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绘本故事《三个咕噜噜》
年龄段:大班
活动领域:语言
设计思路: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大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他们喜欢听故事并且喜欢探讨交流故事的内容。他们喜欢观察、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绘本故事《三个咕噜噜》,就是一个具有有趣故事情节、对话、出人意料的结局,会让幼儿产生无限遐想的绘本故事。狐狸在以往的故事中总扮演聪明绝顶、交互不堪的角色形象,但在《三个咕噜噜》的绘本故事里,颠覆了这一形象。天真直率的小狐狸替爸爸照看一个大竹筐,竹筐里不停发出怪声音,好像在不断上演新鲜有趣的事情,这让小狐狸充满了好奇,于是,一次次揭开竹筐,三个咕噜噜先后成功地逃脱了,小狐狸懊恼不已!指导最后,它也没弄明白三个咕噜噜到底是什么。读到这里,孩子们一定会为小狐狸的懵懂行为哑然大笑,也会为三个咕噜噜的聪明举动赞叹不已。现在社会中的危险因素较多,孩子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总会退缩,缺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中的三个咕噜噜遇到危险时能相互帮助、开动脑筋、最终成功的从竹筐里逃脱了。这个绘本故事让幼儿明白对待坏人说谎是机智的表现,是成功脱离陷阱的有效方法,这也是我希望通过这个绘本故事让幼儿明白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初步自由阅读,在猜测和观察中,理解故事中三个咕噜噜成功逃过的有趣情节。
2.能力目标:能从小狐狸的表情变化中,大胆猜测并说出小狐狸与三个咕噜噜之间饿对话及画面内容。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小狐狸的天真和三个咕噜噜的机智、聪明。
活动准备:
绘本ppt、教师用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本、小狐狸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狐狸图片,通过对小狐狸不一样的印象,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主要提问:
1.小朋友看,这是谁呀?
2.你印象中的小狐狸是什么样的?
二、分段欣赏、自由阅读,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画面内容,并在辨析质疑中表达对故事情节、角色的理解。
(一)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一个咕噜噜成功逃脱的有趣情节。
1.出示ppt1。主要提问
(1)爸爸交给小狐狸一个什么任务?
(2)你认为竹筐里会有什么?
(3)小狐狸会完成爸爸交给的任务吗?它是怎么说的?
小结:小狐狸相信自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2.继续讲述故事。
提问:小狐狸它会打开盖子吗?为什么?
3.出示ppt2、3。主要提问
(1)它在干什么呢?
(2)竹筐里有什么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出示ppt4。主要提问
(1)发生什么事了?
(2)小狐狸是怎么做的? (3)这个咕噜噜是谁呀?
(4)跑了一个咕噜噜,小狐狸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呢?
5.出示ppt5。主要提问
(1)小狐狸会打开盖子吗?它会怎么说?
(2)如果你是小狐狸,你会对竹筐里的咕噜噜说什么?
小结:因为小狐狸的好奇心,让一个咕噜噜成功逃脱了,现在先狐狸的心里是非常后悔的。
6.出示ppt7。主要提问
(1)看,小狐狸这是要干什么?
(2)它为什么要搬走竹筐?
(二)自由阅读,引导幼儿从小狐狸的表情变化中,大胆运用辨析质疑的方法猜测并说出它与两个咕噜噜之间发生的故事。
1.激发幼儿自由阅读的兴趣,提出阅读要求。
(1)小狐狸会打开竹筐吗?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2)要求:请小朋友再小书袋里拿出小图书,轻轻翻书,在书中寻找答案。
2.师幼一起看大图书8、9页。
主要提问
(1)小狐狸打开盖子了吗?发生什么事情了?
(2)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想什么好方法,让小狐狸打开盖子?
(3)小狐狸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小狐狸,你会怎么说?怎么要求自己?
3.师幼一起看大图书10、11页,在辨析质疑中表达对故事情节、角色的理解。
主要提问:
(1)竹筐里还剩下一个咕噜噜了,它会想什么方法,让小狐狸打开盖子?如故宫你是这个咕噜噜,你会想什么好方法让小狐狸打开盖子?
(2)小狐狸听了这些话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小狐狸,你会怎么说?
4.继续看大图书第12页。
主要提问:
(1)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2)第三个咕噜噜是谁呀?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三个咕噜噜的机智、聪明及小狐狸没有完成任务的遗憾,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创造性地讲述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1.小狐狸直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三个咕噜噜是谁,你们知道吗?
2.这个故事有趣吗?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3.小狐狸现在后悔极了,又伤心、又懊恼,你想对小狐狸说些什么?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特别的高。故事中的小狐狸打破了以往狡猾不堪的角色形象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在分段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分别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胆猜测,并在辨析质疑中体会小狐狸与第二、三个咕噜噜的对话,这也是本节活动的亮点部分。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想方法并在辨析质疑中很好的体验、感悟小狐狸因为好奇没能完成任务而懊悔的心情。在活动的最后部分,孩子们也能为三个咕噜噜遇事不慌忙、积极开动脑筋的行为赞同不已。
当然,在本节活动中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如在辨析质疑的部分,可以让孩子们上台进行表演小狐狸后悔的表情、动作,引导幼儿更深刻的体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