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漾年味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世说私语 |

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人们却越来越感叹年味寡淡了。尤其是“双禁”(禁止销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出台后,更有人感叹过年太冷清,没意思。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的强大,对联这一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在新时代宏扬光大,贴春联这一健康喜瑞美好的民俗也理应更加得到传承发扬。随着对联专用无痕万能胶贴等科技含量较多的新型粘贴材料的问世,对联贴不牢、揭不下、污墙面等问题已能得到有效解决,贴了春联,来年污墙面的心病已可消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由于电子 监控“天眼”织成的天罗地网的防控,小偷不敢说绝迹,但显然已大大减少。所以讲究点的家庭,完全可以用镜框装裱等形式将春联固定悬挂在大门口,一挂可以“红”几年。现在春联书写纸质量好的,只要不受风吹日晒,可以保鲜几年。再配上门扇上的“福”“吉宅迎春”等字样的斗方,完全可以营造出一门喜气。
春联可购买,如果嫌购买的个性不足、商业气太重,可以请书法名家代笔。最有意思的自然是根据自家特点自己撰联、自已书写的最个性化的私人订制式的春联。这点对普通百姓来说要求好像有点高,不过让人欣喜的是,现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涌现出不少书法村,完全可以领风气之先,在举村贴特色化、个性化春联中先行动起来。
早在2019年,中国新闻网就有报道:浙江“书法村”农民挥墨写春联,隶行楷草样样在行。中新网衢州2月10日电:春节期间,在浙江常山东乡村,村民们搬出桌子,铺上红纸,不一会,隶书、行书、楷书、狂草跃然纸上。他们正以自写春联辞旧迎新。
当地民众常在农耕之余习练书法。自2005年8月成立农民书法协会后,多年来,东乡村书法协会会员从7个跃升到100余个,还打造出文化品牌——“浙江省书法村”。
这是多么喜人的景象,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红自然中国就红!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中国年,这真是:
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
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
红灯照,照出全家福,
红烛摇摇摇,摇来好消息。
亲情、乡情甜醉了中华儿女,
一声声祝福,
送给你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