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蟑螂的开发,是真的吗?

标签:
蟑螂军用开发科技 |
分类: 科学 |
译者:目黑真实
蟑螂身体内的一种“抗菌性蛋白质”,能够应对侵入的病菌,使机体极少受到感染。蟑螂身体内还存在一种细菌,能够将“尿液”分解使其变成养分,因而即使在无水无食物的环境中也能存活18周。若能有效利用其身体特性,蟑螂有望能在抢险救灾的领域大显身手。
■抗菌性蛋白质抵御病菌入侵
“对机械化昆虫进行远程操控”如此科幻的命题让人存疑也是情有可原,但事实上该项目已经开始由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主导,多个机构参与进行研究。昆虫的身体能力是十分惊人的,不仅能够搬运比自身重的东西,还可以在不小的范围内搜索觅食。DARPA利用这一点,通过刺激其触角及肌肉的装置进行远程操控,以期在救援及反恐活动中发挥作用。
虽然在日本,蟑螂是一种被视为眼中钉的害虫,但其超强的疾病免疫力,以及在无水无食物的情况下也能存活很长一段时间的特点却备受瞩目。正因为这种异常顽强的生命力,蟑螂便成为人类机械化昆虫助手的有力候补。蟑螂身体内不仅有能够杀死入侵病菌的蛋白质,还有可以分解“尿液”使其变成养分的身体代谢循环系统。
相对于人类通过白血球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菌,许多昆虫则拥有一种名为sekupironB的杀菌遗传基因。蟑螂便是其中一种,这种遗传基因在其体内合成抗菌性蛋白质,以破坏病菌的细胞膜为手段将其杀死。
这种无论何种病菌都一并抵御的抗病机制,让蟑螂能够完全不“生病”,不得不说是一种划时代的免疫体系。
■以“尿液”为营养源
蟑螂能够在无水无食物的环境下存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有数据显示可以长达18周。
其中折翅蠊科的蟑螂生命力尤为顽强,虽然在无水无食物的环境下幼虫坚持了12周,但在无水有食物的环境下存活18周的成虫超过45%,在有水无食物的环境下有15%的成虫坚持了14周,另外在无水无食物的环境中有5%的成虫能够存活18周。
究竟为什么它们能够在无水无食物的环境中存活将近5个月呢?其关键在于蟑螂体内有一种名为Blattabacterium(蟑螂杆状体科属)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够分解“尿液”,并生成维生素及氨基酸。而在国际空间站中,也有将尿液循环利用生成水的系统,用以减轻物资补给压力。但早在3亿年前蟑螂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们就拥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更为有优秀的身体循环系统。
此外,蟑螂体内还有储存尿酸的组织,避免了机体生成蛋白质及氨基酸时氮元素不足的尴尬局面。尿酸对于人类来说是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而对于蟑螂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营养源。
若是能够操控生命力如此顽强的蟑螂,对搜索救援活动一定大有裨益。或许哪一天蟑螂就成了人们的救命恩人,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本文由翰文网原创翻译。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想在翰文网发表译作展示自我和建立个人口碑,请访问翰文网,加入翰文网译者大家庭。
“输出型”翻译学习的倡导者
分享异域文化和价值观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