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2012-10-31 16:43:4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说课稿

《加法结合律》说课稿

平利城关二小  罗晓宏

一、说教材和学情

    加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继加法交换律之后的加法第二个运算定律,学好加法结合律,对于加法的简便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程度很有帮助。
    由于加法结合律是在连加法运算顺序发生变化结果不变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来的,同加法交换律相比比较抽象,因此我在设计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尝试探究得出加法结合律的具体内容。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不仅能够分散教学难点,而且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关键,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学生虽然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感性的认识,但加法结合律毕竟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举例发现规律,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根据以上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到加法结合律的价值,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一定得应用意识。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二、说教学和学法

    下面,为了说清楚重点和难点,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一谈。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本节课我将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有机展开,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年龄特征出发,采用自学探索式教学法,力图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去主动获取新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结合律产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更要是的是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

    具体的教法和学法,我将落实到下面的教学过程当中: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复习上一节课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出示四个算式让学生填空。这样既能巩固旧知,也为探索新知打下基础。⑴20+34=34+( )   (2) a+100=(    )+(    )

(二)引入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五)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

(六)检测。

1、学生回答, (88+104)+96=288先算什么?后算什么?88+(104+96)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总结加法结合律做好准备。理清运算顺序。之后再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88+104)+96       88+(104+96)

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的规律。师板书。同时教师电脑出示文字表述。

3、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让学生想想加法交换律,能用什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他们的发现,并自己尝试写一下。提示: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字母或符号来表示这一规律。板书:(a+b)+c=a+(b+c)

4、巩固练习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而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前两题是基础巩固题,是针对加法结合律的定义设计的填空和连线题。三四题是将加法交换律也放入了习题中,通过连线,选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结合律。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四、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