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的加捻部分
(2014-08-22 09:51:02)
标签:
rapplon粗纱机 |
一、粗纱机的加捻机构
粗纱机的加捻机构主要包括锭子、锭翼和假捻器等元件。由前罗拉输出的须条由锭翼回转而加捻,锭翼一转,纱条上加上一个捻回。粗纱机的加捻机构以锭翼的设置形式不同而分为三类,即悬吊式(吊锭)、竖式(竖锭)和封闭式。
(一)悬吊式加捻机构(悬锭) 现代粗纱机多采用悬吊式加捻机构,如图6-3-1所示。锭翼1与锭杆5合为一组合件,以轴承固装于上方的固定龙筋2上,形成悬吊锭翼。锭翼顶端螺旋齿轮3由长轴齿轮或齿形带直接传动,锭杆从上部插入筒管9内以稳定筒管的上部。筒管固定在下部支承6上,通过长轴齿轮8带动筒管齿轮7而回转,并随升降龙筋一起作升降运动。锭翼1又称为锭壳,由空心臂、实心臂和压掌组成。空心臂是引导粗纱的通道,实心臂起平衡作用。压掌由压掌杆、压掌叶、上圆环和下圆环组成,上、下圆环套在空心臂上,可在一定范围内绕空心臂转动。前罗拉吐出的须条11自锭翼上端顶孔穿入,从侧孔引出后,再穿入空心臂。自空心臂引出的粗纱在压掌上绕2~3圈后经压掌叶上的导纱孔卷绕在筒管上。
图6-3-1
悬吊式锭翼有两种形式,如图6-3-2所示,一种为锭杆式锭翼1,中央锭杆用于支承筒管上部,故也称为上锭杆式吊锭。采用锭杆式锭翼,因筒管的上下支承为不同构件,所以对锭杆与筒管下支承中心的同心度要求较高。另一种是无锭杆式锭翼2,采用无锭杆式锭翼时,筒管由升降龙筋上的长支承杆来支承,所以也称为下锭杆式吊锭。
采用悬吊式加捻机构为粗纱机实现落纱自动化和生产连续化创造了条件。
(二)竖锭式加捻机构(托锭)
图6-3-3
竖式锭翼在落纱时需将锭翼拔出,费时又费工,并易损坏锭翼,难以实现自动落纱。并限制了粗纱机技术性能的提高,所以已被悬锭所代替。
(三)封闭式加捻机构
这种加捻机构的锭翼双臂封闭,顶部和底部均有轴承支承,其传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锭翼的传动轴在锭翼的上方,另一种锭翼的传动轴在锭翼的下方,如图6-3-4所示。在图(1)中,锭翼10由上部锭翼罩壳7内的螺旋齿轮6和转动轴9传动。压掌11位于空心臂的中部。导向轴1和锭套筒14分别由螺旋齿轮2和5传动。锭套筒14外套纱管13,内侧通过双键12与锭子相连,并带动锭子同向回转。锭子为空心,其顶部紧固一塑料六角形正齿轮以支承筒管,使其随锭子一起运动。锭子下部内壁有螺纹与导向轴的螺纹相吻合,当导向轴与锭子间同向等速转动时,锭子无升降运动,若导向轴转速快,则锭子向上运动,若导向轴转速慢,则锭子向下运动,从而达到纱管升降卷绕的目的。
封闭式加捻机构取消了笨重的龙筋升降机构,且在高速时锭翼的变形量极小、运行平稳,故特别适应于高速大卷装。
(四)加捻机构的设计要求
1.锭翼的开档和长度
(1) 锭翼材料都选用铝合金,强度高而离心力小。
(2) 锭翼外型设计采用斜肩式,翼臂总长度缩短,臂上端刚度大,弹性变形量小。
(3) 锭翼表面涂有极光滑的特殊涂层,以减少空气摩擦阻力,并防止粘挂纤维。
(4) 翼臂断面设计为流线型,以减少高速回转时的空气阻力。
(5) 锭端都套有橡胶制成的假捻器,假捻效果明显。
不同机型,其加捻机构不同,锭翼的开档和长度不同,故卷装大小也不同。如国产FA425型、FA468、FA491型粗纱机为悬锭式加捻机构,因该机构锭翼上部刚度较大,并为封闭式空心臂,所以卷装可达φ150×400(mm) ,国产A454C型、A456G型粗纱机为竖锭式加捻机构,其卷装形式相应小些,分别为φ128×320(mm)、φ135×320(mm)。美国ROVEMATLC764 型粗纱机采用封闭式加捻机构,其卷装可达φ178×356(mm)。
⒉压掌压纱力
图6-3-5
二、粗纱捻系数的选用
(一)纱条的加捻
(二)捻度
当锭翼速度一定时,捻度的变化影响产量,捻度大,则产量低。所以在调整捻度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三)捻回角
图6-3-6
图6-3-7
纱条在加捻过程中,内层纤维和外层纤维,可以看作处于不同直径的圆柱体表面,施加捻度后,内层纤维的捻回角小,外层纤维的捻回角大,纱条结构内紧外松,所以纱条的紧密度,主要决定于外层纤维的向心压力。
(四)捻系数
当纱线的体积质量为一常量时,C为一常数,则αt只随tanβ的增减而增减,因此采用αt表示纱条的加捻程度和采用捻回角β具有同等意义。当αt确定后,可以用下式计算出不同线密度纱线的捻度。
式中:Tt——纱线线密度(tex)。
图6-3-9
(六)粗纱捻系数的选用
