试图通过对小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案例研究,对数学作业评价的现象事实与案例进行总结提炼,抽象概括,系统探索,对学生数学作业进行全面的发展性评价。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互动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运作范式,推动小学数学教研的不断深化。
3、研究过程:分三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撰写课题研究方案。(2)组织研究人员进行有关培训。(3)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现状调查与分析。
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5月)
(1)探索尝试有效的作业评价途径和方式
。
结题阶段(2012年5月-6月)
(1)资料整理、分析。
4、研究保障
(1)学校成立了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学校科研氛围浓厚,人人有研究课题,便于研讨;网络平台的建立,便于学习优质资源。
(2)主持人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显著。
(3)研究人员分别担任不同班级数学教学,搜集数据可信度高。
5、研究人员分工
主持人:徐
组
姬芳婷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内容: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1、不同形式作业评价的重心
2、有效评价方式的探索
(二)研究进程
自2011年9月开始,我们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边学习边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不同形式作业的评价
(1)对探究型作业的评价:重过程。作业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的树立、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而不是结果的优、良或及格。
(2)对开放型作业的评价:重创新。作业中的一题多解、作业内容开放的,往往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另外,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和有些观点也不可能很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对、错来衡量,应侧重它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评价。
(3)对动态型操作作业的评价:重整体。作业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进步,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多因素发展;所以合作型作业应注重对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结果的整体评价。
(4)对自主选择作业的评价:重个人内差。对学生个人作纵向的、横向的内差评价是作业的重要评价方式。
2、不同方式的作业评价
(1)评语式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语式的批评和表扬,其原则是:第一、诱导学生思考,自我改错。第二、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激活创新意识。第三、关注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激励式评价:我们将建立的激励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善于发现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都不吝啬表扬。第二、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们就常常画一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第三、将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挂钩,培养学生的罢休协作精神。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多元化:作业评价的定位由老师与作业之间,转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自己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把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2)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注学生作业的正确率。第二、关注学生们的实际水平。第三、关注学生做作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研究成果
1、实践成果
(1)改变作业形式,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部分,课内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课外作业,我们遵循了趣味性、审美性、多样性的原则,将作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口头作业有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有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有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小调查等;使作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
(2)不同作业的评价侧重点不同:探究型作业的评价重过程,重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的树立、情感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而不是结果的优、良或及格;开放型作业的评价重创新,作业中的一题多解、作业内容开放的,往往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另外,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和有些观点也不可能很成熟,所以不能简单的用好、坏、对、错来衡量,应侧重它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评价;动态型操作作业的评价重整体,作业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多方面的进步,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多因素发展;所以合作型作业应注重对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结果的整体评价;自主选择作业的评价,重个人内差。对学生个人作纵向的、横向的内差评价是作业的重要评价方式。
(3)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学生及家长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真正形成了作业评价中的多元互动。
2、理论成果
撰写论文《评语让数学作业活起来》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推荐参评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
四、课题存在问题
1、由于班额大,影响了面批的次数与质量。
2、部分家长的自身素质与工作环境的原因,配合不够。
3、参与教师理论水平有限,影响了研究的成果的总结。
五、研究设想
1、应主动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再研究。
2、教师要加大学习力度,提高个人理论水平,提高科研效率。
课题组主持人
2012年7月14日
巧用评语 让数学作业“活”起来
禹城实验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建立信心 。从中可以看出激励不只是表面的表扬一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都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因此我们强调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的多元,不仅要指向于基础知识和知识技能,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等等方面的评价,评价应该指向多元的课程目标,所以说评价目标应该是多元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而作为日常学习检测的作业评价方式更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长期采用这样一种批改方法,学生就会缺乏新鲜感,往往作业发到身边,看一下就过去了,起不到矫正反馈的作用,更谈不上学生内在的需要。那么,如何让作业的批改也符合我们新课程的要求,顺应儿童的心理,让作业批改的书面形式成为架起孩子与教师心灵沟通的桥梁呢?将语文教学常用的评语法引入数学作业批改中,不失为成功之举。
一、激发兴趣 ,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二、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
三、拓宽思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四、端正态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