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陵 春 》教学设计
(2013-04-07 19:41: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室成员教学设计选 |
《武 陵 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过程与方法:
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也是老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被成为“一代才女”,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我们来赏读他早期的作品《如梦令》,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九百年前的这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学习她后期的另一首作品《武陵春》
二、
1、自由朗读这首词,大概了解词的内容,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愁——板书)
2、为什么作者前后期的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受?(介入背景)
3、强调字音
:
4、强调语速、语调和节奏
5、全班带有感情的齐读
6、听读,在听读的同时,试着理解这首词。
三、
1、结合词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当引导
四、
1、听说双溪的春景不错,可是作者去了吗?(没有)为什么?
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回想一下前人在诗词中也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他们是怎么写“愁”的?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积累的诗句)
3、老师展示搜集的资料
4、那么,我们看一下词人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愁”怎么能用船去载呢?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
明确:在这里,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板书)
5、小结
五、诵愁
六、写愁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的愁苦的情感,领路了他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