粗纱捻系数的选用,主要依据原棉品质和粗纱定量,同时参照细纱机牵伸型式、细纱用途及车间温湿度等条件而定。当纤维长、线密度小、整齐度好时,因纤维间的抱合力大,选用的捻系数宜小,反之宜大。当粗纱定量重,因其截面内的纤维根数多,捻系数宜小,反之宜大。当细纱机加压较重、握持力较大时,粗纱捻系数宜偏大掌握。精梳纱所用粗纱因纤维整齐度好,捻系数宜小。针织用粗纱,因细纱条干要求高,为加强细纱机后区的摩擦力界,捻系数宜偏大。车间温度高,纤维表面棉蜡融化,摩擦系数小,捻系数应大;车间湿度大,纤维间摩擦系数大,捻系数应小。黄梅季节,为防止机前纱条松垂下坠,捻系数应大。化纤长度长、整齐度好、卷曲数多,粗纱加捻后纤维间的摩擦力大。为了不使细纱牵伸时牵伸力过大,粗纱的捻系数应较纺纯棉为小。棉型化纤纯纺或与棉混纺,粗纱捻系数约为纯棉纺的50%~70%,中长化纤混纺时约为纯棉纺的40%~60%,具体应视化纤原料的类别及粗纱定量的轻重而定。
总之,粗纱捻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粗纱捻系数的具体数据由经验获得。当加工中等长度的棉纤维时,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可参考表6-3-1。当加工各种化纤纯纺与混纺时,粗纱捻系数范围可参考见表6-3-2。
表6-3-1
粗纱定量/g.(10m)-1 |
2~3.25 |
3.25~4.0 |
4.0~7.7 |
7.7~10 |
|
捻系数 |
普梳纱 |
105~120 |
105~115 |
95~105 |
90~92 |
精梳纱 |
95~100 |
85~95 |
80~90 |
75~85 |
纤维长度/mm |
原料 |
捻系数 |
|
纤维长度/mm |
原料 |
捻系数 |
≤40 |
纯涤 |
62~64 |
|
≤40 |
涤粘 |
50~60 |
纯维 |
67~72 |
|
粘腈 |
48~60 |
||
纯粘 |
62~81 |
|
粘锦 |
48~68 |
||
纯腈 |
57~76 |
|
51~60 |
涤粘 |
45~60 |
|
涤棉 |
48~67 |
粘锦 |
45~60 |
|||
棉维 |
81~86 |
|
涤腈 |
40~55 |
||
粘棉 |
63~76 |
|
涤腈粘 |
40~55 |
||
棉粘 |
73~86 |
|
腈锦粘 |
40~55 |
三、假捻在粗纱机上的应用
为了减少或消除粗纱前后排纱条因捻陷而引起的意外伸长及前后排伸长差异,在粗纱机上采用假捻以降低细纱的重量不匀率。
粗纱机的加捻作用发生在锭翼顶孔至侧孔之间,因加捻力矩的作用,捻回沿轴向向前罗拉方向传递,但粗纱在通过锭翼顶孔时,纱条与锭翼顶孔有摩擦,如图6-3-10的所示,在B1、B2 处,摩擦使捻回不能顺利上传,使锭翼至前罗拉一段纱条的捻度,较粗纱的正常捻度约减少20%~40%,这种现象称为捻陷。捻陷使纺纱段纱条的强力减弱,在张力作用下易产生意外伸长,所以需采用假捻来增加纺纱段强力,减小意外伸长。
图6-3-10
捻陷与纺纱段捻度
(一)假捻原理
图6-3-12
生产上运用假捻,是在运动的纱条上选取一点作为加捻点,如图6-3-13所示,纱条沿AC方向运动,取B点作为加捻点,AB为输入段,BC为输出段。设须条的线速度为v,加捻点的回转速度为n,则输入段的捻度Ttex = n/v 。输出段得到的捻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加捻点B,捻回数为n,捻向与输入段相反;另一部分是输入段输入的捻回数n′=Ttex×v,即输出段得到的总捻回数n′= n - Ttex×v=0,则输出段的总捻度Ttex′=n′/v=0。由此可知输出段的纱条上没有捻回。
上述在运动的纱条上设加捻点,使输入端有捻,而输出端无捻,这种现象称为假捻效应。输入端的捻回称为假捻,产生假捻的机构称为假捻器。
(三)粗纱假捻器
锭帽式假捻器采用塑料、尼龙、橡胶、聚氨酯等弹性材料制成,插放在锭翼套管的顶端,依靠弹性层紧套在锭端圆周槽内或粘结压配。锭帽假捻器的锥形加捻器上刻有凸起的条纹,或有三角形及球状微粒,以增加圆锥面的摩擦系数。在纺化纤及特细特纱时,采用较大外径的假捻器,可加大假捻器与纱条的直径比,提高假捻效果。当前后排的导纱角不同时,前后排可采用不同锥面角的假捻器,以减少前后排粗纱假捻效应的差异。假捻器使用日久,条纹磨灭,可以调换。
详细技术资料请联系上海汉唐
全国服务热线:400-180-6599
汉唐官方网站:http://www.rappl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