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用智能手机引发眼部疾病

标签:
智能手机眼科疾病眼疲劳干眼睡眠健康 |
分类: 健康 |
很多商务人士应该会感到“最近身体有点不舒服”“总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但繁忙的企业战士也无法轻易请假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大都觉得“睡一下就好了”,对身体的小问题放任不管。殊不知恰恰是这些大病前小问题在发出身体的求救信号。本期将由医疗记者安达纯子解说不容忽视的“病前征兆”。
长期看智能手机和电脑导致眼睛充血惺忪,眼睛易朦胧。即使点眼药水,症状也得不到多大的缓解,继续窝在被子里看智能手机,第二天早上眼睛隐隐作痛,照镜子才发现眼部充血变成了红眼。这只是单纯的眼部疲劳?还是更为严重的症状?
干眼治疗专家后藤眼科医院(神奈川县镰仓市)后藤英树院长指出:
“如果睡一晚眼睛就能恢复,就只是单纯的‘眼疲劳’。睡眠和休息均无法改善眼部疼痛、朦胧等症状则为‘眼过劳’。眼部疲劳进入慢性恶化状态。不仅有眼部症状,还伴有头痛呕吐等,如果放任不管还会有肩周炎、脖子痛、全身乏力、焦躁不安等症状并会恶化。眼过劳属于疾病范畴,在日本能使用健康保险就诊。如果早晨起床发现眼睛充血无法恢复,建议去眼科就诊”。
眼过劳还隐藏了其他的疾病,长期看智能手机容易引起“干眼”。人无意识中每分钟平均眨眼14次,“如果过于专注手机,一分钟的眨眼次数就会减少至5次”后藤院长说。
眨眼次数减少眼泪也会随之减少,眼睛表面的角膜和结膜就会受损。这不仅仅引起眼部干燥,还会阻碍眼睛补充必要的营养及眼部修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佩戴隐形眼镜、吹空调等都易引起干眼,需要特别注意。
■ 智能手机是“小太阳”
终日离不开智能手机,不仅在私人时间使用,在上下班途中、工作时间也大都机不离手的人已不罕见。不仅使用智能机和电脑会引起眨眼次数减少,导致干眼、眼过劳,LED背景灯发出的蓝光也会影响眼睛。
“蓝光对人体影响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地方尚未明朗。但在人类历史上像现在这样长时间近距离地接近光源应该是少有的吧?因此,我们担心光对眼睛的影响。LED显示器的机器含大量蓝光,差不多是个‘小太阳’,因夜晚长时间使用引发失眠、扰乱生物节奏等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我们还在等待蓝光研究成果,但长期盯着小太阳对眼睛和身体的影响实在令人担忧。因眼睛朦胧和视力下降、眼睛充血等,蓝光也频频曝光。有时眼睛不适会引发身体不适,所以不能错以为只是单纯的“眼疲劳”。
■ 距离2倍蓝光减少至4分之1
预防干眼、眼过劳及蓝光的影响,重要的是不要长时间看智能手机等的终端。但因手机已然现代社会的便利工具,也有人一直机不离手。
“对付蓝光要巧妙使用‘滤光片’和‘蓝光镜’降低蓝光。光能量与距离的2乘方成反比,将眼睛距离光源的距离从30cm变为 2倍距离的60cm时蓝光能减少至四分之。即使将画面亮度从最大辉度降低很多,也能保证眼睛轻松获取画面信息。因眼睛更易适应绚丽的画面,有意识地调低画面亮度吧”。后藤院长指出。
直视画面引起的眼过劳与眼球运动的肌肉疲劳有关。后藤院长2007年和花王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一起进行的研究表明,对有眼过劳和干眼症的人使用‘40°的热毛巾敷10分钟’能调节眼焦距及改善干眼。
“热敷眼睛能消除肌肉酸疼,防止眼泪蒸发、放松自律神经等效果值得期待。使用电脑工作和用完手机后可以试试热敷眼睛10分钟。但眼皮的皮肤组织比较脆弱,要注意不要烫伤了。觉得使用热毛巾有点麻烦时也可以用市面上出售的热眼商品”后藤院长说。
为防止画面强光的影响,热敷疲劳的眼部肌肉,这样长期使用智能手机也不觉得可怕了。话虽这么说,但终日机不离手还是不好。
■ 设立一天为“无手机日”
“随着IT技术的发展,用眼的工作方式渐成主流。眼睛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向眼睛和大脑输送的信息泛滥,过度用眼还将持续发展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采取预防措施也无法避免其对眼睛和身体产生的负担。使用手机需要有节制,需要通过有意地多接触自然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我自己也把手机当成现代文明的利器在使用,但每个月有一天不用手机,在睡前几小时也一定注意不用手机”(后藤院长).
不要滥用便利的工具,为维持眼睛和身体健康也要有意识地注意休息。
(本译作转自翰文网www.cnposts.com
——翻译练习&译作展示平台)
订阅微信请搜翰文网微信号cnposts