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取大诗人吉狄马加墨宝记

标签:
诗歌文化 |
分类: 此情可待 |
求取大诗人吉狄马加墨宝记
文/陈益林
吉狄马加来东阳了,而且还要为东阳文友签名赠书,这无疑给东阳文学界带来一个天大喜讯!
时间定在9月28日下午4点,地点安排在六石街道白溪江共享田园。
秋分时节,天气不错,找的地方风景也好。东阳市作家协会、东阳市新诗盟、东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等文学组织早早就在微信群中进行了参加活动人员报名接龙。
28日下午3点,众多文友们在东阳市政府前会齐,同乘GK0173号大巴车前往白溪江共享田园。
秋日的共享田园晚稻泛金,白鹭翻飞,绿树蓊郁,清风送爽。来自上卢初中的50来位同学穿着校服,胸佩红领巾,早早在共享田园的阡陌上走动,成为一道流动的青春风景。

在等候吉狄马加先生到来之际,我们徜徉在共享田园的游步道上,吹着风,赏着景,聊着天。两棵大樟树下,岛状隆起地块上,几块巨石垒成好看的图案。吉狄马加的厚重新著《火焰上的辩词》,在巨石上面一摞摞被叠放成小山状或条石状造型,煞是好看。
《火焰上的辩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这本诗集选了吉狄马加17岁到现在200来首诗歌,还选录了一部分文章。此书看上去足有四五厘米厚,但拿在手上却毫无笨重之感,,足见出版材质之精良。

下午4点多,吉狄马加在东阳市文联朱国强主席等领导陪同下,缓步来到共享田园两棵大樟树下的田间小岛。
吉狄马加被称为“民族诗人,世界公民”,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其诗歌已被翻译成近四十种文字。
吉狄马加一到场,先铺纸挥毫,为东阳留下了两份墨宝:一份写着“诗歌树”三个字,一份题写“白溪江共享田园”七个字,行云流水,字迹潇洒。
如此高级别的诗人莅临东阳,看到有现成笔墨在场,我的心中忽然潮涌而起一个念头——请吉狄马加先生为东阳中学惕吾文学院写一句赠言。
我们东阳中学是一所具有111年校史的江南名校,江南笛王赵松庭、美国名著《飘》的翻译者傅东华曾在东中执教,原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第一个物理学博士严济慈,“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是东中校友,我想请吉狄马加先生为东中题写一句赠语应该不会辱没他。东阳中学设有惕吾文学院,此院以东中校友、台湾《联合报》(台湾三大报之一)业集团董事长王惕吾先生的名字命名,文学院的活动场地惕吾文学馆是东中大文科学术交流、活动展示基地。
虽然说诗人常有敏才捷思,但我担心让吉狄马加先生当场构想题词赠语,可能太耽搁他的时间,等着签名赠书的文友们可能也会有意见。因此,事先我就在吉狄马加的代表作中找到《感恩大地》一诗,并从中筛选出了如下几句作为恳请吉狄马加先生题词的内容:
让我们的诗歌传遍了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当我们仰望灿烂的星空/躺在大地的胸膛/那时我们的思绪/会随着秋天的风儿/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几句既契合秋天的季节,又与文学院的创办理念吻合。但词句可能选得偏长,让64岁高龄的诗人题写起来会否太累?最后我只选取了开头的“让我们的诗歌传遍了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这一句,而且去掉了“了”字,变成“让我们的诗歌传遍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世界”。我将这一句与“赠东阳中学惕吾文学院”等10个字组合在一起放入手机备忘录,然后与东阳市文联主席朱国强先生商量,请他出面恳请吉狄马加先生为东中文学院题个词,留份墨宝。朱主席面露难色,说事先没预约过,临时请大诗人题词恐怕有难度,要我与吉狄马加的秘书联系。吉狄马加先生的秘书是一位略显富态的中年人,我上前与他联系,秘书婉言谢绝了我,他生怕题词口子一开,其余文友会群起效法,给吉狄马加先生带来较多的疲累。

我怀着遗憾走向巨石边拿起两本《火焰上的辩词》,加入等候签名赠书的文友行列。一本是为我自己取的,一本是为远在上海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高级轮机长许国新(东中校友、东阳新诗盟会员)捎带的。在排队等候的间隙,我一直心有不甘:仰慕已久的大诗人来到东阳,与东阳文友作如此零距离接触,这么好的机会不能请大诗人为百年名校留下点墨宝,实在是我这个惕吾文学院院长的失职。何况我是为公不为私,为学校求名人题词,问心无愧,心怀坦荡。我灵机一动,何不借签名赠书之际,当面恳请吉狄马加先生为东中文学院题词?对于大诗人的题词,我也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哈——
祖国的花朵优先,50来位初中生首先排队领领取吉狄马加先生签了名的赠书。几位文友领到签名赠书后不久,就轮到我上前领取签名赠书。等吉狄马加先生在我的两本《火焰上的辩词》扉页上题写了姓名、日期,我马上毕恭毕敬地叫了声“吉狄马加老师”,然后说“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您为百年名校东阳中学写几句赠言”,随即快速递上早就打开的手机备忘录,将题词内容展示给吉狄马加先生。“就用您的诗句作题词”,我赶紧补充。
秘书见状,忙上前来劝阻,但吉狄马加先生和颜悦色,一口答应说:“好,写吧写吧。”马上提起签字笔,用他那流畅飘逸的行草字体为我在其中的一本《火焰上的辩词》扉页上写下我提供的词句。秘书在一旁一个劲地低声对我说:“就你一个,下不为例。”嘻嘻,我捧上两本诗集,心满意足地离开队伍。

事后文友们一是夸我机智,二是歆羡于我,并开玩笑说,可以将留有吉狄马加先生题词墨宝的诗集作为惕吾文学馆的“镇馆之宝”,永久放入东中惕吾文学馆了。
是不是镇馆之宝并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要将吉狄马加先生的题词作为一种精神气脉的星星之火,引入东中,激扬起燎原之势,助力创建博雅全人教育新东中。
东阳新诗盟新生代代表厉江楠,为这次活动特意穿上了有着诗盟醒目徽记的紫色盟服。在我的启发引领之下,他恳请吉狄马加先生在他的盟服上题写了“吉狄马加”四个大字。此举又成为此次雅集的一大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