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肤品的历史冷知识——雪花膏

(2015-06-10 07:23:35)
标签:

杂谈

牙膏皮换鸡蛋,“人造肉”,雪花膏。那个年代朝阳区没有那么多仁波切,稻香村也还没有推出拿破仑。
雪花膏之所以叫雪花膏是因为“在皮肤上一擦,留得香气,而膏体无形中淡去,犹如雪花,故名雪花膏。”听起来倒是比“啪啪啪吸收了”诗意很多。雪花膏的来历确实如此,英文名Vanishing Cream,第一款Vanishing Cream就叫做Hazeline Snow——夏士莲雪花膏。
雪花膏并不是用作为保湿护肤品出现的。19世纪末流行往脸上扑粉,但是散粉不太容易挂脸上,特别是刚刚用肥皂洗了的脸。当时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脸上先抹上一层冷霜(Cold Cream,有点儿像杨子荣天冷脸上涂的蜡)。掉粉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冷霜过于厚重,皮肤偏油性的小婊咂们又受不了了。于是清爽很多的雪花膏就蹦出来了,有点儿当年的BB/CC霜的意思。

雪花膏的组成非常简单:硬脂酸、碱、多元醇和水。硬脂酸是最常见的饱和脂肪酸,牛油里的含量有24%。硬脂酸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蜡状固体,所以问题就来了,怎么和水混在一起?加碱,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碱和脂肪酸反应就是所谓的“皂化反应”,产物就是硬脂酸钠(如果是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硬脂酸钠是两亲性分子,可以把硬脂酸(油)和水拉在一起,也就是“乳化”。雪花膏里最常见的多元醇就是甘油。甘油的作用是让雪花膏更容易涂开,同时吸水防止膏体在储藏时干裂,这时候甘油的作用还不是给脸保湿。实际上,雪花膏里不能有太多的甘油。记得雪花膏的初衷吗?是为了更好的上粉!如果甘油过多,会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让脸上的粉结成一坨坨的。

雪花膏还有一种特别的效果,就是具有亮闪闪的“珍珠般的光泽”。雪花膏的成分很简单,并没有添加云母之类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光泽?当时的化学家对此非常着迷,弄出来一大堆的理论。最终才发现光泽来自于硬脂酸钠的结晶。后来,硬脂酸钠被其它多元醇+硬脂酸反应所得的乳化剂取代,雪花膏也就失去了它的光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雪花膏的辉煌时代,之后它就开始被众多的护肤产品所取代。至于在我国的辉煌时代,我认为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不过基本上那时候雪花膏是娘炮的试金石:抹雪花膏的男人就是娘炮。

1880年两个美国人在伦敦开的宝来威康公司(Burroughs Wellcome & Co. Ltd. )推出的夏士莲雪花膏现在还有。宝来威康没听说过?因为它已经成为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一部分了。不过呢,当年的夏士莲雪花膏之所以叫做Hazeline Snow,是因为里面含有收敛作用的金缕梅。现在两种夏士莲雪花膏都已经没有金缕梅成分了,但是仍然保留了传统的硬脂酸和碱的配方。它们分别是Hazeline Snow Moisturizing Cream和Hazeline Snow White & Natural Lightening Cream。前者更为传统,几乎和一百多年前没什么差别;后者更为现代,增加了烟酰胺,还有两种化学防晒成分,以及桑树根萃取。
http://ww1/large/b5f942abgw1esymy3pjqsj20u70k0tbe.jpg
下一篇冷知识系列是:镭?雷人的放射性护肤品。

参考资料:http://www.cosmeticsandskin.com/aba/vanishing-crea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