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东阳作协新诗盟出品:西楼——有些地方谁都不知原来的姓名

(2022-05-16 10:24:48)
标签:

诗歌

分类: 诗心不老

浙江东阳作协新诗盟出品:西楼——有些地方谁都不知原来的姓名


作者简介】西楼,原名裘婉卿,供职于东阳市妇幼保健院。

我的诗观】白衣是铠甲,赋予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专业是脊柱,是安生立命的根本;诗歌是血肉,让我成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

和古道静坐


躺了千年的石头仍在安睡

哪年哪月的遇见让那些光无所顾忌

古树飘落的叶子那么想掩饰美好和欲望


何处飘至的雨滴,还有那个行者

我们以为我们无路可走了,连光都抓不住

没有味道的寒冬里一担盐都分给了谁


而春天的风筝却在张望冬日的风

吹过光光煜煜的枝头,停下

又停下


漂泊和坎坷在古道的亭子中邂逅

看着小草柔软地拥抱着积重难返的树叶

公路尽头汽车歇着火,都不言不语


告别飞云江


你说我像一只外硬内软的海螺

藏在你的日记里

于是我跑那么远去你的故乡

想看看你海鲜喂大的诗歌,我在水里的模样


金灿灿的夕阳落在越拉越长的影子上,一句再见

静静地和着风吹着我的碎花长裙

在飞云江的渡口绽放


远处的渡轮呼唤着我早些登上陌生的船

粼粼的江水仿佛是心电图波

层层的涟漪揉碎多年的不合时宜

我的土地上看不见你那里的海味


飞云江流淌,水经过的地方我或许还会经过


还是仓桥


空气凝滞在那一天

他和我伫立街头

昏黄的灯光

印着彼此的脸

走完这条我们走过无数次的老街

谁也不许回头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十指相扣

一杯两人喝的奶茶

一场双人看的越剧

倒影蹒跚的石板路睡去后全是对白


月光在灯光下暗淡

屋檐后退

双手空空

我们静立于街尾

彼此的祝福如停在树上望不到对方的夜莺


十年之后

他的城市或许仍播放着他喜欢的《十年》

而我的儿子奔跑在无言无语的仓桥街


重阳


青瓦白墙的老屋

静立着看夕阳


剥落的墙体

承载着岁月沧桑


褪色的红灯笼

依然招摇晃眼


巷子里的风

吹出屋前那少年

一脸褶皱


花也在落


月光润湿桂花黄

倒影在裙摆褶皱

晚风沉醉于九里香

泥喃耳旁

不远处的路灯

摇曳起花影

我理了理碎发

裹紧瑟瑟发抖的衣裳


夜阑人静的时候念诗

秋意正酣的地方想你

那个夜晚,花也在落

花瓣漫天的,满心欢喜的

一个遇不见你的

夜晚


对弈


远山含情摆开了棋桌

暮色四合张罗了棋盘

秋风与我对弈

云朵在旁观战

我在西南边放了一颗

你在东北边放了一颗

不知不觉已经满天星光


六十里的山路十八弯在车轮下碾轧

迎着秋风与之言和

不去想

满载喜乐安康的小车

又是谁的盘中棋

时空的长河里

或许大家都一样


孩提


丽日秋风,银杏是如何忍心让叶子出走

脚步声响在炊烟一隅


孩子们从来不去想过往和来日

蛋糕糖果和掉落的门牙闪耀童年时光


荡上秋千有些光也是一动不动

身周一簇簇袭人的香从地底升腾


和这山风一起渡过楚河,落子阵阵

震醒原本应在春天绽放的花


长大成人或许并不是银杏叶子的诉求

在这逃离课堂的星期四


夏岩碎片


村口的柿子树在夕阳下摇曳

看远处黛眉听近旁鸟鸣

和着一弯流水为村民祈求安康


牵扯着过往的路标指引着来日

有些地方谁都不知原来的姓名

衰老的牛羊在屋顶自由自在哼着歌谣


水潺潺架一把琵琶在炊烟之上

弹哪一支曲都是过路的风说了算

满目苍翠,水田数顷,还有晾晒的年景


老屋后面的母亲在茂林修竹下呼唤离家的儿子

小米粥熬熟了满满的思念

这个初冬的夏岩果实在亲情中的一畈畈成熟


发热门诊


仿佛注入了天和地的力量

一双无形的手把大网紧了又紧

红和黄的小鱼要一条不漏

咳嗽的,发热的,生病的鱼儿

也要养在不同的池子中


洁白的防护服围成的圆

把分门别类的小鱼圈了又圈

手套和面屏加固的城墙

从一开始就日夜奋战的口罩

守护着池外的海洋 无恙


防护服上写满了信仰

面屏和口罩盾牌一样抵挡昨日

手套脚套也加上

全副武装的自己

只愿这个圆圈的每一个桩

都是不遗余力地的阳光


秘密


我把它重叠在你走过的脚印中

我把它珍藏在我书写的红笺小字里

追不上离去的风我幻化成一阵风描绘模样


我把它铭刻在你的苍穹之下

我把它缠绕在人间炊烟里

曾经的月色如一截旋律可以是一段残简的时光


今天的天桥重复飘下何处而至的雨水,昨日晚风

在今天也一样湿透心事

那个拉不住线的风筝已在春天的回程里


这不再是个秘密,你的双眸有我的脸庞

反复推敲的文字里也从没有如此涂涂改改

那亲手做的羹汤是否符合时宜?


主编 二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