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心得《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015-04-08 11:43:29)
标签:
育儿 |
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了解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师要了解情况,区别对待。这些孩子远离家乡跟随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读书心理难免有一些胆怯与孤单,教师要关注到孩子心理的微妙变化,在学习上,在生活中给于细心的引导。对于那些家长工作时间较长,实在没精力辅导的孩子,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于辅导。对于那些不重视孩子习惯培养的家长,教师要不断地与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明确鱼与渔的关系,知道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以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积极配合教师对孩子教育工作。
2.反复练习,增强自信
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能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必须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是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
忆很容易地、很自然的发挥作用。”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口头说教,而是在于不断的练习。练习使习惯的养成从口头的要求变成实际的操作,孩子经过一次比一次更熟悉的过程,慢慢就会养成习惯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
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在工作中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反复练习,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孩子树立自信。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吝惜表达自己的鼓励和赞扬之情,可以配合“好习惯我最棒”的评比活动展开,养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良好的习惯培养。
3.树立榜样,同伴互助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有益的阳光。”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影响。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易受暗示,通过直观形象的榜样作用,会给儿童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榜样力量除了来自家长,还有就是来自教师和同伴。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相师性”,对老师充满崇拜与羡慕,也愿意把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直接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孩子的听课习惯培养中起着表率的作用,要求孩子书写工整、规范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一笔一画;要求孩子用直尺画线的,那教师绝对不能用手
画。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有要好的同伴,他们常常会模仿身边的同伴。教师在班级中多树立一些这样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作业书写快而且工整、课下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就会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并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4.要求明确,常抓不懈
对待孩子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有明确的要求。低年级的孩子他的自主意识不强,如果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笼统,那么孩子就会不知如何去做,不能很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孩子明确自己该如何去操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载有新信息的语言第一次讲出时,对大脑的刺激最大、印象最深。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唠唠叨叨的,这样容易引起孩子反感,不利于良好教育行为的形成。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简练、准确,使孩子在头脑中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刺激和强化,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时紧时松,想起来时就搞突击严抓,工作忙时就丢弃在一边不管,这么一抓一放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5.不同习惯的培养策略
(1)预习习惯
预习能使学生跟上教师的上课进度,能抓住重难点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课堂上的知识。预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对课堂学习具有“一步先,步步先”的先导意义。只有学生从心理接受预习的重要性,他们才会配合预习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要教给
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一般认为,高效的预习应把握“审题设疑、浏览教材、扫除障碍、突破难点和作好笔记”5
(2)听课习惯
专心听讲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途径
(3)复习习惯
复习是很好的巩固所学过知识的较好的方法。家庭特别是外来务工家庭对子女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复习习惯的缺失。教师要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如“及时尝试回忆法”、
(4)作业习惯
由于家长的监管力度的不够,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业时间较长,书写质量很差。教师在检查作业时要重点检查这些孩子的作业。不但要检查是否完成、书写的质量,还要检查口头作业,让他们在思想上对所有作业不能有侥幸偷懒的想法。良好的作业习惯要从早抓起,把握住第一次。对于作业苗头不好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重点关注,让不良作业习惯消灭在萌芽中。教给学生“复习—审题—解答—检查”四环节作业法,制定评比制度,让学生在评比中体验进步的快乐。
(5)学习资源管理习惯
学习资源管理习惯是一入学就要训练,由于学生家长特别是外来务工家长的工作工作时间较长,对于这一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师是这一习惯训练的主力军。首先教会学生每一个学科上课之前应该准备什么样的书本及学具。其次要教会学生学具用完及时放回原处。如铅笔橡皮用完后及时放回铅笔盒,这样就避免学具用完找不着。最后要教会学生如何整理好书包内、桌堂内的物品。此外,教师还要用一定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评定卡,每当学生一种好的习惯维持一定的时间,教师就要给予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得到一定数量的红旗就能换取一份小小的奖品,如果违反要求就要给予批评、警告,同时还要划去一定数量的红旗作为惩罚。通过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初步养成一定的良好的学习资源管理习惯。良好的学习资源管理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武夷山市百花小学陈爱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