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维生素C(VC)是有科学证据表明的具有抗氧化/美白等功效的成分之一,所以也是我们写过的最多的成分之一。羊找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是嘟囔过,怎么又写VC。不过,粉丝们提问最多的几个选题之一就是VC干粉,所以需要继续补充。首先,全面总结一下我们写过的VC长微博。你可以在我们的微博里搜索相应题目,或者在我们的网站上打开所附的链接。
《维生素C在化妆品里的作用》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416
《美白!美白!》
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721
《不怕光的VC》
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1250
《杜克cef&pcf》
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958
《粉丝点播nufountainC20》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968
《Vc之乌龙事件》http://www.beautyallyouknow.com/?p=952
其余哩哩啦啦还有一堆相关微博内容,太琐碎,请各位用心的粉丝自己去翻吧。如果提问的答案就在以上写过的内容里,我们会忽略提问。
说到VC干粉,主要诉求还是储存期间的稳定。化学反应很多都是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固体反应相对较难。举个例子,干柴烈火。干柴堆在那里有个鸟事,点着了才欲火焚身。VC干粉里的VC分子被拴住了,不太容易和氧气什么的去约会;溶在液体里,分子们就自由很多,除非像《不怕光的VC》里面说过的一样,给VC分子事先配一个油瓶拖着。
VC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抗坏血酸,顾名思义,“酸”。因此,在溶液状态,浓度越高pH越低(越酸),VC越稳定。但是,对皮肤的刺激也会越强,所以液态的VC产品不会浓度特别高。一般来说,涂在脸上的VC产品的浓度范围是0.3-10%,也有高到20%的。再高会刺激皮肤,而且也不是说都能被吸收。太低也不行,会达不到效果。我搜集到的资料表明,浓度10%,pH2.0似乎是让VC在皮肤发挥功效的最优浓度(相当刺激。。。)
VC在溶液里容易被氧气氧化,被紫外线破坏(谁叫它是抗氧化剂呢,牺牲自己保护别人),所以一般靠谱的厂家的产品实际浓度要比标称浓度高25%。例如,标称含10%VC的产品的实际浓度可能是12.5%。开了瓶子之后的几天内,VC就会被氧化分解,浓度会降低到标称的10%,产品颜色会变黄。一个月之后,浓度可能继续降低到5%;三个月之后,残留的VC基本上不用考虑会发挥任何功效了。大致如此。
解决方案之一是给抗坏血酸拖个油瓶,例如《不怕光的VC》提到的乙基抗坏血酸。当然,会多一些成本,也会降低一些效果。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使用VC干粉。VC干粉相对来说稳定的多,可以储存更长时间,使用的时候自己现配。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留待下回分解。(题外话:坏血症和败血症傻傻分不清楚,才有了《Vc之乌龙事件》一文。分不清楚没关系,分不清楚还传说,那就不负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