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言运用之得体》说课稿

(2013-11-10 11:13:18)
标签:

教育

分类: 工作室成员说课稿选

《语言运用之得体》说课稿

                   乌市十九中   刘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此专项训练属高考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从89年至今高考题每年都涉及到。近年来此考点和其它的语言运用题一起出在Ⅱ卷中,在90分的非作文题中占到15分。这道语言运用题是高考的试验田,每年都有新变化,其中语言得体题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涉及,特别是全国高考Ⅱ卷近五年出了三次,分值为4分左右。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确语言运用得体的基本要求,通过练习使该能力得以准确地迁移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言表达不得体的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注意交流双方的感受,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教学重点:

1)、通过习题分析,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根据目的、对象、场合、文体、谦敬词、劝诫语等的不同,有选择地得体地运用语言。

4、教学难点:根据目的、对象、场合、文体、谦敬词、劝诫语等的不同,有选择地得体地运用语言。

二、教法学法 

   教法:以串讲知识、训练能力为主,通过具体语境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握出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容量,使复习课教学力争生动,不枯燥;力争有效,甚至高效。

学法: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运用规律。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为下文讲高考考点《语言运用之得体》奠定基础。

2、经典题回放:立足考纲,以高考题、经典题为例,初步分析此考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给学生全面印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突破重点难点: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语言运用的得体;再从整体出发,从六个角度,为学生支招,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运用的得体,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指导学生更得体地运用语言。此环节让学生基本掌握此考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

4、小结:归纳本课学习要点。

5、课堂演练:练习紧扣刚刚学过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

               语言运用之得体

注意表达目的              注意交际对象。

注意适应场合。            注意文体、语体特点

注意谦词、敬词。          注意劝诫语

六、理论支持  

1、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教育者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